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划分段落

怎样划分段落

怎样划分段落
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首先要学会划段的方法。

一般地说,先通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和基本内容;再把各个自然段标上号码,认真逐段阅读,了解各自然段的大意;然后把内容联系紧密、意思相对集中的邻近自然段合并;最后从全文的角度看一遍,看划分的标准是否一致,对合并不恰当的作适当的调整。

分段的步骤(读课文―一找依据――用方法)
文章如何分段,有几个标准,几个准则:
一、分段的依据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以时间的先后为明显标志。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以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来分段。

(或者起因、经过、结果)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以地点的转换的先后为明显标志。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照文章的特定结构分段(总分总的结构关系:总---分、分---总、总---分---总。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

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

如《林海》。

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按结构分段。

段落之间的总分总关系。

有过度段或者中心段。

5、按照事物的内容(事情分类法)和性质分段。

有的课文通过写几件事来表达主题,分段时可考虑按不同事情来分段。

如《将相和》可以按“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分段。

一般状物、记事写人的文章,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

6、按人物的活动分段法如《再见了,亲人》可以按老大娘、小金花、大嫂老中青三代人为依据分段。

7、按关系分层法。

并列关系:把几种事物分别加以描述或者按照同一事物分为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来写。

按因果关系分层法.◎先因后果,可以按因果关系将段分为两层来分析。

◎先果后因。

转折关系的和递进关系。

8、作者描写角度的变化也是分段依据。

以这个角度写某件事、某个人、某个景要分成段,换另一个角度,还写同一个人、同一个景,当然也要另外分成段。

9、在叙述中穿插了较长的抒情或议论,可以独立成段。

在一些课文中,经常出现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分段时,把它归上段还是归下段呢?一般来说,可从如下两方面考虑:
1、议论性的过渡段,根据其议论的侧重点考虑其上下归属。

2、记叙性过渡段,根据其叙述时的立足点考虑其上下归属,一般划分在下。

3.特殊段落法。

插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插在某一情节之后作补充叙述,可
以独立一段;另一种是插在某一情节之中的片断说明,不可以独立一段,以免把情节割裂。

例如:《一分试验田》一文中,插入“彭总在西北战场冻伤脚”这一片断,前述是挖塘泥积肥,后述仍是写挖塘泥这一情节,中间插叙属于情节之中的片断说明,因此,不可以独立一段。

二、怎样划分段落
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
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部分归并法。

步骤是:第一,先给第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二,把说明同一内容的邻近自然段归并成一个大段。

3、提取中心法。

先抓住文章中占较多篇幅的主要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标志分段法。

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

如《伟大的友谊》中的过渡段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就应划归下一段,如果过渡段主要是总结上文的,也可以归上段。

三、怎样归纳段意
分段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归纳段意。

这实际上就是把整篇课文概括成一个简单的提纲。

归纳段意的要求: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

4、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

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5、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

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思路来写的。

概括段落大意时,只要围着“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等问题来分析,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
①概括记人和叙事为主的段落大意的方法。

先简练地概括出人物或事物的具体情况,然后揭示出这些人物和事物的思想意义。

②概括议论和抒情为主的段落大意的方法。

有些议论和抒情为主的段落大意,可抓住原文议论和抒情成分,概括各段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③概括从属段段落大意的方法。

有的段落从属于主要段落,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时代背景,或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等,也有的起引入或过渡作用。

对于这样一些辅助段落,可以从它写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等方面来概括。

④用前言、关键句、警句和结束语等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因为关键句等往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段意,突出的重点,可直接用来概括段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