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网上竞价
招标需求文件
工程名称: 泉州海事局快速布放围油栏设备采购项目项目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泉州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泉州海事局
2011年8月
一、供应商需提供的文件
1.法人委托书等相关资质材料,须具有中央政府采购网供货商资格。
2.企业注册登记、税务登记文件(复印件)及企业简介。
3.设备报价表(人民币报价)
(含设备品牌、型号、设备单价、总价及附件价格)。
4.设备到货及安装调试完成时间:合同签订后30天内。
5.产品质保及售后服务承诺。
6.近期成功案例(包含项目名称、数量、金额及项目实施日期)。
二、安装与服务要求
投标人承诺的售后服务必须至少满足如下要求:
1. 设备类产品提供三年保修服务,并适用国家三包政策。
2. 操作使用培训。
3. 设备类产品出现问题2小时响应,4小时到达现场,无法修复时提供同种备用产品。
4.耗材类产品在有效期内失效的须免费提供同数量的同种产品。
5. 本次竞价的总报价需包含安装调试服务费用,以及运输、搬运费用和其他税费。
三、资质要求
1.具有在境内的独立法人资格及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2.外地供应商在闽南地区有办事处/分公司,或者在当地有固定的售后服务人员。
注:若投标商提交的产品品牌及型号与表中所列参考品牌及型号不一致,需提交性能和配置满足参数描述中的要求的保证并详细说明。
泉州海事局快速布放围油栏设备采购项目网上竞价清单
附:福建海事局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工程概要及设备总体性能要求
1.1 自然条件和通航条件
1.1.1 位置
福建海事局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建在福建海事局泉州海巡基地,具体地点在泉州泉港区峰尾镇诚平村附近。
1.1.2 气象
泉州枕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温高、光热丰富,冬短而无严寒,一年四季的平均气温都在18℃以上。
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暖和湿润多雨,夏季炎热,多受台风等灾害天气影响,秋冬季干旱少雨,沿海风大。
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干燥少雨。
1.1.
2.1 温度
(1) 多年平均气温:20.2℃;
(2) 极端最高气温:39.2℃;
(3) 极端最低气温:-0.3℃;
(4) 2月平均水温:11.8℃;
(5) 8月平均水温:26.3℃。
1.1.
2.2 风况
湾外风向主要受季风和台湾海峡走向的影响,年主导风向在东北偏北—东北偏东(NNE —ENE)之间,各地三个风向(NNE、NE、ENE)出现频率之和都在50%以上。
风向还随季节而变化,一年中有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季节性更替,即:9月到翌年5月东北风盛行,6月~8月以西南风为主。
泉州湾多年平均风速3.9m/s;多年平均大风(风力≥8级)日数为36.9天。
7~9月为台风季节,年平均影响次数为5.7次。
1.1.3 水文
1.1.3.1 潮汐
泉州港属正规半日潮,平均高潮位4.83米,低潮位0.31米,平均潮差4.52米。
最大潮差6.3米,最小潮差5.1米。
1.1.3.2 潮流
泉州湾口为逆时针回旋流。
大乍至崇武沿岸一般为东流,流速约1.54m/s,湾内逐渐变成往复流。
湾内潮流一般是顺深水水道流动,主流经小坠岛与祥芝角之间。
湾口至秀涂,大潮潮流流速为1.63~2.21m/s。
1.1.3.3 波浪
湄洲湾平均波高0.4~1.0m,最大波高0.5~5.5m。
泉州湾平均波高0.7~1.1m,最大波高2.3~6.5m。
1.2 工程概要
1.2.1 系统功能
1.2.1.1 溢油应急设备库作为设备的储存场所,主要应具有溢油控制清除子系统功能和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演练子系统功能。
按照《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福建海事局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定位为我国沿海中型设备库之一,本工程建设规模是具有一次性应对500吨海上溢油的能力。
本次建设的工程将建设和配置泉州海域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快速应急所需应急反应设施,提高应急清污能力。
1.2.2 服务对象
1.2.2.1 福建海事局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工程主要为泉州湾、湄洲湾等海域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提供科学手段和技术支持,同时兼顾整个台湾海峡水域。
清除控制系统的对象是辖区内因
各种船舶事故泄漏的溢油,应对的油种以原油为主,兼顾成品油。
1.3 工程系统组成
工程主要配置水上溢油控制清除设备,建设福建海事局泉州溢油应急设备库,使其具有一次应对500吨以下规模水上溢油事故的能力,主要体现应急反应速度和快速反应能力。
1.4 设备总体性能要求
本次采购的所有设备,应具有高性价比,应从使用角度和技术角度具备下述的可靠性、通用性、可操作性、兼容性、可维护性和耐用性。
本合同项下的设备工况要求为:满足业主单位至少24小时连续生产。
1.4.1 可靠性
采用成熟的产品,需经过严格质量检测和可靠性检验。
所提供的设备应安全可靠,并符合防火、防爆作业的有关安全要求。
整套设备应使用安全方便、便于储存运输和维修保养。
设备应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充分展现厂家的技术特点和设计优势。
1.4.2 通用性
可采用集装箱装卸的设备。
设备应在技术和操作上应与现有船舶、溢油应急设备相匹配,以达到良好的共同工作目标。
主要设备的接口、电力、外形尺寸、操作方式等,都应适合在国际、国内船舶上使用。
1.4.3 可操作性
所提供的设备应可靠、实用、耐用,具备较强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
所提供的设备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搬运、清洗和存储,且操作成本低。
1.4.4 兼容性
应采用国际通用的工业标准,所提供的设备具备较强的连接兼容性。
1.4.5 可维护性
系统备品备件更换容易,易于维护保养。
后续维护保养成本低。
具有可靠的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1.4.6 耐用性
所有设备外部、内部及其管道连接处采用的材料均应耐油、耐腐蚀、耐磨、耐盐等。
特殊设备要符合耐高温要求。
1.4.7 设备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除另有说明外,设备应按ISO相关标准、我国国家标准或其它经认可的外国国家标准(包括行业协会标准)的最新版本或修正版的规定。
用其它等同标准时,卖方必须详细说明,经买方同意后亦可采用。
额定参数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电气IEC (国际电工协会)
焊接AWS (美国焊接学会)
计量和尺寸SI (国际单位制)
涂漆SIS (瑞典工业标准)
防爆GB50059-92(中国国标)
噪声GB3096-2008 (中国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