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7题;共37分)1. (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经过那阳台,我不由停住了脚步zhù lì________凝望。
那是一片花的海洋,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一朵一朵,一片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cōng lóng________的绿叶茂盛,绿气腾腾,把花儿映衬得更加楚楚动人,娇艳多姿,让人怀疑花卉园被搬到了这里。
2. (2分) (2017八下·平邑期末)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习以为常油嘴滑舌合辙押韵引经据典B . 翻来覆去八面玲珑莫衷一是众目睽睽C . 左右逢原浑浑噩噩目空一切颤颤巍巍D . 一马当先逢场作戏悠游自在沧海桑田3. (2分) (2017八下·盐都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的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 他本来很一般,但由于双方都争取他,他便成无足轻重的人物了。
C . 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D . 夏天的池塘里,粉的、白的荷花竞相开放,睡莲也不示弱地开起来了,满眼都是万紫千红。
4.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写作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来演示。
C . 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D .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 (8分)(2020·泰州模拟)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 ________,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2) _______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3) ________,殊未屑!(4)海内存知己,________。
(5)酒文化在古典诗词中绵绵不绝,滋润着诗人或豪放或缠绵或深沉的心灵。
如李白的《行路难》,开篇即展示盛大的酒宴场面“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借酒表达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
6. (7分)名著阅读。
“……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1)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
(2)这部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7. (14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育才学校九年级某班开展了“气象物候”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猜节气】根据下列图片,猜猜这是哪一个节气,并说出其内涵。
(2)【析现象】人民网旅游频道曾开展“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江苏兴化、云南罗平、青海门源排在前6位。
兴化赏花期为4月2日至4月25日,云南罗平赏花期在2月至3月,平均海拔2866米的青海门源赏花期则在7月。
云南罗平赏花期比兴化早,是由于________,而青海门源赏花期比兴化晚几个月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古诗中还有不少像青海门源花期迟现象的诗句,请你写出相应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3)【巧宣传】有谚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而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酒香也怕巷子深”。
请你为我们泰州兴化菜花节拟一则宣传广告,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鲁先圣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
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
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
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④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
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说的有些过头了。
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⑤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
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
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⑥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
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
(2)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黄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3)请结合②③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给巴雷特夫人一个A卡瑞娜·斯诺我上九年级时,在一次世界历史课上,老师巴雷特夫人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新作业,她要把全班同学分组,每四个人一组,每一组都要围绕我们正在学习的世界文化做一份报纸。
巴雷特夫人让我们将各自希望与之分为一组的同学的名字写在纸上。
我和米茜同桌,她是班上最好的学生之一,我将三个同学的名字写好后,交给了巴雷特夫人。
巴雷特夫人说,她会好好考虑我们所选择的同学,在第二天公布分组的结果。
我毫不怀疑地认为将会和我选择的同学分为一组。
全班只有少数几个同学深得人心,为人处世大方得体,米茜就是其中之一,我选择她和我一组,我知道,她也选择了我。
第二天,我盼望着早点儿上课。
上课铃响后,当巴雷特夫人让大家安静的时候,我和米茜停止了交谈。
巴雷特夫人开始宣读名单。
当她宣布第三组的名单时,念到了米茜的名字。
“那么,我是在第三组了?”我想。
接着,她念了那一组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组员的名字,其中却没有我的名字。
我想,巴雷特夫人肯定是弄错了!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我的名字,那是在最后一组:“莫若、朱莉特、雷切尔、卡瑞娜。
”我能感觉到眼泪正从眼眶中涌出,我如何面对被分在这一组的事实呢?那个男孩莫若几乎不会说英语,女孩朱莉特整天哭丧着脸,另一个女孩雷切尔穿的衣服古里古怪。
噢,我多想和我的朋友在一组啊!当我向巴雷特夫人走去时,我努力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
巴雷特夫人看着我,显然,她已经知道我为什么去找她了。
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说服她把我分到“好学生”一组里。
“为什么?”我开口说。
巴雷特夫人将手轻轻地放在我的肩膀上。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卡瑞娜。
”她说,“可是,这一组需要你,我需要你帮助他们将这项作业做及格,只有你能帮助他们。
”我一下子怔住了,完全失去了刚才那种想讨个说法的理直气壮。
“你愿意帮助他们吗?”她问。
我挺直了身子。
“是的。
”我回答,我不相信这话是出自我的口,但这是事实。
我已经答应了。
当我毅然走向我那一组时,我能听到我的朋友们发出的笑声。
我在位置上坐下来,我们开始做作业,报纸是按照类别来分栏目的,我们做了研究。
那个星期过了还不到一半,我就发现自己喜欢和这三个“差生”相处了。
和他们在一起无需伪装——我越来越希望能了解他们了。
我发现莫若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我还发现他缺少朋友;朱莉特也很孤独,因为同学们都不明白她为什么整天哭丧着脸,而我已经在和她的短暂相处中,了解到那是因为她爸爸酗酒,她一直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缘故;雷切尔要求做时尚栏目,因为她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她有许多独一无二的主意。
其实,他们不是差生,同学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没有努力去理解他们——除了巴雷特夫人。
巴雷特夫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先见之明和体贴入微的心思,擅于将潜力从她的学生身上挖掘出来。
如今,我既想不起我们那份报纸的标题,也想不起我们写的是哪一方面的世界文化,但那个星期我确实学到了很多。
我有机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也有机会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质。
在之后的岁月里,那份潜质一直激励着我。
我还懂得了:我们看起来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潜质,并将它挖掘出来。
那个学期结束后,我们四个人每次相遇时,仍然会相互友好地打招呼,而我也总是很高兴看到他们。
那次作业,巴雷特夫人给我们的成绩是A。
反过来,如果要我们给老师打分的话,我认为也应该给巴雷特夫人一个A,这是她应得的成绩。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在巴雷特夫人的引导下,作者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潜质。
请说出那份潜质的内涵。
(3)“给巴雷特夫人一个A”,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是她应得的成绩”?(4)“我一下子怔住了,完全失去了刚才那种想讨个说法的理直气壮。
”请根据语境,描写出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
(5)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班级里也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同学,读完本文,请说说怎样才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三、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54分)10. (19分) (2017八上·盐城期中)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
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① ,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