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期末作业课题文献综述院(系):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年级: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学号:授课教师: (副教授)2013年6月17日小学五六年级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摘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让现在的儿童发育时间提前,出现早熟现象。
本文从家庭性教育不足、校性教育不落实及媒体对儿童性意识形成的负面影响等方面,阐述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五六年级;性教育;必要性1. 研究背景性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整个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是性活动的产物,每个人都有性的需求。
性教育是人类的共同需要。
在中国,性教育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中国的传统性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性文化始终贯穿着性教育的各种观点、内容和做法。
早在公元前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办学堂教授“六艺”,其中有一门课的教材就是“诗经",在孔子亲自整理的这本教材中,有关男女爱情的诗篇就有数十篇之多,可以看作是早期的一种性教育。
至于民间传统的作为性教育工具的“压箱底”习俗,更是一种传统的母亲向出嫁的女儿传授性知识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他散在诗歌、小说、戏剧、中医典籍中的性教育观点和内容也是很多的。
例如,在马王堆出土的记载先秦时代人观点的竹简《天下至道谈》中就说:“人生而不学者=一日,息。
二日,食。
非此二者,无非学与服。
故益生者食,损生者色也,是以圣人合男女必有则也”。
这就是说,一个人生下来只有呼吸和进食是无师自通的,除此以外,其他没有不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就能学会的。
饮食有益于生命,而色欲则可能有损于健康,所以人们必须学习与遵守性生活的规律或法则。
可见,性教育的重要性,古人已看得十分清楚。
当今的科技己飞速发展,改革开放又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然而性科学而言,几千年的性封闭,性愚昧影响仍然存在,社会上“性盲多于文盲”的现象和在某些人士当中“谈性色变”的现象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的影响也乘虚而入,使当前中国的性观念处于混乱的状态。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青少年在青春期性教育上的缺失己经成为一些孩子的成长隐忧,令人心痛。
现在孩子的成熟年龄普遍比以前提前了一年多,但性教育课程还是沿用老黄历设置在中学。
现实的调查也显示出孩子们在成长阶段对性知识的迫切需求,与我们的教育所能提供的帮助形成强烈反差。
在此情况下,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加强性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传媒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早熟的问题日益严重,用过去的年龄标准来衡量现在学生接受性教育的时间已经不合适。
根据人口学研究表明,在 20 世纪的100 年间,每25 年,少男少女的性成熟期就会提前一年。
到近年提前到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大多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
试想,如果学生在最渴望了解青春期知识的期间没有受到相关的教育,会是怎样的结局?2.研究现状2.1国外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性教育研究由于性发育的年龄提前,以及越来越多与性有关的问题出现在青少年中,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
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性教育。
各国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性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措施。
下面简要介绍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开展中小学生性教育的情况,以资借鉴。
2.1.1美国青春期性教育美国青春期性教育起始于60年代,时值西方国家兴起“性自由”、“性解放”运动。
近年来,美国在关于学校开展青春性教育持有两派意见,他们都赞成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但在具体目标、任务上存在差别。
一派以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委员会(SIECUS)为代表,提出“安全性行为”综合性教育目标,他们强调个人的权利,认为“性关系永远也不应该被强制或被剥夺”。
另一派以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MISH)为代表,他们提出性和品德教育目标,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
2.1.2瑞典青春期性教育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
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1957年国家教委就制订了性教育指导要领,1970年性教育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校。
1975年之前,他们偏重于生理教育,此后逐步增加了性道德、性评价等内容。
他们的教育有三个特点很突出:非常实用;从幼儿就开始;性科学教育一步到位,不兜圈子。
瑞典性教育很有成效,少女妊娠和人流数明显减少,性病性犯罪比例也在下降。
④教师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
性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
2.1.3日本青春期性教育日本青春期性教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叫“纯洁教育”,强调对青少年授以正确的性知识,使其保持身心纯洁。
第二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冲击,从而开始了以传授性科学知识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性指导”阶段,不仅让学生懂点性科学,还要懂得友爱重要和生命可贵。
80年代以来,他们在性教育中特别强调性约束、性道德,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精神,反对以强凌弱,讲究男女平等,而性的卫生教育是第二位的。
他们制订同学交往时应该自尊自爱等。
性教育目标为:把性作为人格的基本部分给以综合看待,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高尚的人格。
2.2我国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性教育研究2.2.1我国青春期性教育开展和研究情况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青春期性教育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早在1963年周总理就曾指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发育。
但是直到80年代,性教育才得以逐渐开展起来,并出版了对普及性科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的五本书。
1983年出版的由吴阶平教授主持编译的《性医学》,1986年重版潘光旦教授译霭里士的《性心理学》,1980年出版胡廷溢教授编著《性知识漫谈》以及韩向阳、朗景和、孙伯秋合著《新婚性卫生》。
再一本书就是1988年出版的由阮芳赋主编的《性知识手册》。
吴阶平教授、叶恭绍教授和其他儿少卫生工作者纷纷发表文章和讲话,呼吁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1985年7月在上海举办了全国首届性教育讲习班,1986年6月上海成立了上海性教育研究会,1986年11月由吴阶平教授主持举行了全国首届性教育研讨会,1988年8月国家教委和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
2000年,中国计生协与国际组织合作,在上海、北京、济南、广州、杭州、哈尔滨等14个试点地区开始了为期5年,旨在改善青少年与未婚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的青春期教育,迄今,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青少年性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界的问题。
80年代以来,在某些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学校,结合本校学生青春期身心发展状况,自编教材进行了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8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大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青春期性教育,并逐步开展了一些有组织、有计划的性教育试验。
例如,1984年6月,北京市教育局和市卫生防疫站领导成立了青春期卫生教育课科研小组。
指导部分中学从初一年级起进行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
1985年,在上海教育局领导下,上海市社科院研究所指导全市百所中学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此后,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少数学校也开始了青春期性教育的尝试。
随着青春期性教育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逐步开展,对于我国性教育研究工作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及青年问题研究专家纷纷撰文对中学及大学性教育提出了很多见解,也出版了一些关于性教育的专著或论文。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性教育的适当时间、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但对于小学阶段的性教育的研究却十分匾乏。
2.2.2目前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同的学者对性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主张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进行性科学的启蒙,有人主张性教育应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但大多数人认为十二至十八岁是性教育的关键阶段。
我国青春期教育专家姚佩宽认为,性教育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是十三、十四岁以前。
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培养和教育,无疑将影响他(她)的一生。
专门从事青春期教育的北师大丛立新教授认为,从教育活动考虑,青春期是进行性教育最为理想、最为有利、最为重要、也最为恰当的时机。
丛教授进一步提出:以往人们常常把青春期等同于“危险期"、“危机期”,这是十分片面的。
青春期广泛的、深刻的变异使受教育者对于自己自身的突变,对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注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在客观上造就了教育上的最佳状态。
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高德伟教授认为,人的性意识是从两三岁就开始的,两三岁的小孩是青春期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时期。
幼儿性教育并不是教给他们恋爱的方法,而是帮他们弄清楚男女间的区别,减少他们成长中的烦恼,明白保护身体以预防性侵犯发生的重要性,有助于日后确立健康开明的性价值观。
从幼儿园开始性教育,理论上不成问题,实际上也可以操作。
在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性教育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国际上很多国家从幼儿时期就己经开始进行性教育。
从以上众多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发现,当前我国性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学和大学阶段。
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研究和开展却相对贫乏,事实上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为青春初期,更应该加强性教育。
青春初期可塑性及吸收能力强,性教育成效大;而且及早获得性知识,将来不易受错误性信息影响,还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康的性价值观,日后做出负责任的决定;性教育还可让孩子明白保护身体的重要及如何处理性侵犯的情况。
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性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针对性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阐述和归纳,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正常开展无法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而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性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因此,在借鉴国外学校性教育先进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从我国当前的小学生高年级性教育现状入手,积极发现和总结当前我国小学生高年级学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适合中国实际的小学生高年级学生性教育构想势在必行。
而针对如此敏感的研究课题,其研究方法的选择显得举足轻重。
其中访谈如何顺利进行,如何获得受访者真实的情况是调查信度的关键所在,笔者试想将访谈融于生活娱乐当中,尽量减少正式访谈带来的不足,以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鉴于以上的思路和启发,我从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内涵出发,以几所小学的教师、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从性教育内容和性教育途径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对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探索出小学高年级学生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提出和建构适合中国实际的小学生高年级学生性教育构想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