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正相关
18
(二)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利率是企业投资的成本,利率越高,成本
越大,生产和投资收益越低,投资规模会缩小。
利润---企业经营的目标,
用借入资本——利息支出计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要 求获得一个平均的或更高的利润率。用自有资本进 行投资的资本家, 要将存款的利率——投资的最低利润率,并在此基础 上追求更高的利润率。
r R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我们称 为费雪方程式。它表明名 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之和。
周光友
r R
3
六、利率的作用
利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获得的利息与支付的本金 的比率。金融市场中的利率具有很多表现形式。本质 上,利率就是金融资产的价格。它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 表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 (一)宏观方面 1、积累资金的功能。通过利率可以吸引社会闲置 资金来投入生产,满足经济的发展。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11
(1)货币需求函数
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小; 负相关
当利率水平较高时,持有货币 的机会成本较高。 于是,高利率鼓励投资者减少货 币持有,增加对金融资产的持有。
O
r
D(r) Q
相反,当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时,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较低,于是 投资者增加对货币的持有。
图3-1
货币需求曲线
13
(2)理论缺陷
①假定收入不变---利率决定的短期理论。 长期,利率受 收入水平变化_通货膨胀预期 影响 ②流动性偏好理论把利率仅作为一种货币 现象,而忽视了实物因素的影响。 ③凯恩斯的金融资产假定仅包括货币和债 券,这显然脱离了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 ④凯恩斯同古典利率理论一样都没有给出 利率高低究竟出于哪个水平
当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各国中央银行 就会提高再现贴现率,以此影响商业银行提高 贷款利率,抑制投资需求,从而使经济降温。
当一国经济增长缓慢或衰退萧条时,中央银行 往往降低再贴现率,以此影响商业或行降低贷 款利率,并刺激社会投资,刺激经济发展。
21
19
(三)利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
呈反向关系。储蓄,投资间接传导 利率提高时,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 居民就会+储蓄——即期消费-, 消费资料价格下降; 利率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 这会抑制企业的投资意愿,投资规模会缩 小,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0
(四)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调节的影响
利率是调节宏观经济经济的政策工具。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7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5、要有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 条件。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1、基本观点
凯恩斯指出利率应属于货币经济范畴 利率是由
货币数量 流动性偏好
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利率是由货币供求 决定的。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9
2、理论假设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假设:
一是 二是
流动性偏好假设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外生变量
货币供应曲线与横轴垂直。在一定时期保持 不变 货币当局控制的 凯恩斯从另一个崭 新的视角——货币因素——来分析利率是如 何决定的,揭示了利率短期波动的原因。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10
(1)流动性偏好假定
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偏好于持有流动性强的金融 资产,比如货币
①交易动机。即人们为了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对货币的需要。 ②预防动机。由于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 应付特殊情况
的发生。
③投机动机。 未来债券价格的不确定性。如果投资者预期
利率将上升,即预期债券价格将下跌,投资者将会选择持有 货币而卖出债券。 这里持有货币的目的是等待投资机会出 现。 投资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投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2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欧文· 费雪把名义利率表述为实际利率加上 在有效期内预期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用数学公式 表达就是: r R R 1 r (1 R)(1 ) 其中R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α 表示有效 期内预期发生的通货膨胀率。 如果通货膨胀率是温和的,则交叉项 很小, 在公式中通常忽略不计。于是,我们得到:
(二)微观方面
1、鼓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入。 安全性和流动性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利率, 就可以引导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 3、作为租金计算基础的功能。
通常是参照利率来确定。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6
(三)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4.动态分析
(1)当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而货币需求保持不变时,这对 均衡利率有三个方面的影响: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预期效应。 流动性效应
收入效应
预期效应
1,货币供应增加首先在短期内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导致利率 下降。
2,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及货币需求增加, 即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如果货币供给不进一步扩张, 则利率会上升。 3,伴随着收入的提高,这将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商业部门和消 费者预期到价格将上涨,投资者也有同样的预期,它们将提高利 率。 于是如果时间充分长的话,货币变化的流动性效应将被收入和价 格预期效应吸收。总之,货币供应变化所引起的利率变化的最终 结果,依赖于这三种效应的相对强度。
相反,当公众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出现负的 货币窖藏(非窖藏)。 增加了金融市场上可利用的可贷资金供给。
16
(5)总结
可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图3-5所 示。
17
二、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变动对储蓄的影响
由于利率是储蓄者提供生息资产的 收益,当货币利率较高时,生息资产的 收益提高,即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 居民就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同 时,也会减少手持现金量,增加生息资 产的供给。
货币的时间价值对于投资行为来说, 就是将货币资本转化成生产经营活动所 必需的各类资产,并对这些资产加以 有效利用而创造出来的利润。
利润是投资者在再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 货币资本而获得的报酬。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1
4、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说”
利息就是在一特定时期以内,放弃周转 流动性的报酬。 人们偏好流动性 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 机动机。 流动性偏好的大小决定了货币需要量的 多少,而货币需要量与货币供给量一 起决定利率水平。
14
2、可贷资金的供给
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有: ①企业、消费者与政府的国内储蓄;(主要来 源) ②公众持有的未窖藏的(花掉的)超额货币余 额; ③国内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 ④外国人对国内借款人的贷款。
15
(2)货币余额的非窖藏
公众货币总需求----货币供给之间的差额被称为窖藏 货币。 当公众对现金余额的需求超过货币供给时,出现正的 货币窖藏,这是因为一些人和一些企业试图以其他人 持有现金的减少为代价而增加其现金余额。
2、调整信用规模的功能。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来影响商业银 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规模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周光友 4
3、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功能。利率调节国民经济主 要是通过采取差别利率和优惠利率来实现资源的倾斜配 置,调整国家的产业结构来实现的。 4、抑制通货膨胀的功能。通过提高贷款利率降低货 币需求、缩小信用规模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 5、平衡国际收支的功能。逆差时,可将本国利率调 到高于其他国家的程度,一方面阻止本国资金流向国外, 另一方面吸引国外短期资金流入国内从而缩小国际收支 逆差。 当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时,可以一方面降 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高 短期利率,阻止国内资金外流并吸引国外短期资金流入, 从而达到内外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