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对控股、参股公司的管理办法(试行)
总则
为贯彻《公司法》,进一步规范对公司内改制公司的管理,确保公司的投资收益,保护全体股东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一、公司内改制公司是指原属公司内部机构,依《公司法》规定由公司和员工共同出资重新组建的控股或参股、具有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主体(以下简称子公司)。
二、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由公司派员出任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及财务负责人;公司参股的子公司,由公司派员出任董事或监事。
派出人员按《公司法》规定实施,并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负责,定期向公司董事会报告。
三、为理顺劳动关系,凡参与改制的原公司员工,与所在子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如不同意与子公司签订合同的职工,其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作待岗处理,其至终止合同或重新上岗时的费用由子公司承担。
招聘新员工,由子公司自主决定,并自行办理各类社会保险。
(公司办公室给予指导、协助。
)
四、子公司经营者薪酬由公司作指导性限定。
遵循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的原则,既要让经营者获得的薪酬水平能够体现其所负责任和经营成果,同时也要使其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根本机制。
经营者薪酬由基本薪酬和效益薪酬两部分组成,基本薪酬按月平均发放,效益薪酬按季核算发放,但必须扣除50%作为风险抵押金待年终审计决算后清算返回。
控股子公司的年工资总额由公司按子公司上一年度销售收入(或毛利)的一定比例限定,超出部分由子公司自行承担。
员工的薪酬及奖励办法由子公司制定方案,报公司备案。
五、子公司的原公司员工在公司的股份(包括职工持股会),根据公司(持股会)章程规定办理。
六、子公司的经营、财务、劳资、党、团及工会组织等各类报表,按要求和规定时间及时上报公司,由公司统一汇总外报。
七、子公司因经营需要向公司借款或需要公司提供信用担保的,应事先提出书面申请,明确借款金额、期限、用途、风险抵押措施。
所筹款项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公司为子公司提供借款或为子公司的银行贷款信用担保最高额不超过公司在该子公司的投资额的两倍,每笔期限不超过6个月。
公司为各子公司信用担保,必须以各子公司股权及子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
公司董事会接到借款申请后,根据该子公司完成计划任务情况以及风险程度,讨论决定给予借款的最高限额。
计划财务部在董事会决定的最高限额内组织实施。
凡向公司借款和需要公司信用担保的子公司,都必须接受公司对其银行存款开户以及存款监督。
该子公司的所有银行存款支付都必须经公司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支付。
不需公司担保而自行借款的控股子公司应向董事长或执行董事报告资金使用情况,董事长或执行董事对公司董事会负责。
八、子公司的固定资产应登记造册,报公司备案,并按折旧规定办理。
九、控股子公司每年第一季度向公司董事会提供子公司的财务决算及预算;未列入年度预算的项目,应经子公司股东大会通过,方可开支。
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执行情况,每年审计一次,并向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报告。
子公司每年年初按公司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的一定比例缴纳风险抵押金,于次年年初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清算,以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子公司连续两年未完成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的,公司有权建议子公司董事会免去其总经理职务。
十、子公司的党组织、团组织、工会组织关系仍归属在公司党委、团总支、工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十一、凡涉及以上各项具体事务的,按相应的操作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