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程
1.水压试验、烘炉、煮炉、升压试验和安全阀调整、负荷试验
1.1 水压试验:
1.1.1 目的:主要是检查受压部件和附件的严密性,但不能作为锅炉的强度校核标准,锅炉的强度校核应通过计算。
1.1.2 遇到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水压试验:
①新安装的锅炉;
②大修后或改装后的锅炉;
③连续使用六年以上的锅炉;
④停用1年以上需要恢复使用的锅炉。
烘炉
1.2.1 烘炉目的:
新安装或炉墙经修理后的锅炉,必须进行烘炉。
烘炉子的目的是对炉墙慢慢加热,促使炉墙中的水份逐渐逸出,以免锅炉投入运行时,炉墙内产生大量水蒸汽,引起炉墙裂纹或变形。
1.2.2 烘炉的方法:
烘炉的方法有三种:燃料烘炉法;热风烘炉法;蒸汽烘炉法,第一种方法用得较多。
1.2.3 检验标准:
炉墙是否烘干,可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测定。
①测温法:燃烧室侧墙中部,炉排上方1.5米-2米红砖墙外表向内100毫米处,温度达到
50℃,并维持48小时。
②灰浆试样法:取炉排上方任意处红砖和耐火砖丁字交叉处的灰浆进行水分测定,当灰浆
的含水率达到达2.5%以下为合格。
1.3 煮炉
1.3.1 煮炉的目的
煮炉的目的在于清除新安装或受压部件大修后,锅炉受热面上的铁锈、油垢和脏物,防止受热面腐蚀,保证蒸汽品质。
1.3.2 加药量:
煮炉时的加药量可按下表选择:
1.3.3 煮炉标准:
①汽包(锅筒)、联箱和内部无锈蚀痕迹、油污和附着的杂质。
②轻擦汽包(锅筒)联箱内表面能显出金属本色。
1.3.4 煮炉过程中注意事项:
①锅炉要始终保持在正常水位。
②省煤器出口水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40℃。
③不能使碱性溶液的水进入过热器。
④在煮炉期间,每隔3-4小时,应在上、下汽包或上、下联箱进行炉水取样化验。
1.4升压试验和安全阀调整
1.4.1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锅炉,在正式投入运行之前,应进行升压试验。
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天升到0.3-0.4Mpa
第二天升到0.7-0.8 MPa
第三天升到额定工作压力,并调整安全阀。
1.4.2 安全阀调整,应先调起跳压力最高的,然后依次调整较低的。
安全阀调整后,应无漏气和冲击现象。
1.5 负荷试验
锅炉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在满负荷下连续运行为72小时,全面检查锅炉本体、附机、附件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质量。
2 冷炉升火、升压、供汽
2.1 冷炉升火前必须对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进行全面地严格检查,必要时需进行单机试车。
检查包括:炉内外整体检查;水、汽、风、烟系统检查;回转机械的检查和试运行。
检查完毕,进行单机空运转,空转时间可为20-30分钟。
2.2 锅炉上水:
各系统检查完毕后,即可向锅炉上软化水到最低水位。
上水时应缓慢进行。
2.3 升火、升压
2.3.1 自然通风30分钟或用引风机通风5分钟排走炉内和烟道内的可燃气体和积灰。
2.3.2 点火后燃烧要缓慢加强,从点火到升压不得少于2小时,从升压到升至额定工作压力不得小于2小时。
当炉顶放空气阀冒出蒸汽时关闭空气阀。
2.3.3 锅炉汽压升到0.05-0.1Mpa时冲洗水位计一次,并校正前后水位,冲洗水位计时不能面对水位计。
2.3.4 锅炉汽压升到0.2-0.3Mpa时校对压力表,冲洗压力表导管并对手孔、人孔螺丝进行检查并紧固。
2.3.5 锅炉压力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校验两只安全阀。
2.3.6 升压过程中随时监视锅炉水位,适当上水。
2.3.7 点火升压过程中应检查省煤器出水温度,该水温应低于当时汽压下饱和温度的40℃。
非沸腾式省煤器出口水最高温度如下表:
2.4 供汽与并炉
2.4.1 单台锅炉运行、蒸汽母管完全冷却、当汽压升到0.3-0.4Mpa时应进行暖管,暖管时要注意疏水。
2.4.2 当汽压升至比工作压力低0.05Mpa时,应进行送汽或并炉,在送汽或并炉时,开启阀门要缓慢,注意汽流声音,注意疏水防止水击。
3.热备炉升火、升压、供汽
严禁迅猛升压,一般4吨/小时-10吨/小时的锅炉不小于2小时。
4 锅炉正常运行安全技术要求
4.1 参数控制
炉膛负压保持在2-3毫米水柱
锅炉水位维持水位表中心线上、下40毫米之间波动
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一次
锅炉压力上下变化不应超过0.1Mpa
每月至少冲洗压力表一次,每半年校验压力表一次。
4.2 燃烧调节
负荷增加时,先增加煤量,然后增加引风量和送风量,负荷减小时,先减小给煤量,然后减
小引风量和送风量。
4.3 省煤器出水口的温度控制
省煤器出口水的温度应低于锅炉工作压力饱和温度40℃,锅炉正常运行时,应连续通过省煤器向炉内进水
4.4安全阀的使用
蒸发量为2吨/小时以上的锅炉,上汽包(锅筒)应装有两个安全阀。
每周对安全阀提升排汽一次,每月自动放汽试验一次。
4.5 排污
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定期排污每班一次,并应在低负荷下进行,注意水位变化,注意暖管,防止发生水冲现象。
5 停炉
5.1 停炉压火
必须有人监护,以免发生事故
5.2 正常停炉
停炉时,注意省煤器出口水温在许可范围内,防止水温过高使省煤器汽化。
停炉后,安全起见,放水后,将蒸汽、给水排污管道与运行的锅炉用堵板隔断。
5.3 紧急停炉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炉:
①严重缺水
②严重满水
③锅炉本体漏水
④水冷壁或对流管严重爆破
⑤所有水位表损坏
⑥给水机械全部失灵或损坏
⑦锅炉汽压超过工作压力
⑧锅炉炉墙倒塌或钢架烧红等
⑨锅炉受压元件损坏
6 锅炉事故及处理
6.1 缺水事故
锅炉水位已低于水位表最低许可水位以下,并在水位表中消失,先关闭水位表汽旋塞,用叫水法后,加强给水,如在水位表中仍看不到水位,应严禁向锅炉上水,立即停炉,迅速熄火,将事故锅炉与运行系统隔绝,让锅炉慢慢冷却。
6.2 满水事故
水位表中的水位超过最高水位,且看不到,应先开启水位表放水旋塞放水,如水位仍不下降,应立即停止上水,停炉压火,并开启排污阀进行放水,待水位正常后,停止排水。
6.3 汽水共腾事故
发生汽水共腾时,应加大连续排污或定期排污;降低锅炉负荷,加强上水,注意水位,减弱燃烧;进行炉水质量化验分析,改善炉水水质。
6.4 水击事故
6.4.1 省煤器水击的处理:开启空气阀、将省煤器内的蒸汽排除并查明产生蒸汽的原因,若省煤器水温过高应开启旁通烟道,关闭省煤器烟道挡板,若没有旁通烟道,则使用再循环管路降低水温,检查给水管道上的逆止阀动用情况
6.4.2 给水管路水击的处理;适当关小给水调节门,若不能消除时,应改用备用给水管路上水,检修锅炉给水管道的逆止阀,使其工作正常。
6.4.3 蒸汽管路水击的处理:蒸汽管道发生水击时,应立即关闭主汽阀,开大疏水阀,然后再缓慢地开启主汽阀,待暖管和疏水工和完毕后,再进行供汽。
6.5 超压事故
发生超压时应进行下列操作:
①立即停止给煤、送风和引风
②开启排汽阀或安全阀进行排汽
③加强给水,注意锅炉水位
④待锅炉压力降低到工作压力后,可重新起动并投入运行,但要重新校对安全阀。
6.6 爆管事故
炉管轻微爆破,可降低负荷,待备用锅炉升火并投入运行后再停炉检修。
严重爆管时,必须立即停炉,但不能停止引风或自然通风,以排除炉内的烟气和水蒸汽。
6.7 锅炉爆炸事故
锅炉爆炸的原因可能由于下列几方面引起:
①锅炉本体因设计、制造或修理用材不当,或者施工工艺不合规定
②年久失修,材料老化造成强度减弱
③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构造上有缺陷,或因保养不善,动作不灵指示错误,造成锅炉
严重缺水或超压运行
④运行人员违章操作,使锅炉严重缺水或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