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浅谈如何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浅谈如何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作者:李长波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1期
摘要: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不断优化,但目前仍
存在部分问题。

在对我国交通运输状况进行分析后,提出交通运输地域发展不平衡、衔接不连贯、市内交通运营效率低下和交通运输导致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由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状况;问题;对策
一、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
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元素交通运输方式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交通运输改革下,我国也取得大量成就,如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首条热带环岛高铁-海南环岛高铁以及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等等。

但我国总体交通运输体系规模较小,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分布不合理,大量污染等问题带来了社会经济压力。

所以,我国现阶段交通运输事业还有待完善。

二、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现存问题
(一)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地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东中西三个部分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西区相较于东部而言在经济、技术和地理因素上差距较大,这直接导致了西部交通运输体系的不完善,降低了西部地区的工作和生产力效率。

东部地区在机场、水运、海运和铁路网络的建设上较为完善,交通运输效率较高,为东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较大的动力。

但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内陆水运、海运和铁路建设上存在较大的限制,目前交通不方便。

另外,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西部地区的机场建设数量和市内综合运输方式也较不完备。

(二)多种交通方式衔接不连贯
一方面,在大部制改革之前,各类交通方式处于各自管理,尚未呈现统一、协调的发展战略布局。

铁路运输和建设由铁道部管理,航空运输由民航总局统一指导建设,水路、公路则由交通运输部门管理协调,各部门的专有化管理导致了各类交通方式尚未形成有效的衔接。

并且,在大部制改革之后,并未有明显的改善,仍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另一方面,由于各类交通设施前期规划建设的问题,車站、转运区域尚未形成融合,在物流和人力的转运上所耗费的时间成本较高,降低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