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战格局的形成

冷战格局的形成

英美结盟联合其他各国共同遏止苏 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 „„ “任何政府愿意协助复兴工作的,都将得到美国政 府的充分合作。任何政府图谋阻挠别国复兴工作的,都不 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美国130多亿美元 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 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 (2009·安徽文综·21)图4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 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A.“怎么会这样?” B.“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 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 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
材料:杜鲁门后来也解释说:“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 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如果说两者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 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法”,……可以 说,马歇尔计划是一种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 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 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 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捷克 1948年 1952年 68% 29% 匈牙利 66% 29% 罗马利亚 29% 15% 保加利亚 33% 11%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C.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C
二、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美苏为主导)
1、初步形成: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二战后期) 2. 揭开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 1946) 3.美苏冷战对抗,矛盾加剧
美国的冷战政策 苏联的反击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 1947、3,“杜鲁门主义” 局(1947、9—1956年 ——全面爆发。 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 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8—1953) 会” 1949北约成立 1955年华约成立 4.正式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一、两极形成的原因(盟友到对手)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框架
2、二战改变了力量的对比,美苏势均力敌
欧日: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苏联:成为世界政治、军事大国,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 最大障碍(直接原因)
3、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 态上的矛盾日益加剧(根本原因)
思考:如何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1、实质相同: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2、手段不同:杜—公开
马—隐蔽
3、关系:杜是马的指导思想;马是杜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 (2012•上海单科卷•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 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 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 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经济
国债高达237亿 工业产量占2/3 英镑 出口贸易占1/3
经济受损
黄金储备占3/4
根据材料二,说明丘吉尔为何发此感慨?战对欧美国家的 实力带来什么变化?
材料三:“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 美国人民的肩头。” ——杜鲁门
材料四:苏联对美国的评价,……在反对希特勒德国战争 中形成的“不自然的联盟”业已烟消云散,东西方的冲突 从此开始。……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 一方面是自由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 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 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材料三中,杜鲁门发言反映了美国的什么企图? 由此说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什么? 根据以上材料,思考美国和苏联战时盟友破裂的原因有哪 些? 共同的利益消失;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美国的称霸政策
•三、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消极影响:
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A、欧洲:德国分裂(1949) 三次柏林危机(1948、1958、1961柏林墙)
B、亚洲:朝鲜战争(1950—1953) 越南战争(1961—1973) C.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962) 积极影响: A.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B.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共存借鉴,推动世界发展; C.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D.客观上促进了核能、航天等科技的发展;
它只是一堵墙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 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 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柏林墙
朝鲜战争 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朝鲜分裂
(1950—1953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 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 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 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012年惠州二调· 22)以《欧洲的末 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 洲时代的消失》等为标题的论文和专 著大量出现在欧洲某一时期。欧洲的 这一时期最有可能开始于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后 C.二战后 D.20世纪70年代初
【冷战】
对冷战的理解: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
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
一切敌对行为.当然在冷战期间并不代表世界上
没有爆发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 局面下的体现.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
的对抗.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条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所有这些名城及其 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 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 的高压控制。”——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 美国富尔敦的“铁幕演说” 材料中的“铁幕”指什么? 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演说意图?
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 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 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 (2010•海南单科•21)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 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 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 的首选历史事件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1947年关贸总协定
• 3、《雅尔塔会议》:1945.2苏美英,加速了德 意志法西斯灭亡; • 4、《波茨坦会议》:1945.7-8苏美英 ,加速了 日本法西斯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1.战后出现两极格局的原因是什么?
2两极格局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冷战”) 3.两极格局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 (2011•福建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 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 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 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 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美国是慈善家吗?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马歇尔计 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画面中的“医生”和“病 人”分别指代什么?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 方”?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不是。目的:第一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 度,第二遏制了苏联势力对西欧的渗透;第 三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利用经济手段 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 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马歇尔计划实现了 “一箭三雕” 实质:扶持和控制西欧
材料一: 我坐的一边是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 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
材料二 战后初期主要国家力量的对比
英国 美国 1217.5万 苏联 1140万
军 事
人数
510万
武 器
12艘航空母 舰
30艘航空母舰, 垄断原子弹
年均生产12万门火炮、 19390万发炮弹、3万辆 坦克等(数量仅次于美 要政治力量通过一些列的抗衡、分化 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出 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国家力量(经济)对比变化 “极”的载体既有国家,也有国家集团,在一定意 直接原因:各国的外交政策 义上还包括某此影响较大的世界性或地区性国际组 织。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经互会的成立
•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 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 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 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 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1955年华约的 成立, 从此,欧洲出 现了两大军事 集团对峙的局 面,美苏两极 格局正式形成。
A.《开罗宣言》
C.《联合国宪章》
B.《大西洋宪章》
D.《马歇尔计划》
• (2011•广东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 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 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 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 定》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高考回顾
考点 年份地区 试题考点 题型 分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