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与癌症文献综述

肿瘤与癌症文献综述

肿瘤与癌症摘要: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

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

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到了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致力于自然医学研究的医学专家们研究发现:负离子对抑制癌细胞转移有令人鼓舞的效果,重要的是利用自然因子负离子对癌症患者治疗对机体无任何损害,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关键词:肿瘤与癌症、预防、诊断、治疗1、引言癌症是医学术语,其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但也有人将癌症和恶性肿瘤混合使用。

中医学中称岩,为由控制细胞分裂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

癌细胞除了分裂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英语:Infiltration (medical))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1][2]。

癌症有许多类型,而病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癌细胞所在部位以及恶性生长的程度,以及是否发生远端转移。

医生可以根据受检查者的活体组织切片或经手术取得的组织,甚至是生物标记的含量做出诊断。

多数癌症根据其类型、所处的部位和发展的阶段可以治疗甚至治愈。

一旦诊断确定,癌症通常以结合手术、化疗和放射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开发出许多针对特定类型癌症的药物,也增进治疗上的效果。

如果癌症未经治疗,通常最终结果将导致死亡[3]。

癌细胞持续生长而不受外在讯息调控,可能是原本正常的原癌基因被激活,将细胞引入到癌变状态,但主要还是因为一些与控制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出现异常,如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失常。

导致这种局面,可能是为该蛋白编码的DNA因突变而出现了损伤,转译而出的蛋白质因此也出现错误。

要将一个正常细胞转化成一个恶性肿瘤细胞通常需要许多次突变发生,或是基因转译为蛋白质的过程受到干扰[2]。

引起基因突变的物质被称为致癌物质,又以其造成基因损伤的方式可分为化学性致癌物与物理性致癌物。

例如接触放射性物质,或是一些环境因子,例如,香烟、辐射、酒精。

还有一些病毒可将本身的基因插入细胞的基因里中,激活癌基因。

但突变也会自然产生,所以即使避免接触上述的致癌因子,仍然无法完全预防癌症的产生。

发生在生殖细胞的突变有可能传至下一代。

各个年龄层的人都有可能产生癌症,由于DNA的损伤会随着年龄而累积增加,年纪越大得到癌症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美国每年逝世的5个人当中有一人是因癌症致死,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则是十万分之一百到三百五十[1]。

癌症在发达国家中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2、名称由来、分类、辨析与命名2.1分类现今癌症分类主要以肿瘤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和其生物学行为作为依据。

在病理学上,每一个系统和器官的肿瘤都有详尽的分类。

分类一方面是为了诊断的需要,统一术语。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预后方面的原因。

以下的类别较为一般所接受:根据肿瘤的发展,可分成: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指肿瘤细胞未发生转移与侵入周遭组织的情形,反之则称为恶性肿瘤,多数会影响生理功能的肿瘤都是恶性肿瘤。

若是依据生成肿瘤的来源组织细胞分类,可分成四类:上皮细胞、间叶细胞、血液干细胞、神经上皮细胞。

虽然几乎各类型的细胞都有可能转变成为肿瘤细胞,但是人类的癌症绝大部分都是源自于上皮细胞所产生的恶性肿瘤,这个类别包含大多数和许多常见的癌症,包括乳癌、摄护腺癌和肺癌。

恶性上皮细胞肿瘤又可进一步分成恶性鳞状上皮细胞肿瘤(一般的上皮细胞所转变),与恶性腺瘤(来自于构成腺体的上皮细胞)。

其他并非源自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有:肉瘤:由结缔组织或来自中胚层的细胞所转变而成的肿瘤。

淋巴瘤和白血病:源自血液或骨髓细胞的肿瘤。

间皮瘤:从位于腹膜或肋膜上的间皮细胞转变的肿瘤。

神经胶质瘤:由神经胶质细胞变化成肿瘤,神经胶质细胞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脑细胞类型。

生殖细胞瘤(英语:germinoma):肿瘤来自生殖细胞,通常位在睾丸及卵巢。

胎盘瘤(英语:choriocarcinoma):从胎盘细胞变化的肿瘤。

2.2癌症的命名肿瘤,癌和癌症的关系正常组织转变成肿瘤需经一连串的过程。

从最初期的细胞增生,多半可借由身体本身的防御机制加以清除或保持稳定。

到成为一团肿块的良性肿瘤,此时身体已无法自立将其去除,而只能选择共存。

但是也并非所有良性肿瘤都会转变成为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指当增生的细胞侵入周遭组织,并获得新生血管供应养分后,开始快速生长且转移到其他组织的时候,也叫做癌症。

肿瘤可为良性或恶性。

而在肿瘤里面,那些内不含液体与囊状结构的异常新生组织块被称为固态瘤(英语:Solid tumor),白血病则不属于固态瘤[3]。

在中文,肿瘤、癌和癌症的定义可以写作以下两条公式: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癌症)恶性肿瘤(癌症)=癌+肉瘤+癌肉瘤[12]良性肿瘤在西方语言里使用-oma作为词尾。

而在中文领域,则一般是在细胞类型或组织名后面加一“瘤”字[12],例如,发生于子宫平滑肌上的良性肿瘤即名为子宫肌瘤。

然而命名原则并不总是一致的,有些“恶性”肿瘤的名字也使用-oma作为字根,例如neuroblastoma (英语:neuroblastoma)、lymphoma以及melanoma。

恶性肿瘤的命名通常使用其发生器官的拉丁文或希腊文作为字首,上述类别则作为字根来命名。

对于常见的癌症,有时会使用英文的器官名来代替希腊或拉丁文名。

例如,最普遍的乳癌类型即名为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或者是mammary ductal carcinoma。

而在中文领域,则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该恶性肿瘤是上皮组织来源的,则在上皮名称后面加一“癌”字。

如果是间叶组织来源的,则被称为肉瘤。

例如,生长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命名即为肝脏上皮细胞肿瘤(英语: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或简称为更常见的“肝癌”;发生在脂肪细胞则称作脂肪肉瘤(英语:liposarcoma)。

而骨肉瘤则是间叶组织来源的。

如果一恶性肿瘤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则被称为癌肉瘤。

但在上述的这些命名规则之外,则有一些特殊命名的例子,例如:白血病,精母细胞瘤,虽然被称为病和瘤,却是恶性肿瘤。

有些恶性肿瘤,并不被称为癌或肉瘤,而是以“恶性……瘤”的名词出现,如恶性黑色素瘤。

有的肿瘤以最初研究者的名字命名,如霍奇金淋巴瘤。

有些肿瘤以其细胞形态得名,如透明细胞肉瘤。

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瘤病和脂肪瘤病指肿瘤多发的状态。

畸胎瘤是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发生的肿瘤,常发生于性腺,一般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的成分,结构混乱,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有些肿瘤的形态类似于某些幼稚组织,称为“母细胞瘤”。

其中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者如骨母细胞瘤,恶性的则有神经母细胞瘤[12]。

2、起因和病理生理学3.1癌症的起源细胞分裂或细胞增殖是普遍发生在许多组织的一个生理过程。

通常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会达到平衡,而且受到严谨地调控以保证器官和组织的完整性。

DNA的突变或是经遗传得到的缺陷基因导致这些有序的过程受到改变。

随着细胞生长复制,如同滚雪球般持续累积新突变,最终不受管制而增殖的细胞通常会转变成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份,或是侵入别的组织,除非压迫到重要的器官,否则也不会影响生命。

恶性肿瘤则会侵略其他器官,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危害生命[14]。

有些并非发生在人类的癌症可能能经由传染而引起,例如发生于狗的史狄可氏肉瘤(英语:Sticker's sarcoma)[15][16]。

有病患接受器官移植,由于移植器官中带有肿瘤,结果得到癌症。

这是目前已知较类似经由传染而得的例子。

3.2分子生物学癌症是由一系列的基因突变造成的。

每个突变对于细胞接下来的运作都可能会有所影响。

癌变意味着一连串由DNA受损而引发细胞分裂速率失控,导致癌症发生的过程。

癌症是基因引起的疾病,当调控细胞生长的基因发生突变或损坏时,使得细胞失去控制,持续的生长及分裂而产生肿瘤[11]。

大部分人体内的细胞是不会持续分裂生长的,除非遭遇受损,例如肝细胞、心肌细胞。

但是像是由上皮细胞组成的组织,包含肠黏膜、皮肤等,均需借由复制生长来持续更新以保持功能正常。

而持续的更新这些上皮细胞构成的组织是有其必要性存在的,这样的作用可保护人体本身保持正常功能。

因为上皮细胞所处的环境常接触到外界物质或机械力的损伤,如果不能够将受损细胞更新,必定会影响到其功能。

但是具有持续生长能力的细胞,对癌症的产生就是最好的环境,对于要将其转变成癌细胞就会简单的多。

这也是为何所有常见的癌症,多数源自于上皮细胞的原因。

调控细胞生长主要有两大类基因,原致癌基因主要是一些参与促进细胞成长、进行有丝分裂的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则是负责抑制细胞生长或是调控细胞分裂进行。

一般而言,突变需要发生在调控细胞生长的重要基因上,才有机会使一个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14][3]原致癌基因透过不同途径促使细胞成长。

有些原致癌基因可调控产生刺激细胞有丝分裂的激素,(又称作荷尔蒙,是一种在细胞间传递控制讯息的“化学信号”),受到激素刺激的细胞或组织的反应则受其细胞内的讯息传递路径决定。

有的原致癌基因也负责组成细胞讯息传递系统或讯息受器,借由基因表现量的调控进而控制讯息传递系统对激素的敏感程度。

此外分裂原、转录与蛋白质合成都常见原致癌基因的参与[3]。

原致癌基因的突变可能影响基因表现或是功能,导致下游蛋白质的表现或活性改变。

这样的情形发生时,原致癌基因就转变成为致癌基因,带有致癌基因的细胞则有更高的机率发生异常。

因为原致癌基因参与调控的细胞的功能十分广泛,包括细胞生长、修复和维持体内平衡,所以我们也无法将其从染色体中去除来避免癌症发生[17]。

肿瘤抑制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主要的功能在于抑制细胞成长、调控有丝分裂和细胞复制的过程[18]。

通常是当细胞受到环境改变或DNA受损时而表现出来的转录因子。

当细胞侦测到发生DNA损伤时会活化细胞内的修补讯息传递途径,借此促使调控细胞分裂的肿瘤抑制基因表现使细胞分裂暂停,以进行修复损坏的DNA,而DNA损伤才不会传递到子细胞。

最有名的肿瘤抑制基因为p53蛋白质,其本身是一个转录因子,可被细胞受到压力后所产生的讯号所活化。

例如,缺氧或是受到紫外线照射。

在将近一半的癌症中,可发现p53功能缺失或是表现量异常。

目前较确切的两个作用分别是在细胞核中作为转录因子,以及在细胞质中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分裂和凋亡[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