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一、酶和ATP1.酶的合成场所可能是一种无膜或者两层膜的细胞结构(√)2.酶作用都需要适宜条件是指温度、PH值等适宜,所有酶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都会失活(×) 3.判断以下关于酶的叙述(1)解旋酶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也能正常发挥作用(×)(2)磷酸二酯键只能由DNA连接酶催化形成(×)(3)DNA连接酶可以连接DNA双链的氢键(×)(4)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后能够产生麦芽糖和葡萄糖(√)(5)胶原蛋白酶可以将动物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是酶的活性、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因此无论PH、温度为何值,当酶浓度加倍时,酶促反应的速率都会加倍(×)5.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和α-淀粉酶均能催化淀粉水解,最适温度均在37℃左右(×) 6.滴加肝脏研磨液和FeCl3对照证明酶具有高效性,最好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7.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用碘液检测,蓝色越浅,说明酶活性越强。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时,最好用斐林试剂不用碘液检测(√)8.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均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则是与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结合,而改变活性部位的结构,使酶活性下降。
据此可判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弱的是加入的竞争性抑制(√)9.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代谢不同;同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数量不会发生变化;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10.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速率称为酶活性,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者生成物的增加量来表示(√)11.正是由于ATP和ADP的快速转化,保证了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12.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13.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的原因有:线粒体无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和分解葡萄糖的酶(√)14.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15.正常情况下,三磷酸腺苷所含的能量均可作为直接能源,其结构简式是ATP (×) 16.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着有机物的分解(√)17.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 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18.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依然保持动态平衡;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19.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加快,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20.线粒体内膜、内质网膜和类囊体膜结构中都能合成ATP (×)21.合成1molC6H12O6所需ATP大于1mol C6H12O6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 (√)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1.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2.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3.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4.将绿色植物从适宜光照条件突然移至黑暗环境中,此时叶绿体中C3含量将增加,C3合成速率将下降(√)5.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则(1)叶片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减弱,光反应强度会降低,暗反应强度也降低(√) (2)图中B点向右移,C点向左下移(√)(3)曲线中,可用表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可用__________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可用___________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用图中的面积表示)题5图题6图6.如图是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结果,则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7.夏季晴朗的一天,将某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分别如左图和右图所示,则(1)左图中,植株在d点时产生[H]的场所有线粒体和叶绿体(×)(2)左图中,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点有机物比d点多(×)(3)左图中,与e点相比,f点时叶绿体内ATP的含量较高(√)(4)左图中,植株从g点到i点,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逐渐减小(√)(5)出现FG段与ef段的变化,原因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吸收CO2 的量减少(√) (6)右图中,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7)由右图所示的结果表明,该植株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 (8)若右图中D点和H点时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的光照强度小于H点的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D点和H点光合作用速率相等,但环境中D点时对应的CO2浓度大于H点(√)(9)D点和H点时,对植株体内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8.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原因可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9.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10.下图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物质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而场所1、2、3所含酶的种类不同、只有场所3能产生大量ATP (√)11.下图为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则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1和3或过程1和4;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1和2;动物细胞内,过程2比过程1释放的能量多;乳酸菌细胞内,过程1产生[H],过程3消耗[H] (×)12.下图表示北方一个贮存白菜的地窖随着O2的消耗CO2浓度变化的情况。
曲线B点前的CO2浓度的迅速增大是因为植物进行有氧呼吸;B点开始,氧浓度的高低成为了限制有氧呼吸的因素,曲线CD段的CO2浓度的再次迅速增大是植物进行无氧呼吸的结果(√)题10图题11图题12图13.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收O2与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3,则此时种子胚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之比为___________14.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15.低氧、干燥和零上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16.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17.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该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干重在萌发初期逐渐增加,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三、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1.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中染色体可能为92、46、23条,染色体组可能为4、2、1个,DNA 分子最多为92个(×)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对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3.一正常男孩的某一体细胞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有23种(×) 4.睾丸和卵巢只能进行减数分裂(×)5.基因型为Aa的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A的花粉一般比产生a的卵细胞多(√) 6.在细胞周期中,间期细胞的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若用秋水仙素处理细细胞分裂前期,会抑制着丝点的分裂,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7.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存在纺锤体和中心体,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8.动物细胞分裂时,纺锤体、染色单体均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9.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10.赤道板形成于有丝分裂中期,而细胞板形成于有丝分裂末期(×)1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细胞内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但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12.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可能会同时发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光能的吸收与转化,但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的突变与重组(√)13.一个细胞周期内可以依次发生:“中心体发生倍增→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等变化(√)14.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15.果蝇的某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8个DNA,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将形成配子(√) 16.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发生移接等行为变化,在该果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17.人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二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不同,而DNA分子数目相同(√)18.图1为某种果蝇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
请判断相关叙述(1)该果蝇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两个子细胞核中DNA数目相同,遗传信息相同(×)(2)该果蝇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则Ⅱ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19.图3若是某果蝇(基因型为AABb)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则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其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20.减数分裂的“减数”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21.在培养植物根系时,能检测到根系所有细胞都能利用U、只有部分细胞利用T,能观察到中期形成赤道板,末期形成细胞板(×)四、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2.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而在蝌蚪尾巴消失属于细胞凋亡(√) 3.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和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都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4.细胞分化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5.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和分化程度比叶肉细胞的强(×)6.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7.衰老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白化病患者的细胞内缺乏酪氨酸酶且无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8.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9.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与基因的作用无关(×)10.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原因可能是紫外线照射引起色素沉积(×) 11.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2.组织细胞的更新包括细胞凋亡和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的现象(×)13.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均具有积极意义(√)14.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二者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以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以遗传(×)15.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16.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其内的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细胞周期变短(×)17.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18.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19.研究表明细胞癌变是细胞从已分化转变到未分化状态的过程,因此诱导癌细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症治疗的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