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 自叶绍翁的( 《游园不值》 )。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王勃 的诗句。 8、“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 )
9、(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 王维 )的诗句。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 元பைடு நூலகம்的( 马致远 )
18、“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 李煜 时难别亦难”分别是( ) 和( )。 李商隐
19、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 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 西林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的就 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13、李商隐的《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句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 )。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自( )的《登高》。 杜甫
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是出自作者( )的诗句。 岳飞 天涯 )共此时”是张九 16、“海上升明月,( 龄的名句。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 )的《别董大》。 杜甫
)。
23、 ”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
天工的裁缝,正如“ _____________”,这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24、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 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 • 莲蓬时的稚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种瓜 ____。”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 小 • 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__ 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开 • _____。”
《悯农》
《小儿垂钓》
《咏柳》
《山行》
《回乡偶书》
《赠汪伦》
《出塞》
《泊船瓜洲》
两个黄鹂鸣翠柳
《游子吟》
《望庐山瀑布》
墨 梅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静夜思》
返回
古诗词知识竞赛
1、《汉乐府 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 下句是( ) 老大徒伤悲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下句是( )。 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曹植 ) 度阴山 )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 下句是( 花重锦官城 )
20、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别好 友的深情厚谊。
21、来到瀑布脚下,仰望倾泻而下,我不禁 想起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古诗《春晓》 22、 “春眠不觉晓” 的下一句是( A、处处闻啼鸟。 B、why are you so diao。 C、疑是银河落九天
25、联欢会上,一向不爱学习,不敢 吭声的小明接连表演了几个精彩节目,他的 活泼大方与往日判若两人,老师开玩笑说:“ 没想到换个角度看小明,他原来是这样的出 色!真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 天门中断楚 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 _________ 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帆一片日边来。”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 _____________ ,你会想到王之涣在的诗句:“___________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_______________ 。”
2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 书山有路勤为 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____。”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站得 高,才能看得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 一寸光阴一寸金, 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_______________ 寸金难买寸光阴。”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 _____________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们要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 我们今日事,今日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