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化学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

广西省桂林市中考化学精选实验题100题汇总

一、实验题1.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若氧气由导管b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中应先装满_______。

③实验室可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欲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

2.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B、C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一种可供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添加的液体应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选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 (填装置代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图Ⅰ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a、b两种物质可选用___(填序号).A.红磷、水B.木炭、水C.硫、NaOH溶液D.小蜡烛、NaCl溶液思敏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Ⅱ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任写两点)___.4.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验证——以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中和反应为例.[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 mL量筒等.[设计方案并实验]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 mL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 mL.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不能说明,需要补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补做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序号).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5.(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

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该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I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III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6.下图装置适当组合可用于O2、H2、CO2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若A装置内药品为Zn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B装置正放桌面,用于收集A生成的O2,则a接_______(选填“b”或“c”);若B装满水,用于收集A生成的H2,则a接_______(选填“b”或“c”)。

(3)如果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CO2,需要在A装置之后连接两个B装置,则在前一个B 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选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

7.生活中常遇见铜制品生锈的情况.活动课上,同学们设计实验对铜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验证铜锈的组成(查阅资料)①铜锈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④氧化铜为黑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进行实验2)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8.几年前,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特大雪灾,道路结冰,给交通带来极大不便。

为了快速消除道路上的积雪,交通部门使用了大量的融雪剂,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

化学兴趣小组的小红和小兰对融雪剂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对融雪剂的成分进行积极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取一定量的融雪剂分装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分析思考)融雪剂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初步确定其成分有两种可能性: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二)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融雪剂的成分,小红、小兰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于水会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

根据不同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不同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等质量的NaCl固体、融雪剂、CaCl2固体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并用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装置如上图所示。

小红、小兰预测:若装置B中温度计的读数介于装置A、C中温度计的读数之间,则可确定融雪剂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实际操作中,测得A、B、C三个装置中温度计的读数非常接近,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

试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一方面的原因即可)9.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选用D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为了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实验操作为溶解、________、洗涤干燥。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用B装置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4)某同学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若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水不能滴下,该同学认为整套装置不漏气,你认为他的判断(填“正确”或“不正确”);实验室为了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装置(填序号),左边试剂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

10.发酵粉是糕点的常见蓬松剂,成分一般是NH4HCO3、NaHCO3.某同学将发酵粉加入到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呈无色.Ⅰ、为确定气体和固体及溶液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蓝色.则该气体为______(写化学式),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猜测)①白色固体是CaCO3;②_______;③白色固体是CaCO3和Ca (OH)2.(实验)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滴入酚酞,无明显变化,则白色固体一定是________.(3)将所得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体;②在另一份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滴入酚酞.生成白色沉淀且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有溶质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Ⅱ、为确定发酵粉成分含量,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4)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10 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5.3g.则发酵粉中NH4HCO3与NaHC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11.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2)以上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O.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CO2,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E装置,验满的方法12.我校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钠”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已知它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下列三类物质中的______(填序号)。

A、酸B、碱C、盐查阅资料:Ⅰ、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 2CO 3、NaHCO 3。

Ⅱ、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表: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______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1)小强取样品少量,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液体变红色他认为猜想①正确,他的判断是否合理______,原因是______。

(2)小华为了检验该溶液到底是什么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得出猜想②正确。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3.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A.添加液体B.倾倒液体C.装入粉末状固体D.装入块状固体1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1)氢氧化钠固体要密封保存,原因有:①;②。

(对固体猜想)猜想一:全部是NaOH;猜想二:全部是Na2CO3;猜想三: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实验和推断)(2)为进一步确定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对无色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③分析:小组中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以上实验不能证明猜想三成立,理由是:。

④反思:把第一步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溶液,可达到实验目的。

(3)请利用以下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即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提供的试剂有: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