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向小康》课件

《走向小康》课件

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 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进一步明确了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 务。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 中,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 新的更高的要求
好起来的教育施
1、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道理? 2、试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恩格尔系数 生活发展阶段
>60% 50%—60% 40%—50%
<40%
贫困 温饱 小康 富裕
1980年,人民 生活水平在温饱线 徘徊;
2000年,人均 GDP首次突破800美 元,居民收入不断 提高,贫困人口大 量减少,物质生活 日益美满,人民生 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党的十三大 党的十五大
1980 1990 200党0 的十六大2020
2050 年
第一步 第二步 解决温饱问题
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总体小康
阅读27页
1、现阶段我国小康的特点是怎样的?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 材料一: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为246619亿元人民币(折合为 301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但人 均GDP居世界第104位,仅2280美元, 相当于美国的1/20,日本的1/18,德国 的1/17,韩国的1/9。
1980年 220
10390 13030 4860 11150 2540
1990年 320
26400 23560 11730 19800 4090
1995年 520
39720 28150 23060 19880 5000
1999年
780 32030 31910 24150 20140 5020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现
感受小康:

今天, 一样的 蓝色, 不一样 的感觉
六、七十年代,由于 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 蓝色制服

八十年代北大学生生活照
感受小康:

60年代,人们平均2个 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 并且还要凭票供应。
今天, 超市出 售的方 便食品, 种类繁 多。
感受小康:
住 建国以来,城镇建造新房已超过49亿平方米,97年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 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 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 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美元)
中国 日本 美国 新加坡 加拿大 世界平均
即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 值比1980年再翻两番,人民生 活达到小康水平
也就是说物质生活比较宽余,精神生活比 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 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 署
第一步(1981—
温饱
1990) 第二步(到20世纪末) 小康
已经 实现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上世纪50——70年代,“自行车、 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箱、 彩电、洗衣机、录音机”。
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 手机、汽车”。
靓起来的穿着时尚
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高起来的知识学历
我们的生活
鼓起来的“钱袋子”
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大起来的住房
长起来的寿命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回眸过去,在上个世纪里, 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 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 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
达到了小康水平,这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 大胜利。
我们已基本实现小康目标
国际舆论评论: “中国人只用了一代人的时
间取得了别的国家用了几个世纪 的成就。”
(1)、什么是小康? 历史上关于“小康”的说法 我们党关于小康社会的提法
第四课 走向小康
歌曲欣赏
《走进新时代》
衣食住行话小康
• 1、我家盖了三间房,买了拖拉机,我过的 就是小康生活,不愁吃穿嘛!
• 2、我家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新房,买了 小轿车,我家算是小康了。
• 3、我爸妈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属于中等 偏上,我家的生活就算是小康了。
说说改革开放以来, 自己身边发生的巨大 变化
人均居住面积(卧室面积)8.8平方米,农村共建造 新房138亿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4平方米。
80年代初,上海 的大杂院。
今天,很多家庭拥有了宽敞 豪华的客厅
感受小康:
行 1998年和1949年相比,全国铁路通车
里程增加了2倍,公路通车里程增长114倍。
人多路窄,处处堵车曾 现在,路宽了,车多了, 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出行不那么难了。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现代化
出处
古代意义
现代意义
《诗经》 党的十三大
表述 内涵
“民亦劳止, 到2000年,实现国民
汔可小康惠此
中国,以绥四
生产总值比1980年再 翻两番,人民生活达 到小康水平
方”
安乐、休息、安 物质生活比较宽余,
宁,可以安然度 精神生活比较充实,
日,
生活环境改善,人口
素质提高,公益事业
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2)、小康的历程
“小康”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经过了 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 第一次用“小康”来 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 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指出:所谓 小康水平,是指 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
小康的古代意义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人民(因输赋税服徭 役)已经很劳瘁了,差不多可以让他们休息 一下了。
“小康”的“康”,是指安乐、休息、 安宁的意思。
现代意义的小康
•1979年,在邓小平与日本大平首相的谈话中首次提出的小
康目标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 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在的小康是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人民物 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文化 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 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 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 足。另外,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有很大距 离,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也还很突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