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伟大的悲剧PPT课件

21 伟大的悲剧
传 记
1. 感知课文内容,领会课题中的“悲剧”和“伟大” 的含义。 (重点)
2. 学习本文抓住细节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难点) 3. 理解斯科特等人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 作家。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 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 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 章。小说、戏剧、诗歌、传记、 散文等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 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代表 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 《三位大师》。
本文写了人类历史上先后到达南极点的科学探险队——挪威 的阿蒙森队和英国的斯科特队。阿蒙森队和斯科特队都准备征服 南极点,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 年12月中旬到达南极点,斯科特队比阿蒙森队晚了几个星期。最 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空,而 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点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 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 后长眠在茫茫的冰原之中。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 胶卷、日记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写成了这篇文章。
8.结合第④段思考,为什么说“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 十倍”? 【答案】 (1)返回的路途中最大的危险是不能偏离自己 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贮藏点;(2)漫天的大雪;(3)他 们缺乏初来时的充沛精力。
3.“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一个月内”三个表示 时间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案】 “千万年来”“太古以来”与“一个月内”形 成对比,写出阿蒙森和斯科特两支探险队惊人的壮举。 “一个月内”也表示斯科特一行晚了一个月,为下文的 悲剧作铺垫。
4.结合文段思考,“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 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同意这种说法吗?
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和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 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 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己记述的,称“自传”。传 记大体分两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等;另一类属 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的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 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 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答案】这句话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 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 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 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 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引用斯科特日记里的内容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斯科特日记 里的内容,表现了斯科特因没有战胜阿蒙森而极度失 望、无奈和痛苦的心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6. 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这里作者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 特和伙伴们的极度痛苦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 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 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扬得意。
7.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答案】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 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正是由于这种绅士风度,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做证的任务,也正是 因为这一行为,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
2、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 哪些方面? 【答案】 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
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 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 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三步法。用鲁滨逊的想 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 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 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 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
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斯科特等人的失败在于他凭 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斯科特等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西伯利亚矮 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了,这 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 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他们遭受 失败的可能性自然增大了。
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这里的气候到底 有多大的威力!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 速也不过是30多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 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 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0多米每秒!大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极度寒 冷。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了-94.5℃的 温度。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 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 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2.“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 鲁滨逊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 脚印一样。”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本题运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三步法。用鲁滨逊的想 法与斯科特一行人的想法形成类比,写出他们发现有人捷足 先登但又不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的侥幸心理,表达了他 们痛苦、极度恐惧的心情。同时这里的忐忑心情与上文激动 的心情形成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悲剧性。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伟大的悲剧》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全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斯科特一行五人精 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有人 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 壮地死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