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P物料编码体系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

ERP物料编码体系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

概述:国内各大软件厂商对于原材、产品等统称不一,有的称呼为”物料”,有的称呼为“存货档案”等,本文称呼为“物料”。

物料编码是ERP系统在中描述物料的一个身份证号,每个ERP系统的数据处理围绕着物料编码进行着一系列的设计,它也是企业使用计算机系统所面临的第一个面对的问题。

物料编码是否能让企业“愉快”的接受,并且能体现ERP 系统的围绕着物料编码所设计的功能。

物料的编码是企业与ERP系统进行友好交流的一个窗口,我们在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和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体会到,编码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的特点【尤其是与产品有关的物料的编码】,对促进系统的后续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某阀门的实施中,对ERP编码体系进行了研究,怎样把企业的实际编码原则与ERP的编码设计意图融为一体,通过完善企业编码原则的制定,最大限度的用我们的标准ERP系统完成企业的需求是本文章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物料编码的设计是我们实施每个ERP系统首先要面对的内容,在上ERP系统之前,制造业的企业一般是通过图纸代号(简称:图号)管理产品、零部件(物料)的,物料编码对企业讲是新工作,编制物料编码的通常做法是实施人员把物料编码的原则告诉企业,企业自己组织人力进行物料的编码。

只要是编码唯一,我们很少有人关心编码在以后的系统中有什么作用?企业在业务处理时是否能用最简洁的操作查询到所需要的信息?在此我想通过某非标设备厂的典型机械制造业的实施,探讨物料编码与ERP物料编码体系的应用的一些做法。

通过物料编码的应用提高企业对我们的软件系统的应用效果。

二.ERP物料编码体系的特点:编码中的小数点是物料分类的标识。

例如:1.01.01.01.001中小数点是ERP系统的编码原则占用的资源,不允许企业物料编码中出现自己设定的小数点。

物料的编码是建立在物料的分类(组)之下的。

每个物料的编码必须属于一个虚拟类。

这个虚拟类是ERP物料中必须设定的,它的描述特性就是编码和名称,没有正常物料所具备的,物流参数、计划参数、设计参数、质量参数等。

ERP的编码系统有很强的分类编码展开功能,企业只要是从根部展开,不用记忆编码就能找到所需要的物料。

物料编码分为长代码与短代码之分,长代码是物料的编码全部,而短代码则是物料代码中最右边的一个小数点之后的编码,这部分编码是企业为描述物料的特性码。

三.机械制造行业物料编码的特点与原则:物料的定义物料是制造业生产一个产品直接或间接所用到的产品上的物质。

物料在制造资源系统中其定义是广泛的,产品是一个物料;部件、零件、毛坯、原材料也是物料;产品生产中用到的工装、工具、图纸、产品的说明书、装箱明细单同样也是物料。

因此物料是ERP中的一个广义的名称。

机械制造业的产品一般均比较复杂,一个简单的机械产品就有几十个以上的零件组成,需要的物料一般在几千种,甚至更多。

以某非标设备生产的阀门这样的简单机械,所需要的物料就有18000种之多。

物料的分类在制造业中要按产品的特点、管理上的要求对物料进行分类。

这个分类是个综合分类,不单纯是技术部门或者管理部门的分类。

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把企业与生产的产品相关的物料分为以下几类:(1)产品(2)部件【部件(assembly unit)机械的一部分,由若干装配在一起的零件所组成。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这些零件先被装配成部件(部件装配),然后才进入总装配。

某些部件(称为分部件)在进入总装配之前还先与另外的部件和零件装配成更大的部件。

由若干分部件组装而成,并且有独立功能的更大部件,在汽车和某些其他机械行业中称为总成。

】(3)自制零件(包括铸造、锻压、焊接、冷加工及其它需要自己加工生产的零件)(4)外购件(5)技术资料(6)工装、工具(7)原材料分类没有统一的原则,主要是根据自己企业的产品特点和管理的需要设定,分类一般不要太细。

物料的分类同时要考虑到主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数据归集的应用,例如:一个企业的主生产计划一般要考虑到产品、部件和关键零件的管理,因此从大类上能区分对计算机系统的处理有好处。

物料的编码物料编码是计算机对物料处理时的唯一标示符,例如:ERP系统在检索一个产品的库存时,并不是用名称、规格等参数去检索,而是用这个产品的编码(内码)去检索。

因此物料编码仅仅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给定物料的“身份证号”,从理论上讲,物料编码只要能唯一表示这个物料即可,除此之外不应该赋予其它更多的表示含义。

但实际上物料编码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特定的信息,企业的物料编码制定会受到企业的产品、经营管理特点的影响,因此需要实施时更加重视,需要制定编码原则,所有的物料编码均在编码原则的规定下进行。

(1)物料编码原则物料编码的形成必须有相对应的编码原则,这个原则不仅要能编制当前所需的物料编码,而且要从企业的发展考虑,编码原则要有足够的发展余地,编码原则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完全数字顺序码;其优点:编码原则简单、用较少的位数可以表示较多的物料,而且没有编码扩充的限制。

但从编码上不能有任何的统计和排序功能。

第二、有含义的组码形式;这种形式是在编码原则中说明物料编码的某位或从第几位到第几位表示某类物料或某个物料,其优点:从编码上能有所需的统计功能,但其缺点是比较明显,首先编码原则要很详细的对组码进行描述,组码编码原则的制定是否完整的标准是“不同的两个人用编码原则对同一物料进行编码,其编码相同”。

其次物料编码一般不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而且编码原则的初始设计者不论考虑的多详细,如何富于远见,随着系统的使用,总会有物料的编码用编码原则不能描述,从而造成物料编码原则的失败。

由于这种编码系统在ERP系统中有一定的统计功能,如果更改物料编码的原则就会造成整个系统的不正常的运行。

如果处理的不好,很可能会使系统崩溃。

但这种物料编码原则对企业的编码原则设计者(一般是企业的业务人员)由于有一定的规律,在ERP系统实施的开始阶段由于企业的管理人员都熟悉自己的产品,因此容易让使用者接受,因此在ERP系统实施时要特别提醒企业尽可能不采用这种编码方式。

第三、组码和数字顺序码的组合方式(包括数字顺序码分段表示物料):从管理的实际出发,如仓库的存放和管理方便按物料的功能(轴类、盘类、壳体类等)有一定的排序查询输出,但从物料的其它属性排序很难将其排在一块,考虑到组码和数字顺序码的各自优点,可以从管理的需要出发,组码使物料分类、顺序码使物料在大类内顺序排列。

但这种方法采用了部分组码的功能,因此在制定编码原则时要充分留有余地,组码部分不能分的太细。

由于这种编码原则兼顾上述两种编码原则的优点在企业的应用中比较常见。

另外要充分考虑到机械制造企业的“图号“的功能,图纸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信息,图号在企业的各制造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ERP与PLM或PDM进行数据集成的重要依据,大家都比较熟悉,实践证明,把图号部分纳入自制件的物料编码有利于ERP系统的操作,可以考虑在编码中应用。

(2)物料编码原则的应用物料编码原则确定后,在根据编码原则制定物料编码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编码原则的物料编码长度都有一定的限制。

上述说明物料编码原则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使用中每使用一个码段都要仔细斟酌,切不可认为编码原则是用不尽的,可随意扩充。

因此,物料编码工作是上ERP系统后新增加的工作岗位,这个岗位要求对企业的产品、工艺和管理较为了解,为保证编码工作的连续性,不宜频繁更换物料编码人员。

在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系统主管要对编码人员的工作进行编码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物料编码工作的系统性。

物料编码编制的原则归纳为:A、物料编码原则所涉及的范围:产品、部件、自制零件、外采零件、原材料、工装、工具、图纸、技术资料等。

B、物料编码具有唯一性、可扩充性和及容易操作和各业务部门管理。

C、物料编码采用分类、分段及描述码和顺序码结合的方法编制D、针对每个分类、分段的编码都要进行分类、分段编码原则的描述。

E、每个分类、分段的编码都要用实际物料进行编码示例的描述、说明。

编码原则是计算机系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技术文件,纳入到计算机管理的物料的编码均出自与这个编码原则。

好的编码原则,不论谁通过编码原则写出的物料编码是一致的。

四.ERP系统的机械制造行业物料编码原则:充分利用ERP的物料编码的分类功能,把使用频率高的应用【企业经常用到的一些组合查询等】纳入到分类功能中去,使操作简单便捷。

例如:我们考虑到制造业出产的是产品,因此,编码的分类首先要考虑产品的构成,首要的分类(大类)要从产品、部件、自制零件、外购件、技术资料、工装、工具、原材料。

物料的其它分类要考虑企业生产制造与核算的特点。

例如某非标设备厂的编码体系中,07类是自制零件,07类中分为7个小类,前6小类是按照成组技术进行划分的(分为轴类、盘类、箱体类等),但这个厂是以焊接件生产为主的,因此有许多下料件需要在焊接前进行生产与其它工序没有关系,这些下料件的形状各异,需要在一起顺序描述,查询时希望在一起排序,找到其中一个就找到所需的全部。

因此第7个小类就专门定义成下料件统一管理。

每类编码最好不要超过2位数字的表示,超过100的描述,用增加类别的方法解决比较好。

例如:00.00.00的分类与000.000 的分类其容量是同样多,但实际检索的效果上00.00.00要优于000.000。

ERP的编码系统中的短代码是体现企业物料个性、编码易记、可扩展的最好表现环节。

机械行业的产品及零部件存在着一个基本型引申出多个变形的问题【尤其是目前离散装配制造业提出的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模式,对此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因此一定要考虑零件变形后的零件的编码问题。

也就是说要充分考虑产品、部件、零件编码的扩充性,而且要考虑这些变形零件与其对应的基本型的编码能够在一起输出。

机械行业物料编码体系的建议:机械行业的物料编码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物料的分类:包括总类与大类;第二部分是物料的特定说明;第三部分是物料的变形。

1、物料总类:围绕着企业的产品展开进行分类。

例如:01--- 产品 02—部件 03 ---零件 04 –毛坯 05 --- 产品用外采件 06 ---原材料 07 ---工装 08—其它外采等。

2、物料大类:围绕着企业的生产流程展开进行分类。

例如:01 --- 热加工 02 --- 冷加工 03 --- 装配等3、物料小类: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制造的简繁确定是否使用。

4、每类物资的特定说明,在机械制造业中自制部分可以考虑用图号表示,这样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整理,企业的这方面管理一般均比较到位。

而外采物料可以用规格进行描述。

5、物料的变形:可以用2-3位顺序吗表示。

例如:零件的材质不同,企业特定需求的产品变形等。

附:某非标设备企业的产品自制部分的编码原则:物料编码原则概述:物料编码是软件系统处理信息的需要而设置的物料身份证,需要在PLM和ERP里集成应用,因此根据企业PLM与ERP集成应用实施的特点,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达到物料编码唯一性、可扩充性的目的和及容易操作和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