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况与未来展望

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况与未来展望


負債管理指標
獲利能力指標
中小企業在2004年的所有的獲利能力指標皆
是負值。相對而言,大企業所有的獲利能力 指標,在2004年皆是正值 大企業的淨值獲利率(ROE),也稱作股東權益 報酬率,在2004年為7.16,是2003年的2.3的 三倍高 台灣經濟景氣自2000年下半年起漸趨滑落, 但2004年已有明顯復甦的現象;但中小企業 的獲利仍是赤字,顯示其經營環境依舊困難 ,平均獲利狀況難以改善。這其中一個原因 ,是中小企業的業主紛以個人名義赴海外投 資,使得仍留台灣的企業已幾無恆常業務而 出現帳面虧損
1993年至2005年直接與間接融資比率
1993年至2005年企業籌資管道之比較
製造業所需資金來源(複選)
根據製造業國內投資實況調查報告
台灣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挑戰
在資金取得與財務管理方面 規模小而無法發揮規模經濟效益,經營費用 難以降低,獲利狀況不易改善,因此融資困 難度高 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難以被傳統的金融機構接 受而作為貸款之擔保品 財務報表透明度與可信度有待提升,財務風 險意識及風險管理能力待加強 國際應變能力較差,上下游整合能力不如大 企業,而成本與融資結構也不易隨局勢變遷 而快速調整
變現力指標
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中,佔最大比率的是
存貨,約佔流動資產的三分之一強,而大 企業的流動資產中,則是以流動性強的現 金及應收帳款為最多 中小企業的「速動比率」(較能正確衡量流 動性的比率)自然比大企業低的多,顯見中 小企業比較需要擔心短期流動性的問題
變現力指標(續)
%
資產管理指標
中小企業的定義
兩種分類法 將製造業、營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的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8,000萬元以下者 ,而其他業別年營業額在1億元以下者視 為中小企業 按員工人數來劃分,員工人數少於100人 者為小型企業,100人至200人者為中型 企業,而200人以上者為大型企業
從經濟及財務面分析
基本獲利狀況 財務比率分析 資金來源及困境 政府與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
中小企業資金取得困難的重要因素
台灣經濟部2005年針對製造業所作的調查 金融機構借貸審查嚴格 行業不景氣以致金融機構授信緊縮 借貸利率水準太高 未能提供足夠擔保品 金融機構的作業時效不能配合企業所需 無法取得創投基金 股價太低資金募集不易 增資或債券發行申請手續太複雜
政府針對資金取得困難推動的措施
基本獲利狀況(續)
大企業 中小企業 營業毛利 低 高 -營業費用 低 高 =營業淨利 高 低 +業外收入 低 高 -利息及其他費用 低 高 =本期損益 高 低 -----------------------------------------
財務比率分析
可以幫助我們探悉中小企業的經營體質 探討四大類型的財務比率 變現力指標 資產管理指標 負債管理指標 獲利能力指標
經濟成長理論:技術進步
古典成長理論 資本累積、專業分工→勞動生產力上升 新古典成長理論 把技術進步納入於用什麼樣的努力程度在尋找
中小企業的未來展望
在資訊快速流通與變遷的時代,必須透過
積極創新與求變來改變命運 不但要尋求新產品與新技術的開發與轉型 ,連經營模式、聘雇員工的方式、運用技 術的方式都要符合潮流 讓知識、人才、經驗結盟→規模報酬遞增 革新領軍、保持獲利→資金活水入注、生 生不息
強化「馬上解決問題中心」業務 協助健全中小企業財務會計以利資金取得
協助“創新”中小企業取得營運資金並給
予獎勵 開辦及續辦多項低利資金貸款 強化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信用保證功能 扶植「研發服務業」
金融機構對於中小企業的資金協助
幫助企業運用直接融資管道,例如發行股票
、短期票券、公司債及海外可轉債等 增加對中小企業的放款餘額及占總放款比率
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現況與 未來展望 —從財務觀點出發
劉亞秋 博士 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 E-mail: finycl@.tw
台灣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比較
大企業是spotlight的焦點,但中小企業
默默支撐經濟體的運行不墜 基本獲利、財務比率、融資管道方面的 差異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中小企業所處的困 境與面臨的挑戰 政府與金融機構如何對中小企業進行資 金協助 創造台灣未來經濟成長動能的關鍵因素
獲利能力指標
資金來源及困境
中小企業的外部融資管道不如大企業暢通,長期
負債比例低於大企業,由銀行提供的短期借款比 例也不到大企業的一半 資金來源除了短期銀行借款外,主要還是要靠內 部融資管道,譬如貿易融資(其他流動負債)、降 低應收帳款、提高應付帳款等方法,當然更大一 部份是靠自有資本。
大企業 中小企業 長期負債 高 低 流動負債 高 低 應收帳款 高 低 短期借款 高 低 應付帳款 低 高 --------------------------------------------------------------
資金協助 尋找藍海
基本獲利狀況
與大企業作一比較 大企業的營業毛利率(5.49%)比中小企業 的(18.98%)為低,但大企業的營業淨利率 (1.52%)卻比中小企業的(0.81%)為高 大企業對於營業費用的控管遠比中小企業 有效率。可見企業規模愈大,愈能在經營 上發揮規模經濟效益而節省營業費用
中小企業的「固定資產周轉率」遠比大
企業的低的多 中小企業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比大 企業的高
資產管理指標
負債管理指標
負債權益比(或負債淨值比)衡量企業的長期
償債能力 中小企業的總負債比大企業低,而淨值則較 大企業高,因此其負債淨值比(總負債/淨值) 比大企業的低 此結果可能是因為大企業的償債能力強(獲利 能力佳),因此較有能力在資本市場融資(直 接融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