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作者:王欣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2017年第03期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景观加强了建设,在这种背景下要求乡村应转变理念,完善乡村建设模式体系,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引起重视,合理的对其进行设计,具备新时代所应有的思路,积极对乡村进行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
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路。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美丽乡村的内涵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还有不应忽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产生的影响,结合景观优化的原则,将自然、人文以及环境等有效的协调起来,来选取最佳的景观设计方案,保持景观自身的独特性。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在合理利用景观的基础上使用乡村资源,全面的分析乡村景观的实用性以及效益型等,合理的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履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理念,实现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2.1乡村聚落性景观
乡村聚落性景观应从乡居建筑景观以及乡村生活环境方面来分析,比如以乡居建筑景观来说,乡居建筑景观记录了当地乡村传统的历史文化风速,呈现出了当地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安徽宏村,徽派民居很能够完好的传承保留下来,为人们呈现了百年徽派民居的独特的景观,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显而易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以乡村生活环境方面来说,乡村生活环境景观体现在了庭院上面,比如乡村的公路、街道、基本设施、公园以及广场等等,这些方面与乡村人们密切相关,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
强调乡村聚落性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可破坏乡村本来的面貌,对用地也应加强管理。
2.2乡村生态性景观
乡村生态性景观包括了多个方面,比如丰富的森林资源、湖泊河流以及保护区等等,对于这些方面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加强保护,在规划方面不应作为重点设计对象。
乡村植被包括乡村道路两旁树木、绿地资源等等,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在保护的基础上才可进行,将设计与保护自然环境有效的协调起来。
在对湖泊河流等都水域进行设计时,也是应在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的情况下,设计出合理的水体景观。
保护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影响着当地乡村的生态平衡,在乡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而对景观设计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2.3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生产性景观在农业生产中集中表现出来,将整个乡村生产环境呈现出来,其中农作物的生产状态也呈现了出来,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全面体现,其生产方式与生产对象等与乡村生产性景观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景观生态学方面来说,田地可以当作一部分板块,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其大小、类别以及布局等等,展现出了田地的整体样貌以及农作物的生产景象。
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分析及应用
3.1结合传统村庄肌理,构建聚落格局
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尊重传统村庄肌理,构建聚落格局,这样可以加强乡村村落之间的联系,促进人们之间感情的交流,还体现在了乡村的休息区域、娱乐区域等等,加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
乡村景观规划谁应考虑到乡村村落的原先的形态肌理,合理的使用资源,对景观元素、空间位置以及村庄肌理等要加以还重视,从而能够构建出一个良好的聚落格局。
以昆山市张浦镇清水湾村为例,在实际规划设计任务中以SWOT分析法对村庄整体肌理格局进行全面整合梳理,尊重原始村落结构,整合村庄周边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提升农村形象;深入挖掘清水湾自然村落的村庄乡土文化特色,保护乡村风情,从地方特色中提炼精华,塑造符合地方特色的村庄。
汲取当地传统民居元素,充分利用周边水系、农田、绿地等自然资源,以设计结合改造的手段营造富有田园水乡气质的园林村庄风貌,将清水湾打造成宜人宜居、质朴宁静的新江南水乡小村。
同时将保护与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秉承历史文化的真实性以及延续性,明确保护的对象以及区域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规划向人们宣传保护传统文化村庄的重要性,在当地乡村之间可以开展讲座、开办展览会以及宣传动员大会等,增强人们保护传统文化村庄的意识。
3.2发扬乡村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凸显出当地乡村的地域特色,乡村的地域特色涵盖了传统文化、传统风俗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等等,正确把握保护传统文化村落与加快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以保护为前提条件,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应合理的运用当地乡土元素,比如当地的植物、树木以及石材等等,以乡村的特色为设计目标,将其与当地的自然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保护传统文化村庄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强调不可以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传统文化村庄;在保护传统文化村庄的基础上实现发展,部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中,在进行资源整合时,尊重本土资源的个性化,不可盲目对资源进行整合,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显现出乡村景观的个性魅力,为乡村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
金华村位于昆山市张浦镇北侧,毗邻昆山高新区,金华村曾先后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生态村、省文明村、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省村庄建设整治示范村以及苏州市十大幸福乡村等荣誉称号。
2014年底,承张浦镇政府委托对该村进行改造设计,以“彰显村庄特色、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品质--打造为昆山市美丽村庄建设第一名片”为目标,通过对旅游线路的规划,串联起“绿地—果园—苗圃—水系—桥梁”等一系列景观元素,结合金华村江南水乡村落特点及特有的腊肉文化,设计一批特色景点,加以串联融合,打造为宜人乐居的,集乡村旅游休闲、村庄特色文化(腊肉文化)展示及农业产业化(苗圃、果园)于一体的现代特色新农村。
设计过程中采用设计与提升改造相结合,对现状景观元素的整合设计、提升改造,将腊肉文化等民俗文化及忠孝礼仪、农耕农事等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从而形成村庄特色和亮点;统筹协调景观规划设计与村庄现状的矛盾,在充分尊重村民生活习惯的前提下着力改善和提升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以人文本,切实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3.3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乡村的生活空间,比如以公共服务以及人们交际方面来说,从公共服务方面来说,应多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布局,尽量使人们到达的时间缩小,还有人际来往方面,人们步行几分钟就可以达到地点,乡村的规划设计在用地规模方面应加以控制。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适应了社会发展,满足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需求,遵循设计原则,合理的制定规划设计措施,达到规划设计的目标,提升乡村人们生活质量,创造良好乡村景观。
参考文献:
[1]任宏.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6,(24).
[2]吴聪巧.浅论美丽乡村景观设计与建设[J].中国林业产业,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