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在物流配送中的运用毕业论文

GIS在物流配送中的运用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 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学院:专业:物流治理姓名: __ 学号:指导教师:二零壹零年九月至二零壹零年十一月GIS在物流配送中的运用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展,也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竞争的国际化、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的一体化使现代物流的进展进入了一个高级时期,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系统对物流的进展至关重要。

GIS应用于物流分析,要紧是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

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依照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

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

本文在对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物流配送系统融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GIS的物流配送系统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物流配送过程的全程治理。

为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将会成为现代物流治理要紧应用技术。

关键词:物流配送,GIS(地理信息系统),效率,成本目录1 绪论 (1)1.1物流配送及配送原则 (1)1.1.1 物流配送的概念 (1)1.1.2 配送原则 (1)1.2我国物流企业现状 (2)2 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4)2.1物流配送中的GIS应用分析 (4)2.2GIS物流治理系统的结构 (6)2.3现代物流与GIS的融合 (7)2.3.1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进展 (7)2.3.2 物流业的进展 (8)3 智能配送体系及优化调度模型 (10)3.1智能配送体系 (10)3.2物流智能配送的优化调度 (12)3.3优化调度模型差不多结构 (13)3.4优化调度模型的构造 (15)3.4.1模型构造 (15)3.4.2数学模型: (16)3.4.3模型讲明: (17)3.5目标适应度函数设计 (18)3.6优化调度模型算法的应用 (19)4 结束语 (22)参考文献 (23)致谢 (25)1 绪论物流是指打算、执行与操纵原材料或最终产品从产地到使用地点的实际流程,物流服务具体包括定单治理、运输、仓储、装卸、送递、报关、退货处理、信息服务及增殖业务。

显然,物资运输路径的选择,仓库地址的选择等,都涉及到如何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而缩短物流时刻,降低成本的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不仅具有对空间和属性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治理、空间分析、查询、输出和显示功能,而且可为系统用户进行预测、监测、规划治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见,将其应用于物流配送系统中,可大大加强对物流过程的全面操纵和治理,实现高效、高质的物流配送服务。

1.1 物流配送及配送原则1.1.1 物流配送的概念物流配送的概念确实是在小的范围内,依照客户的要求将物资进行拣选、加工、包装、组配后按时送达指定地点或客户手中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专门的、综合的活动形式,一般配送是由装卸、包装、保管、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活动,是物流活动的一个缩影或在一个小范围内整个物流活动的体现。

但配送又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运输或其他物流活动的全部。

因为配送是要在恰当的时刻、通过恰当的方式、以恰当的费用将物资送达指定的地点或客户手中。

1.1.2 配送原则配送调度是否合理对配送的成本、效益的阻碍专门大,因此,优化调度方案是配送业务过程中特不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能达到配送合理化的要求,在日常的配送作业时就必须遵循一定的优化原则:(1)准时原则:配送中心必须按客户要求的时刻将物资及时送达客户指定的地点。

(2)最短路线原则:能够按照最短的路径,对所有的客户订单进行综合考虑,即一车装多个客户点的物资情况下,车辆行驶的路程最短。

(3)成本原则:成本原则亦可称为效益原则;计算成本比较困难,以最低成本为目标实际上确实是选择了以效益为目标;但成本和配送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在配送成本中运输费用占了专门大比例,而运输费用的降低,是配送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也是各种合理化实施是否有效的推断依据之一。

(4)满载原则:能对物流中心所有车辆进行治理,依照订单要求合理选择所需车辆的类不,还要保证车辆的装载率越高越好。

因此,合理使用运输工具,优化运输环节,选择运输线路,正确安排运输时刻,有效降低运输费用是配送治理要实现的重要功能。

1.2 我国物流企业现状1、我国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尤其是在运输治理中的劣势更加明显,由于运输移动性的特点,车辆运行的区位信息和状态难以脱离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掌握。

就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讲,必定阻碍到企业的运作效率,难以掌握企业自身的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自身服务的企业难以进行实时交流,服务效率难以提高,久而久之,降低企业的形象。

2、在进行运输配送的过程中,现有技术难以掌握具体的运输路线的实时信息,只能通过已有的经验计算运行路线,运行时刻由于路线状况的不确定可能造成延长。

车辆的运作由于道路等信息的不确定,必须存有一定的闲置车辆来应付紧急情况的处理,效率降低。

3、由于运输的移动性,司机在运输过程中的行为难以受到约束。

在物流企业中,为了躲避过桥费而绕远路延误时刻,私自拉货,途中私自停留等现象司空见惯,反正山高皇帝远,物流企业不能有效监控司机的行为。

由于其个人的行为,,造成了企业自身业务效率的降低。

4、关于货主来讲,难以了解所需物资的详细信息,比如运行的位置、质量状况、到货时刻等,难以对企业的工作打算进行合理的不安排。

5、企业的灵活性差,由于企业自身的技术限制,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打算的突然改变,需要返回或者就地卸货时难以操纵,造成无效运输。

另外,企业难以掌握某一时段的市场需求状况,不能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运输效率。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物流企业在利用信息方面的进展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过去企业治理的老方法。

治理方法的落后,导致物流企业,特不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的低下。

从而导致我国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王之泰教授曾经算过如此一笔帐,在一般的社会产品中,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而生产成本中含的物流成本高于他们三倍(我国的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占10%);在社会流通领域,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接近20%,美国不到10%,也比发达国家高出近一倍。

尽管我国许多产品由于生产批量大,劳动力成本低,在国际上专门有竞争力,但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我国的物流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在综合成本中起的是抵消作用。

因此,解决物流障碍,把这部分物流成本压缩下来,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水平,还将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提升一个层次。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业进展依旧比较迅速,物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传统的物流逐渐被现代物流所取代。

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进展及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差不多要求,以提高我国物流企业利润与治理效率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与GIS/GPS技术,建立一个集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物流治理系统,为物流企业科学、高效治理物流物资配送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治理决策工具。

2 地理信息技术(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2.1 物流配送中的GIS应用分析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要紧是指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

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等移动目标的位置,依照道路交通状况向移动目标发出实时调度指令。

而GIS、GPS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同时成本最优。

GIS/GPS在物流企业应用的优势要紧体现在以下几个:1、打造数字物流企业,规范企业日常运作,提升企业形象。

GIS/GPS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物资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

2、通过对运输设备的导航跟踪,提高车辆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费用,抵抗风险。

GIS/GPS和无线通讯的结合,使得流淌在不同地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能够操纵。

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依照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同时由GPS猎取的实时道路信息,能够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刻,降低运行费用。

3、利用GPS和GIS技术能够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能够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利用该功能可对重要车辆和物资进行跟踪运输。

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讯等的技术,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差不多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治理的需要,有效幸免车辆的空载现象,同时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自己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情况。

比如在草原牧场收集牛奶的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找到故障车辆而使整车的原奶坏掉,损失惨重。

而GIS/GPS能够方便的解决那个问题。

4、人的因素处处存在,而GIS/GPS能够有效的监控司机的行为。

在物流企业中,为了躲避过桥费而绕远路延误时刻,私自拉货,途中私自停留等现象司空见惯,反正山高皇帝远,物流企业不能有效监控司机的行为。

而对车辆的监控也就规范了司机的行为。

扩大企业的活动范围,进而提高企业的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服务空间。

GIS/GPS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施在世界任一角落的监控。

通过同意设备的反馈,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5、通过物对物流运作的协调,促进协同商务进展,让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转换。

由于物流企业能够实时的猎取每部车辆的具体位置,载货信息,故物流企业能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的业务,降低空载率。

这一职能的转变,物流企业假如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四方物流的作用。

6、辅助决策。

在精确物流环境中,为优化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体现消费者权益,必须将商品需求、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在库存数量、存货地点、定货打算、配送运输等方面实现最佳选择,而且能够在准确的时刻、准确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和便捷的方式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因此,针对物流配送的各项分析和决策就显得特不重要,这些分析和决策要紧包括位置决策:指在建立配送体系时的设施定位;生产决策:要紧是依照存在的设施情况,确定物流在这些设施间的流淌路径等;库存决策:要紧是关怀库存的方式、数量和治理方法;运输决策:包括运输方式、批量、路径以及运输设备的尺度等。

数据集成、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GIS堪称最佳决策支持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