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课程代码:07006)模拟题及答案(第一套)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课程代码:07006)模拟题及答案(第一套)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课程代码:07006)模拟题及答案(第一套)一、单项选择题1.( D )是物流的主要功能。

A.包装B.装卸搬运C.流通加工D.储存或运输2.物流概念最先由( A )提出。

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3.生产季节性商品的企业,为了协调旺季和淡季需求的不均匀性,通常采用在淡季生产储备一定数量的商品以调节旺季的巨大需求,这种储备克服了( C )。

A.所有权间隔B.场所间隔C.时间间隔D.使用权间隔4.有关物流与商流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5.当供应商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与其他企业交易商品,则会引起( A )。

A.物流在前,商流在后B.商流在前,物流在后C.商流与物流同时发生D.商流迂回,物流直达6.物流活动产生于( A )。

A.古代B.20世纪初C.二战期间D.20世纪80年代7.1954年,提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另一半”是( A )。

A.美国经济学家鲍尔·康柏斯B.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C.中国经济学家樊刚D.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8.物流过程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等各环节的改善,不能仅从单方面考虑,应将各环节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考虑综合效益。

这在物料搬运中体现了( D )。

A.集装化原则B.提高搬运活性原则C.减少无效搬运原则D.系统化原则9.物流质量具体包含以下内容:商品的质量保证及改善;物流(B )质量;物流工作质量;物流工程质量。

A.管理B.服务C.综合D.技术10.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成功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D )。

A.可靠性B.准时性C.快捷性D.为客户服务11.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C )。

A.内部物流B.第一方物流C.第三方物流D.军事物流12.目前的供应链系统正在朝着(A )的方向进行改革。

A.拉式市场B.推式市场C.产品中心D.推拉式市场13.( B )中,会导致“牛鞭效应”。

A.拉式市场B.推式市场C.产品中心D.推拉式市场14.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 B )。

A.价值功能B.实物功能C.机械功能D.服务功能15.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 C ),它决定和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A.客户关系管理B.需求管理C.战略管理D.生产成本管理16.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全部过程,主要涉及供应、(B )、物流、需求等四个领域。

A.采购B.生产计划C.制造D.客户管理17.在物流作业过程中,努力实现最小变异核心意义在于( C )。

A.提高运行效率B.保证质量C.降低风险D.减少成本18.在物流承诺完全履行之前,客户价值从( A )角度看并没有完全实现。

A.所有权让渡B.使用权占用C.时间D.空间19.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 D )。

A.运行手段B.基本能力C.实现目标的条件D.基本结构20.物流构成企业价值链的基础活动,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在于( B )。

A.减少消耗,降低成本B.增加利润C.提高服务水平D.提高效率21.从理论上说,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的基本前提是( D )。

A.外包后能够分担风险B.企业能够进行业务重组C.外包方具备相应条件D.企业能够确定核心业务22.物流系统的设计应以( D )为中心。

A.库存战略B.运输战略C.设施分布D.顾客服务23.商品检验是国际贸易和物流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按通行原则,对于装运粮油食品、冷冻品等易腐烂变质食品出口的船舱由( D )实施检验。

A.买方向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B.卖方向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C.承运人向检验检疫机构提出申请D.检验检疫机构强制24. 物流是由( C )两个基本元素组成的。

A.货物和火车B.货物和汽车C.物和流D.商品和运输工具25.物流系统一般要素包括( A )。

A.劳动者要素、资金和物的要素B.货和火车C.仓库和运输工具D.买方与卖方26.第三利润源泉是指( C )。

A.降低原材料成本B.提高劳动生产率C.降低物流费用D.降低交易费用27.第三方物流提供的是( B )。

A.物流服务B.全方位的物流服务C.货物速递D.仓储二、多项选择题1.物流作业完成的衡量标准有(ABCD )。

A.速度B.一致性C.灵活性D.故障与恢复2.物流管理要求有若干相对标准化的分析来确认系统的特征和绩效,典型的是(ABD )。

A.运输线路分析B.库存分析C.决策分析D.区段利润率3.物流系统具有(ABCDE )特性。

A.整体性B.层次性C.相关性D.目的性E.适应性4.物流系统按物品运动方式分类,可分为(AB )。

A.制造业物流B.流通业物流C.配送物流D.生产物流E.销售物流5.物流系统按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AD )。

A.微观物流B.第三方物流C.现代物流D.宏观物流E.废弃物流6.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包括(ABCDE )等几种。

A.有商流而无物流B.有物流而无商流C.有商流,也有物流D.时间上不同步E.商流与物流合一7.制造领域的供应链关系的成功因素有(ABCD )。

A.信息共享B.控制执行C.资源贡献D.相互利益认同8.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不同,供应链可分为(BC )。

A.平衡的供应链B.稳定的供应链C.动态的供应链D.有效性供应链E.反应性供应链11.绿色包装是指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或恶化的商品包装,按照国际通行原则,绿色包装要符合( ABCDE )的原则。

A.减量化B.重复使用C.再循环使用D.可降解E.集装化12. 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是(AE )。

A. 采购活动B. 物流活动C. 分配活动D. 销售活动E. 加工活动13. 物流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DE )。

A. 时间价值B. 使用价值C. 剩余价值D. 空间价值E. 加工附加价值14.物流活动从职能上看包括( BD )。

A.运输管理B.物流计划管理C.储存管理D.物流质量管理E.物流技术管理F.装卸搬运管理G.配送管理15.目前运输工具发展的趋势(ABC )。

A. 智能化B. 大型化C. 精细化D. 高速化16. 铁路集装箱货物运送程序为(DECBAF )。

A. 空箱发放B. 货物接受C. 集装箱承运日期表的确定D. 货运单的审核E. 运单审批F. 装车三、计算题库存决策盈亏平衡分析计算题例某公司某种物品库存有关信息如下:平均日需求量10吨;购买价格每吨25元;保管费用为单价的16%;每次订购费用50元;公司设定的安全库存量200吨;订货提前期10天。

(1)该种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

(2)存货水平为多少时应补充订货。

(3)应为存货准备的资金。

求解(1)Q*=300t(2)存货水平即订货点=平均日需求量×订货天数+安全库存=10×10+200=300t(3)需求资金量=(采购批量+安全库存)×单价=(300+200)×25= 12 500元四、综合分析题A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变革A公司创建于1906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一直属于采购代理商,其主要业务是通过联系买者和卖者,从中收取佣金。

不久以前,该公司经历了一系列变革,逐步由采购代理商转变为供应链管理者,由传统的家族式企业发展为不断创新的上市公司。

该公司由采购代理商转变为供应链管理者的过程,就是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不断创新的过程,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地方性代理商拓展为地区性代理商。

第二阶段,由地区性代理商转变为生产的组织者。

公司不再仅仅局限于采购代理,而是按新的模式来运作。

首先,公司根据客户提出的产品要求及设计草案进行市场调研,找到与之匹配的原材料之后,根据产品构思生产出样品,客户对样品满意之后,公司再提出具体的产品调配方案及完整的生产计划,并与客户签订合同;最后,公司开始组织生产,对工厂的生产进行计划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及时交付。

第三阶段,通过优化价值链进行分散生产。

该公司运营的主要特点如下:(1)优化价值链,进行分散生产。

该公司的分散生产就是对价值链的分解与优化。

公司对接到的每笔订单,都要进行价值链(生产过程)分解和优化组合,使生产向低成本方向转移。

(2)制造过程外包。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在集中资源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具竞争优势。

(3)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该公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无烟工厂”,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产品设计、购买原材料、提出生产计划并对整条价值链进行协调。

该公司和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7 500多家供应商交易,因此需要与供应商网络建立相互信任,并保持公司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A公司一般只要求各家工厂提供各自产量的30%一70%,并参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促进供应商的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而且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

协调供应商的计划,建立一种新型的、有不同层次的供应商网络。

问题:(1)分析A公司转型的原有条件。

(2)供应链关系对A公司转型的推动。

(3) A公司为保持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而需要做的工作。

参考答案:(1)A公司作为采购代理商存在了近100年,说明其市场地位稳固。

(2)制造生产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营销向高消费国家和地区转移的国际物流对A公司的帮助;制造过程外包(OEM)加强了A公司市场地位,使其走上了高附加值的行列;供应商对转型后的A公司的依赖与帮助。

(3)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成员都是“软件”具有优势的企业,包括在市场营销、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

在市场环境中,主导地位成员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成员在这三方面的挑战。

A公司是长期的采购代理企业,必须在短期内完成技术与资金方面的充实,特别是在技术上的领导作用。

教材43页案例讨论 63页案例讨论1 155页案例讨论 263页案例讨论 312页案例讨论 350页案例讨论1 407页案例讨论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