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教材地位与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和掌握万以内的数,而本单元则是万以内数学习基础上的巩固和扩展;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对学生以后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数感。
3 、教材的编排特点:
a. 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内在学习的需要。
b.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的理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数。
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做如下的准备:准备教学课件;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
十万”、“百万”、“千万”和“亿”,并且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
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读亿以内的数;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3、认识数级:个级、万级、亿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难点:读数
位较大的数;中间有零数的读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大数对于学生读
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
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
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法: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学游戏
五、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精心组织让学生充分去探索发现亿以内数读法的规律;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
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
为此,在教学“延伸性、
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前准备:口答:一千里面有几个百,一万里面有几个千;口述万以内
的数位顺序。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
(利用课件出示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图片)你们会读这些数吗?瞧,这些数比以前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我国行政区划图,突出演示六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图片,同时伴音介绍我国的人口普查数,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
)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想探讨什么问题?(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怎么样认识大数?等等)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
三)、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 以北京市人口19612368 人为例试读。
2. 认识万以上的计数单位,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
问题:观察计数器你发现什么?老师拨珠,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一千,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怎么办?
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边拨边数边想,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 个一万是“十万”,同样的方法,同桌交流说说,认识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板书)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板书)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往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
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10个一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生2: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生3 :我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生4 :每相邻是什么意思我有点不太明白?
生5 :我可以告诉你, ...
师:同学们怎样证明你的发现是对的?
生5可以进行证明,如:••…
师: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
出示数位顺序黑板帖)
2)拨数,将19612368 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3)写出19612368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 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第4 页“做一做”。
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在数位表上增加拦,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一分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
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
按级读出北京市人口数。
7. 巩固联系完成,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1)让学生通过数数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 学习“读数”。
1)课件出示例 2、例 3,读出下面各数。
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 应的数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例 2的 4个数, 2496 24960000 40500000 3080000。
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课件出示例 3,读出下面各数。
继续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
位表下,分别呈现教材例 3的 4个数。
集体交流,读出每一个数,并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读法。
3)小组讨论。
数位上出现 0,又该怎么样读?(给足时间让学生讨论)
4) 反馈交流信息,学生归纳总结。
5)巩固练习,完成第 6 页“做一做”。
读后说说你发现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四)、 小结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收获。
a) 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读作多少?
b) c) 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2) a) 让学生在下面与同学说一说并读作多少?
b) c) 课件出示正确读法。
a) 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b) 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