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课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的观点,空间距离可分为: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
2、与他人见面时的问候顺序:由近及远,由尊而卑3、礼貌主要分为礼貌语言和礼貌行动4、服鉓是质地美、色彩美、款式美三者结合而形成的完美统一,可向人展示良好的气质修养和个性。
可以说装束是一个人的第一张名片5、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即天地信仰和主先信仰。
6、礼仪的有规范功能、沟通功能、协调功能、评价功能7、领带被称为“西装的灵魂”,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8、礼貌分为礼貌语言和礼貌行动9、交谈时,我们要注意说话的礼仪,其包括哪五个方面语言、语态、语气、语音和语速。
10、社交礼仪的原则有遵守的原则、敬人原则、宽容原则、适度原则、真诚原则11、两种优美蹲姿:交叉式蹲姿、高低式蹲姿12、社会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几方面。
13、姿态礼仪包括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手姿等方面。
14、社交礼仪的四大功能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15、禁忌的行姿:方向不定、瞻前顾后、速度多变、声响过大、八字步态16、做最佳听众要做到有耐心、会心和热心第一章社交礼仪概述一、名词解释1、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汉语中意为“敬神”,后引申为敬人。
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崇敬的感情,具体表现为礼貌和礼节。
2、仪:在《说文解字》中道:“仪,度也”。
本义为法度准则的意思,后引申为礼节、仪示和仪表。
3、礼节:是指人在交际场合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4、礼貌: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行为。
礼貌侧重表现人的品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的外在表现。
分为礼貌语言和礼貌行动。
5、仪式:仪式指行礼的具体过程或程序。
它是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
仪式是一种比较正规、隆重的礼仪形式。
6、礼俗即民俗礼仪,它是指各种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
礼俗是由历史形成的,普及于社会和群体之中并根植于人们心理之中,在一定的环境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7、礼仪:是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成俗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或者说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
8、社交: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般性社会交往,是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9、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不同社交场合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就是人们在泛交际,工作之余的公众场合,迎来送往,私人交往中所讲的礼仪。
它具有塑造形象、沟通信息、联络感情和增进友谊等基本职能。
二、简答题、论述题(一)、礼仪有哪些和功能功能(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1、规范功能。
能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个人形象,规范行为?2、沟通功能。
增进交往3、协调功能。
4、评价功能(二)、礼仪的作用。
1)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是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是获得人脉和竞争力的利器。
2)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体现,是塑造形象的良方。
有人说,一个人的形象价值百万,无疑是在强调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性,这也是对礼仪价值的最大肯定。
3)是衡量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4)是国家富强,社会文明的标志(三)、道德可分为哪三个部份,各部份表现在哪些方面道德是对人们伦理关系的规范。
道德可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美德)三个方面。
社会公德表现在热爱祖国、遵守法律、保护弱者、遵守秩序、为人诚信、保护环境、讲卫生七个方面。
职业道德表现在爱岗敬业、诚实无欺、履行承诺、热情周到,以礼相待等方面家庭美德表现在感谢父母、关心下代、照顾子女等方面(四)、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热情适度、理解、宽容真诚谦虚互尊互助三、案例分析1: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前往一大集团公司参观,老总是该老师的大学同学。
老总亲自接待不说还非常客气。
工作人员为每位同学倒水,席间有位女生表示自己只喝红茶。
学生们在有空调的大会议室坐着,大多坦然接受服务。
没有半分客气。
当老总办完事情回来后,不断向学生表示歉意,竟然没有人应声。
当工作人员送来笔记本,老总亲自双手递送时,学生们大都伸着手随意接过,没有起身也没有致谢。
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同学起身双手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茶和老总递来的笔记本时客气地说了声:“谢谢,辛苦了!”最后,只有这位同学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有同学很疑惑甚至不服“他的成绩并没有我好,凭什么让他去而不让我去”。
老师叹气说:我给你们创造了机会,是你们自己失去了。
分析: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同学失去机会的这些同学有哪些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2、小处不可随便传说有人把于右任先生写的“不可随处小便”重新组合装裱,于是就有了“小处不可随便”的典故。
其实,“小处不可随便”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条处世原则。
古语道:“战战栗栗,日谨一日。
人不踬于山,或踬于堞。
”告诫人们时时提防被小土绊倒,这或许是“小处不可随便”的最古老的典故。
不光是中国,外国人也有差不多的观念。
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小处随便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在某些特殊的场合甚至会造成致命的后果。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大概是18世纪的法国公爵奥古斯丁。
1786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到巴黎戏剧院看戏,全场起立鼓掌。
放荡不羁的奥古斯丁为了引起王后的注意,面向王后吹了两声很响的口哨。
当时吹口哨被视为严重的调戏行为,国王大怒,把奥古斯丁投入监狱。
而奥古斯丁入狱后似乎就被遗忘了,即不审讯,也不判刑,就日复一日地关着。
后因时局变化,也曾有过再次出狱的机会,但阴差阳错,终究还是无人问津。
直到1863年老态龙钟的奥古斯丁才被释放,当时已经72岁。
两声口哨换来50年的牢狱之灾,实在是天大的代价。
请你站在礼仪的角度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小处不可随便”这个问题的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一、名词解释1、仪态:仪态,又称“体态”,是指人的身体姿态和风度,姿态是身体所表现的样子,风度则是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
主要包括举止、行为、神态、表情等。
仪态的美丑往往是鉴别一个人高雅与粗俗,严谨与轻浮的标准之一。
2、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3、站姿是人们平常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姿态,是一种静态的身体造型,是培养一个人仪态美的基础。
在人际交往中,站姿是一个人仪态美的核心4、仪容通常指人的容貌,在个人整体形象中具有显着地位,它包括发式、面容、脸色等状态。
5、化妆就是使用化妆品进行自我修饰。
6、首语:是通过头部活动来传递信息的,包括点头语和摇头语。
二、判断正误1、事实上,修饰与维护,对于仪容的优劣而言往往起着一定的作用2、通常要三天左右洗一次头3、女士出席宴会、舞会的场合,妆可以化得浓一些4、女士工作时间可以化妆5、身材娇小者适宜留短法或盘发6、穿西装时一定要加穿背心7、女士不能采用跷“二郎腿”的姿势就坐8、穿着要与年龄、职业、场合等相协调9、穿冷色、深色服装使人感觉更苗条,这是因为冷色、深色属于收缩色的缘故10、穿的是两个扣子的西装,一般只扣下面一个11、“OK”手势在法国表示正确12、个人距离为46—120厘米,其语意为严肃、庄重13、与身穿短裙的女士上楼梯时,应让其走在后面14、参观展览、探望病人,进入办公场所,登门拜访,在室内这种特殊场所,不宜出声响,脚步应轻柔而稳,轻盈、欢快。
15、正式场合通常应从右侧一方走向自己的座位,从左侧一方离开自己的座位。
16、当你与他人一起入座,要讲究先后顺序,抢先就座17、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或有位尊者在座时,通常坐下之后不应坐满座位,大体占据2/3或者1/2的位置即可,不要只坐一个边或深陷椅中.18、离座站姿:右脚与左脚并齐后再从容起步19、倾听他人教导、知识、传授、指点时,双方是长者、尊者、贵客,坐姿除了要端正外,还应坐在坐椅、沙发的前半部或边缘,身体稍向前倾,表现出一种谦虚、迎合、重视对方的态度。
20、出入无人值守的电梯时,宜请客人后入先后出,出入有人值守的电梯时,宜请客人后入先出。
21、乘坐轿车:公务用车,后排右座为上座,司机后座位安全系数高22、在社交过程中,与朋友会面或被介绍认识时,可凝视对方稍久一些,这即表示自信,也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23、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或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多半属于外向型性格。
24、明亮的颜色感觉轻,使人有上升感。
灰暗的颜色感觉重,使人有下垂感。
25、餐馆的墙壁、台布、服务员的工作服用橙色,有助于刺激用餐者的食欲。
26、“紫色门弟”指达官贵人的家庭。
27、灰色是服装色彩中最文雅、最能给人以平易近人印象的色彩之一。
28、腰粗者,不妨试戴一条长项链,长度可为90~100厘米,这样你会显得较为修长,粗腰也没那么显眼了。
29、为了突出个性,在穿牛仔裤时,应戴一钻戒,30、紧身显露体型的服装,装可配粗犷、松散的首饰31、一般全身的饰品加起来不应超过三件。
判断正误答案: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错误5)正确 6)错误 7)错误 8)正确 9)正确10)错误 11)错误 12)错误(13)正确(14)错误 15、错误 16、错误17、正解 18、正确 19、正解 20、错误 21、正解 22、正确 23、错误、24、正确 25、正解 26、正解 27、正解 28、正解 29、错误 30、错误31、正解三、简答题、论述(一)接取物品时,应注意的主要之点是:应当目视对方,而不要只顾注视物品。
一定要用双手或右手,绝不能单用左手。
必要之时,应当起身而立,并主动走近对方。
当对方递过物品时,再以手前去接取,而切勿急不可待地直接从对方手中抢取物品(二)规范的站姿头正。
头要端正,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直颈,下颌(he)微向后收;表情自然,稍带微笑。
肩平。
两肩平正,微微放松,稍向后下沉。
臂垂。
两肩平整,两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中指对准裤缝。
躯挺。
胸部挺起、腹部往里收,腰部正直,臀(tun)部向内向上收紧。
腿并。
两腿立直,两腿要直,贴紧,膝盖放松,大腿稍收紧上提;身体重心在脚掌前部,身体重心应尽量提高.女子站立时,脚应成“V”型,脚跟靠拢,膝和脚后跟应靠紧;两脚尖夹角45—60度.(三)目光注视的区域。
注视的区域很重要,不同的注视区域所传达的信息不同,而且能被人们所普遍感知。
公事注视区:位置在以双眼连线为底边,前额中心点为顶角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区域。
此区域的注视能够造成严肃、可信、有某种权威性的气氛,适用于公事活动和初次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