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项经济、实惠,切实可行的有机
废弃物处理技术。
第一节 好氧堆肥处理
堆肥化(composting): 在人工控制的环境 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 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 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 物学过程 。
6 评价指标 5 堆肥设备 四类,15个
堆肥的意义:
①对城市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消纳,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可以避免和减 轻垃圾的大面积堆积,影响市容和城市垃圾自然腐败、散发臭气、传播疾病, 从而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②可以将固体废物中的适用组分尽快地纳入自然循环系统(如堆肥可回 归农田生态系统中),促进自然物质循环与人类社会物质循环的统一; ③可以将大量有机固体废物通过某种工艺转换成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如 产生沼气、生产葡萄糖、微生物蛋白等); ④堆肥化可减重、减容均约50%。由于城市固体废物和农业废物数量巨 大,其中农业物质资源(秸秆、稻壳、甘蔗渣、花生壳等)年产6×108t左 右,城市垃圾年产生量约1.4×108t,可生物转换利用的成分多,在当前世 界上普遍存在自然资源短缺及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堆肥化回收和利用技术的 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
用于城市固体废物堆肥系统的分离技术 技术 分离物料
大:塑料膜、大纸张、硬纸板、 风选 轻物料:纸、塑料 重物:金属、玻璃、有机废物 其他杂物 中:可回收物品、大部分有机 废物、其他杂物 小:有机废物、金属碎片、其 他杂物 湿选 漂浮物:有机废物、其他杂物 沉淀物:金属、玻璃、砂石、其他 杂物 冲击 轻物料:塑料、未分解的纸张中等 分选 重量物料; 堆肥重物料:金属、玻璃、砂石、 其他杂物
分离设备 筛子 应堆肥产品质量高、操
堆肥化设备
作员少、臭味控制有效、 空间限制少、 环境影响小等优 点。垂直、倾斜及水平固体流
反应器堆肥系统
生物过滤器:熟化的堆 肥、树皮、木片、粒状的 泥炭等,负荷为80~120 m3•m-3•h-1),出气温度维持在 20~40℃; 除臭设备
表 技术 筛分 分离物料
嗜热性微生物、细菌;残留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半纤维 素、蛋白质,温度↗45~70℃
好 氧 堆 肥 过 程
适应新环境 (驯化阶段)
嗜温性微生物、多为难分解物质, 温度↘
嗜温性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分解最易分解的可溶性物质, 淀粉、糖类增多,温度↗45℃(产热阶段)
供氧量由化学式计算
颗粒度2-60mm
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好氧堆肥处理
第二节固体废物的厌氧消化处理
第三节固体废物的微生物浸出
第四节固体废物的其他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
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细菌、放线
菌、真菌)和动物(蚯蚓等)分解废物中的有机质,
回收能源和资源,实现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
和无害化,既变废为宝,又解决环境污染。因此,
微生物学性质
污染物
重金属总量可浸提重金属量重金属 的生物有效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含 量
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
处理 有机质 容重 总空隙度 持水量 pH值
含量/ %
未用堆 2.06 肥
增加/ %
容重 /(g/cm3)
1.62
降低 /(g/cm3)
含量/ %
35.1
增加/ %
持水量 增加/ /% %
C/N(9-12)和C/P(75影 堆肥化效果 含水率50-60% 150) 响 温度和有机物含量 因 1 55-602 pH7.5-8.5 ,20-80% 6 3 4 5 素 前处理 主发酵 后发酵 后处理 脱臭 贮存 夏冬需贮存, 及 分选、破 发酵仓或 进一步分 分选设备 产生氨、硫化氢、 碎、筛分、 露天堆积,解难分解 去除塑料、甲基硫醇、胺类 容纳6个月的 工 混合、养 强制或翻 有机物, 玻璃金属、等。化学除臭剂;贮存设备;干 条堆或静 小石块; 碱、水溶液过滤; 燥透气 艺 分及水分 堆搅拌供 氧主发酵 态堆肥, 加入N、P、 熟堆肥、沸石等 调节 期4~12d 20~30d K制复肥 吸 附剂吸附
堆料易压实;堆料混合不均匀; 条垛间距应≥10m,可利用的堆肥 场地小
控制臭味措施: 1.堆肥过程控制 2.调查可能的臭味来源 3.建立臭味收集系统 4.建立臭味处理系统 5.控制残留臭味的有效扩散
堆肥过程控制是减少臭味产生的关键因素,但 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臭味。
腐 熟 度 评 价 指 标
• 生物学指标 • 呼吸作用/生物活 性/发芽指数
• 化学指标 • pH/COD/BOD /VS/碳氮比/氮 化物/腐殖酸 堆肥腐熟度评价 指标 • 物理学指标 • 气味/粒度/色度 •
腐熟度:堆肥中的有机质经过矿化、腐殖化过程最后达到稳定的程度。
• 工艺指标 •温度 耗氧速率400 mg/(kg·h)
堆肥化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杂质 ﹥3% 粒度/mm 12 蛔虫卵死亡率 95-100% 大肠杆菌 10-1-10-2 有机质 ≧10% 总氮 ≧0.5% 温度 ﹥550C
总钾 ≧1.0%
Hg/(mg/kg) ≦5
Cb/(mg/kg) ≦3
Cr/(mg/k g) ≦300
Pb/(mg/kg) ≦100
As/(mg/kg) ≦30
总磷 ≧0.3%
第二节 厌氧消化处理
厌氧消化: 也称厌氧发酵,指在厌氧状态下 利用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有机物转变为 CH4和CO2的物 ( 含 C , H , O , N , P , S , Cl) 、 氧和微生物
细胞物质 (微生物繁殖)
CO2,H2O,NH3,PO + 异化作用 43-, O42转入环境
能量
释放、转化 为热
好氧微生物在于空气充分接触的条件下,使堆肥原料中的有机物 发生一系列放热反应,最终使有机物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殖质 的过程。
4 堆肥工艺 四类 3 影响因素 六个阶段及内容 2 堆肥过程 六个主要因素
1 基本原理 堆肥过程四阶段,物质、温度、微生物相变化
堆肥过程中同化、异化作用反应式。物质变化、能量释放与获取
堆肥的历史:
1925年--印度的农艺学家埃· 霍华德(Albert Howard)发明“印多尔法”。 1932年意大利人贝卡里留把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结合一起,把物料先放在密闭 系统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再送入空气进行好氧发酵。 1933年,丹麦出现达诺法(利用回转窑发酵仓进行好氧发酵)并在西欧和日本得 到应用。德国开发了巴登· 巴登法 1940年,美国使用发酵槽进行机械化堆肥,厄普· 托马斯法(Earp-Thomas法)。 国际上出现了机械化较强的发酵装置――立流移动式搅拌发酵仓。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建成堆肥厂30多座。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化肥大规模的使用;同时,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也发 生了变化,垃圾中不可生物分解的成分日益增多,导致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堆肥工艺 较难推广和堆肥产品的品质差、生产效率低等。堆肥逐渐不再为人们所重视,许多 堆肥厂陆续停产关闭。 近年来,由于垃圾填埋场地的缺乏和垃圾焚烧可能导致的大气污染,垃圾卫生 填埋和焚烧处理方法在某些方面受到较多的限制,堆肥处理又受到了较多的重视。
人工分选 可回收物品、惰性废物和化学 废物 磁分选 铁 涡流分选 有色金属
表
项目 优点 缺点 便宜,操作简单
不同翻堆设备的优缺点
垮式翻堆机 条垛间距小,堆肥 占地面积小 条垛大小受到严重 限制,处理的物料 少 侧式翻堆机 堆肥彻底,堆料混合均 匀;条垛大小不受限制 易损坏,翻堆能力小
斗式装载机或推土机
一次发酵:进行最初的微 生物分解,系高温发酵, 是实现垃圾无害化的阶段 二次发酵:进行无害化处 理后的垃圾进一步腐熟, 使之成为熟堆肥
物料处理设备
翻堆设备
斗式装载机或推土机、垮式
堆 肥 化 设 备
破碎设备 冲击磨、破碎机等 混合设备 搅拌机、装载机等
翻堆机、侧式翻堆机
输送设备 带式、刮板输送机等
表 常见有机废物的C/N比
物 木 稻 质 屑 壳 C/N比 70~100 200~1700 70~100 物 猪粪 鸡粪 污泥 质 C/N比 7~15 5~10 6~12
稻草、麦杆
树
牛
皮
粪
100~350
8~26 34.8
杂草
厨余 活性污泥
12~19
20~25 6.3
水果废物
表
C/N
不同C/N的堆肥化情况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混入,从而使得堆肥化产品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的价
值大大降低,不妥当的处理还可能带来对土壤的污染和对农作物的危害。
堆肥原料: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相应产生越来越多的固体废弃物,在这 些固体废弃物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有机废物,特别是农牧渔业及其产品加 工产生的废弃物;生活用品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布、废塑料袋等等生活垃 圾;人、畜、禽粪便;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有机废物污泥等,含有大量的有机 成分。有机废物进入环境,由于其中夹带大量病菌,会传染疾病;产生含高 浓度有机物的渗滤液,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如堆积量过大,会因缺氧 产生大量沼气,聚积而出,遇明火发生爆炸,引起火灾,造成人身伤亡。因 此,如何处理这部分有机废物,加速有机物质的稳定,使有机废物无害化, 是必须解决的环境问题。 生活垃圾、有机污泥、人畜粪便、农林废物。
14.1 5.9
用堆肥 4.43
115
1.15
40
57.8
60
23.6
67
7.3
施用绿肥对荒漠绿洲地的改良效果
处理 容重/(g/cm3) 水稳性团粒/% 速效氮(mg/kg)
>0.25mm
亚田凊 对照 1.35 1.38 6.1 4.6
<0.25mm
93.9 95.4 10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