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楼建筑土建主要施工方案

住宅楼建筑土建主要施工方案

住宅楼建筑土建主要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测量施工方案
1.1施工测量概况
本工程为地下3层,地下部分为一整体,本标段地上由3栋住宅楼建筑组成。

1.2施工流程
1.3准备工作
1.3.1资料收集和定位依据点校核
测量应收集的资料及准备工作:城市规划部门测绘成果;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设计工程图纸和相关变更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施工场区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测定需要保留的原有地下管线、地下建(构)筑物与名贵树木的树冠范围;场地平整、临设工程定位放线。

1.3.2测量计划
施工测量内容
测量仪器、器具
1、测量人员:选用有资质等级证书的合格放线人员。

2、人员培训:在开工之前针对工程特点加强技能的培训。

1.3.5测量验线工作管理
1、验线工作的准备工作及基本原则
(1)依据:设计图纸、洽商、起始点及其已知数据等必须是原始资料、最后定案有效并正确。

(2)仪器: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和检校。

(3)基本原则:验线工作应主动,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个主要阶段前,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必须独立验线,验线人员、仪器、测法及观测路线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验线工作应在关键环节和部位,包括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场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场区高程控制网及±0.000高程线,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2、验线的精度要求
(1)符合规范要求: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校正完好,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验线本身应先行符合(或闭合)校核。

(2)方法及误差处理
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

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两者之差若小于1/20.5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20.5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其平均值。

两者之差超过20.5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1.4控制网测量
1.4.1原始依据的校核
1、坐标点的校核
根据坐标反算公式:D=√(∆х²+∆Υ²).α=tg(∆х/∆Υ)计算出相邻两个坐标点的距离及相关角度。

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如符合规范要求即可使用,否则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2、水准点的校核
用符合水准测法校核水准点即:从其中一个已知水准点符合测至另两个水准点,将所测数据与已知数据对比,如符合规范要求即可使用,否则应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处理。

1.4.2场地控制网的测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