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检测项目及方法

混凝土检测项目及方法

预拌混凝土质量检测与控制
一、预拌混凝土质量检测
1、原材料及配合比
(1)水泥。

水泥应符合CB 50204得规定。

水泥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水泥进场时进行复验得项目及复验批量得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得规定执行。

(2)集料。

集料应符合JGJ52或JGJ53及其她国家现行标准得规定。

集料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对进场集料应按JGJ52、JGJ53等国家现行标准得规定按批进行复验。

但对同一集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质量稳定得集料时,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

在使用海砂以及对集料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或有氯离子含量要求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

(3)拌合用水
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规定。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设备得冲洗水在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作为混凝土部分拌合用水使用。

(4)外加剂
外加剂得质量应符合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得规定。

外加剂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

对进场外加剂应按批进行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GB50119等国家现行标准得规定,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应分别符合GB1596、GB/T18046、JGJ/T112得规定。

当采用其她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必须有充足得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

矿物掺合料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其掺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

(6)混凝土配合比
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同要求由供方按JGJ55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得规定进行。

2、试验方法
(1)强度
混凝土抗压及抗折强度试验应按GB/T50081得有关规定进行。

(2)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
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应按GB/T50080得有关规定进行。

(3)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
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试验应按GBJ82得有关规定进行。

(4)氯离子总含量
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总含量可根据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得氯离子含量计算求得。

(5)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
混凝土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试验应按GB6566有关规定进行。

(6)特殊要求项目
对合同中有特殊要求得检验项目,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进行,没有相应标准得应按合同规定进行。

3、检验规则
(1)一般规定
检验就是指对本标准规定得项目进行质量指标检验,以判定预拌混凝土质量就是否符合要求。

预拌混凝土质量得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交货检验。

出厂检验得取样试验工作应由供方承担;交货检验得取样试验工作应由需方承担,当需方不具备试验条件时,供需双方可协商确定承担单位,其中包括委托供需双方认可得有试验资质得试验单位,并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当判断混凝土质量就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方提供得资料为依据;其她检验项目应按合同规定执行。

交货检验得试验结果应在试验结束后15天内通知供方。

进行预拌混凝土取样及试验得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

(2)检验项目
通用品应检验混凝土强度与坍落度。

特制品还应按合同规定检验其她项目。

掺有引气型外加剂得混凝土应检验其含气量。

二、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
1、质量保证体系与生产质量控制方面
质量控制:1、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就是否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与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2、管理机构就是否健全,就是否符合相应等级标准要求;3、标准规范就是否齐全,使混凝土产品得质量得到了有效得控制;4、检测仪器设备就是否满足材料试验与混凝土过程质量控制得需要;5、混凝土强度记录就是否齐全;6、现场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就是否能满足要求;7、就是否有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试验台帐;8、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资料就是否齐全。

常见问题:1、管理体系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2、过程控制未严格按程序执行;3、试验人员不能满足持证上岗得要求,试验过程控制不完善,4、混凝土标养不规范,未准确控制温湿度,无控制记录等;5、混凝土标养试块未编号,而强度报告上却有编号等做假嫌疑;6、混凝土配合比与电脑记录不符;7、进场原材料检验批次不足;8、原材料未经过复试直接使用;9、计量器具台帐管理不规范,计量器具台帐与使用计量器具不符,计量器具未及时进行鉴定或校准,标识不统一;10、无质量回访记录。

2、原材料质量控制及实验室管理方面
质量控制:1、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就是否具备了生产所需得工艺、试验设备,有混凝土搅拌系统、混凝土运输车与混凝土输送泵,2、生产设备运转就是否正常,工艺流程就是否得到有效控制,3、工艺操作规程就是否能满足要求并得到有效运用;4、就是否建立了企业内部专项试验室;5、就是否有辅助生产设备、水泥存储仓与砂石堆场。

常见问题:1、试验室得专业试验人员不足,专业技能需进一步加强;2、砂石料场混堆现象严重,细砂与粗砂、不同粒径碎石均不同程度存在混堆;3、试验结果与现场材料不符得现象;4、未严格进行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掺量仅靠混凝土试块强度来控制;5、砂石含水率测定频率不足及含水率测定记录不规范;6、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流于形式或试验数据与混凝土配合比要求不符,不能较好地指导生产;7、碎石感观质量较差,风化石、针片状含量偏多,对确保混凝土质量存在隐患;8、砂石冲洗系统不完善。

三、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商品混凝土企业检查力度,采用统一抽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得方式对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得原材料与供应得商品混凝土进行监督;
2、应加强原材料得进场检验,严格按进货检验批次对原材料(包括粉煤灰与外加剂)进行复试。

堆料场应设置隔离仓,杜绝砂、石材料混堆现象。

对强度等级相同得混凝土,应根据房建或市政工程要求采用不同得配合比,禁止混用。

应定期开展内部人员比对及设备比对试验,试验过程严格按标准规范要求执行,试验环境条件应满足标准要求;
3、实现混凝土生产全过程得可追溯性(包括:顾客得需求、原材料进场与使用记录、配合比运行记录、当班操作人员与试验人员、混凝土运送去向等)、各运行阶段得质量记录、各工序参数、试验数据、材料供应商得供货情况、合同执行情况等;
4、应加强对计量器具得管理,进一步完善计量器具台帐,对强检得计量器具必须送检,确保量值传递过程准确;
5、应加强对从业人员得培训工作,分门别类,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各级各类人员得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得业务水平,确保上岗作业人员均能持证上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