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语文试题卷

初二语文试题卷

初二语文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拼音。

(4分)①风靡._______ ②斟zhuó_______ ③bèi ______论④脍zhì人口______ 2.根据课文默写。

(7分)①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③______________,今日又南冠。

(夏完淳《别云间》)④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⑤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⑦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4分)①皆若空.游无所依空:②念.无与乐者念:__________③缚者曷.为者也曷:④泥.于掌故泥: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2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②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译: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已残,落叶凋零,寒风肃肃,天地间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萧索..之意。

B.只有晨风吹过荒漠的草地,撕掠..着青草,发出飒飒的声响。

C.小巷尽头,一丛玫瑰开得如火如荼....,给这灰白的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D.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都是司空见惯....,并不觉得奇怪了。

6.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4分)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又回到了人间。

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

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

⑴文段说“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请结合原著,简要概括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经历。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保尔四次跨过死亡的经历,让你感受到保尔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一)(5分)渡湘江杜审言①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①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此诗写于这次流放途中。

7.杜甫《春望》中有一联与“今春花鸟作边愁”运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请默出这联诗句,并写出它们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0分)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①,曰:“祭酒②,布衣诸生耳,尔当封侯万里之外。

”超问其状。

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

此万里侯相也。

”久之,显宗③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注释】①相者:算命的人。

②祭酒:先辈的意思。

③显宗,东汉明帝的庙号。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①不耻.劳辱耻:②尝辍.业投笔叹曰辍:③其后行诣.相者诣④生燕颔虎.颈虎:10.选出与“徐令彪之少子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乃记之而去 B. 齐之习辞者也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久之,显宗问固11.翻译句子(2分)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12.请结合选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班超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答:(三)(3分)①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它真像一条条绿地毯,紧紧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

②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

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

虽是盛夏亭午时分,骄阳喷焰,却透不进日光来。

我们的身上也分明有点薄湿了。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13.有人说“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中的“染”字用得好,请问好在哪?(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文中的原始森林有什么特点?(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14分)乡村的炊烟钱国宏①到了乡下,浑身上下便像松劲的弹簧,骤然间放松了许多——因为有了炊烟的润泽。

②前几日到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赶至老家的村外时,已是黄昏时分了。

未进村子,便遥遥地望见了村落上空懒散飘荡的炊烟。

浓重的,似丹青妙手随意的泼墨;轻淡的,如浣纱姑娘信手放飞的一缕白纱,萦绕在村子的上空,萦绕在茂密却又稀疏的树冠之间。

③炊烟,牵出了我多少美好的回忆啊!我生在农村,长在乡下。

一年四季中,炊烟像永不凋谢的玫瑰,傲然开在庄户人的视野里、生活中。

沐浴在炊烟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一组组美好而又难忘的画面争相在眼前叠现:炊烟中,我挎着菜篮子去地里剜野菜,不知名的鸟在树头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嫩黄的野花与婆婆丁、苦麻菜一起,生机勃勃地点缀着星期天的晌午;水田里,稻苗青青、渠水泠泠,空气里弥漫着水的清凉和花的馨香……④早晨,曙色熹微,小村的轮廓渐渐在淡淡的晨雾中清晰起来,一柱柱炊烟慵懒地织上天空。

于是,刚刚睁开惺忪睡眼的小村便有了生机和灵气。

在冉冉升起的酡红旭日中,狭窄的村巷,古朴的房舍,错落的树木,以及泄闸般涌出圈栏的牛羊,便都在灰蒙蒙的炊烟中,统统被诗意化了——故乡,也因此成了一帧水墨画,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⑤中午,在放午学的村童们嘹亮的歌声中,炊烟又再一次爬上树梢。

炊烟中,依稀可以望见健壮的村姑们在高高的豆角架和黄瓜架间寻觅,采摘着午日的菜肴。

收音机里又传出了单田芳那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评书,骡马们拉着犁杖风尘仆仆地从垄间赶回来,闻着熟悉的炊烟的气息,它们在槽头时不时地打着响鼻。

炊烟在无风的正午随心所欲地飘荡着,与灶间飘出的炒菜香气和锅铲叮当声一起,成为小村午时特有的旋律。

⑥傍晚,天地间一片静穆。

炊烟再次从烟囱里钻出来,恋恋不舍地在青麻和青稞间游移。

牛羊们驮着落日的余晖再次涌进巷口,晚归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清脆的嗓音连同刚刚学会的儿歌,在乡间的小路上银币一般叮叮当当地跳跃;大人噙着烟斗,挽着裤脚,披一身余晖款款而归;衣着朴素的村姑们鬓插野花,裹着麦香飘进村口;年迈的老婆婆在炊烟的映衬下,拄着拐杖守在大门外,等候晚归的儿女。

⑦乡村的早晨,因炊烟而令人迷恋;乡村的正午,因炊烟而令人流连;乡村的傍晚,因炊烟而令人陶醉。

炊烟,是乡下女人在灶间孵化的梦;是乡下汉子放飞的鼾声;是乡下孩子嘴角溜出的童谣;是乡下老婆婆望归的真情……⑧有炊烟的日子是甜美、满足的日子,咋过、咋唱,都不过分,都不知足;有炊烟的巷子是神秘、多情的巷子,咋走、咋看,都不过瘾,都不愿离开;有炊烟的村落是真正的村落,咋描,咋画,都难显其中的灵性和韵味。

那灵性是骡马在槽头咀嚼余晖的悠闲,那韵味是竹杖叩击石板路的清亮声音……⑨炊烟是乡村引以自豪的标志,炊烟更是村落的灵魂和旗帜。

炊烟依附于村落,村落又呵护了炊烟;炊烟诠释了村落,村落又繁衍了炊烟。

⑩缺少炊烟的乡下日子,孤独、落寞、苍白、无味;拥有炊烟的乡下日子,激情、喜兴、浓烈、有神!○⑾炊烟,是乡村这根笛管中吹奏出的一支最美的、最亮的、最响的、横亘古今的、形神毕肖的黄钟大吕!15.在作者笔下,乡村的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流连不已。

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两点。

(2分)小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地告诉你——她在早晨的里,她在中午的喧嚣和热闹里,她在傍晚的里……16.体会第③段画线句“炊烟,牵出了我多少美好的回忆啊!”的作用?(4分)答:17.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对第⑧段画线句进行赏析。

(4分)有炊烟的日子是甜美、满足的日子,咋过、咋唱,都不过分,都不知足;有炊烟的巷子是神秘、多情的巷子,咋走、咋看,都不过瘾,都不愿离开;有炊烟的村落是真正的村落,咋描,咋画,都难显其中的灵性和韵味。

答:18.联系全文,说说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炊烟更是村落的灵魂和旗帜”的理解?(4分)答:三、表达与交流(共45分)19.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5分)有一批外校的老师要到你所在的学校来参观,由你来担任小导游,请设计一段解说词,介绍你校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雕塑、一座建筑物或一处景点等。

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

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600字。

(2)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初二语文答题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4分)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 ④_______ 2.(7分)①② ③ ④ ⑤ ⑥⑦3.(4分)①空:②念: ③曷:④泥: 4.(2分)①(1分)译:②(1分)译:5.(2分)( ) 6.(4分)①(2分)答:②(2分)答:二、阅读与欣赏(32分)(一)(5分)7.(3分)答:8.(2分)答:(二)(10分)9.(4分) ①耻: ②辍:③诣: ④虎:10.(2分)( ) 11.(2分)译:12.(2分)答:班级:姓名: 考号:(三)(3分)13.(2分)答:14.(1分)答:(四)(14分)15.(2分)小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地告诉你——她在早晨的里,她在中午的喧嚣和热闹里,她在傍晚的里……16.(4分)答:17..(4分)答:18.(4分)答:三、表达与交流(45分)初二语文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4分)①mǐ②酌③悖④炙2.(7分)①决眦入归鸟②自缘身在最高层③三年羁旅客④身世浮沉雨打萍⑤乌蒙磅礴走泥丸⑥佁然不动⑦黑云压城城欲摧3.(4分)①名词作状语,在空中②想、思考③同“何”④拘泥4.(2分)①那河岸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1分)②(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