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滨河路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完整)

市政滨河路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完整)

xxx区科技新城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河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审批人:批准人: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x月x日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编制原则 (2)四、编制范围 (3)第二章总体概述 (3)一、工程慨况 (3)二、路面设置 (3)三、项目概况 (4)第三章道路设计要求 (4)一、路基设计 (4)二、路面结构设计 (5)第四章桥涵工程 (7)一、桥涵设计 (7)二、结构形式 (7)第五章雨水管道工程 (7)一、雨水管道 (7)二、雨水检查井 (8)第六章项目经理部组成 (9)一、施工组织机构管理框图 (9)二、配备原则及配备简况 (9)三、管理人员职责 (10)第七章施工部署及总平面布置 (15)一、建设工程目标 (15)二、工程施工计划 (15)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 (20)一、劳动力安排计划 (20)二、机械设备计划 (20)三、资源保证措施 (21)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与措施 (21)一、施工进度计划组成 (21)二、确保工期计划措施 (22)第十章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24)一、雨季施工措施 (24)二、夏季施工措施 (24)三、冬季施工措施 (25)第十一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7)一、总体要求 (27)二、办公生活区 (28)三、总平面管理措施 (28)第十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9)一、总体施工方案概要 (29)二、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29)施工测量方案 (29)土石开挖及回填方案 (31)路基工程方案 (36)砂砾石基层施工方案 (3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 (42)路面拆除施工方案 (4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45)路缘石、嵌边石施工方案 (53)人行道铺装施工方案 (53)交通安全工程施工方案 (54)雨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60)照明工程施工方案 (66)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70)第十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71)第十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81)第十五章环境管理体系与措施 (85)第十六章安全应急预案与措施 (89)第十七章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92)第十八章文明施工措施 (94)附表一:施工机械设备配置附表二:劳动力投入计划表附表三:总进度计划附表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为指导工程施工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是我公司施工管理的重要工程管理文件,是保证按期、优质、经济的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措施文件。

为此我公司在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特点的同时结合自身施工管理模式及其以往类似工程的管理经验,本着“质量为本、规范施工,用户至上、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二、编制依据1、Xxx区科技新城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河路市政工程施工标段工程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2、xxx区科技新城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河路市政工程施工标段工程施工图纸及说明资料3、国家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4、施工中严格按有关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进行,主要遵循的规范标准有: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2016版2、《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O1-2014)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JTC B02-2013)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3)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8、《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9、《城市道路线路设计规范》 (JTJ193-2012)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15)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13、《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1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1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17、《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04S516)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9、《雨水口》(16S518)20、《排水检查井》(02S515)21、《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14S501-1~2)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通过现场实地踏勘调查所获得的自然因素影响,交通通行情况、材料及能源分布情况、沿线居民的分布情况等有关资料及报告文件。

6、我公司拥有的管理经验、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和市政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及公司汇编的施工技术手册。

三、编制原则1、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确保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工期或提前实现;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遵从创一流精品工程的原则;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遵从创立“文明、安全、环保施工区”的原则;4、严格遵循《招标文件》、《图纸及说明资料》规定的内容,完全满足业主的要求。

5、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遵循国家和交通部关于质量、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6、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科技、新测试方法。

7、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8、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

9、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可能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质运输周转量。

10、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不破坏植被,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见施工总平面图)。

11、严格执行交通建设部颁发现行的和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以及合同文件的《技术规范》。

12、坚持以对业主负责、对用户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实施中最小限度破坏及最大程度恢复生态平衡”的指导思想,根据路线所属地形、地貌、地质特点等因素,灵活运用技术标准,组织精干、高效的指挥机构,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加强现场组织指挥,规范管理,标准化作业,严格工程质量,努力将公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把该工程建成为一条“安全、舒适、环保”的样板道路。

四、编制范围xxx区科技新城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河路市政工程施工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滨河路桩号K0+000-K1+620(含K1+412.800沙沟河13号箱涵)。

第二章总体概述一、工程概况滨河路工程是xxx区科技新城东片区内一条自东向西新建城市主干道路,道路西起规划的创意路,自东向西依次与规划的天王路、劳动路、阳乙西路、阳乙西辅道、阳乙东辅道、阳乙东路平交、东止于东环路。

本工程所施工的范围是一标段,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1+620,道路全长1620米,道路红线宽度40米。

设计标准段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为40km/h,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为15年。

路面设计荷载为城-A级,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地震设防烈度8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道路、交通、雨水及桥涵等工程。

道路沿线各交叉口均按平交处理,采用信号灯管制组织交通。

二、路面设置道路红线宽度为40m,道路自南向北依次为:2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1.5m (侧分带)+11m(机动车道)+11m(机动车道)+1m(侧分带)+5.5m(停车位+停车通道)+2.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

道路起点设计高程为:525.680m(桩号为K0+000),道路终点设计高程为523.209(桩号K1+620),设计道路纵坡自西向东为0.153%,道路起点与终点高差为2.471m。

机动车道横坡为2%,坡向道路外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停车位横坡2%,坡向道路中心线。

滨河路与沿线相交的道路均采用平面交叉,不设置渠化,设信号灯控制交通,预埋信号灯穿线管。

三、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x区科技新城东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滨河路市政工程标段建设单位:xxx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设计单位:中国xxx工程公司施工单位: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标准:合格工期:330日历天第三章道路设计要求一、路基设计1、路床设计本项目路基沿线范围有农田、鱼塘、沟渠、砂石坑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按设计要求对农田进行挖除表面物,并按规范逐层碾压回填,碾压达到设计压实度要求。

鱼塘、沟渠内积水排干后,挖除塘底或沟底淤泥,采用砂砾回填,后素土回填至路床顶,分层碾压夯实。

路面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进行外运清理。

填方路段在回填前应对原砂石进行碾压,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床顶面,路床顶面土基回弹模量应不小于30MPa。

填方路段,增设50cm土路肩,道路两侧均采用外放边坡形式设计,填方路堤边坡采用直线行,边坡坡率1:1.5,坡面绿化。

挖方路段,采用外放边坡形式,边坡坡率1:1,坡面绿化。

2、路基填料及路基压实本项目路基在填筑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设计要求及相关施工规范、工艺验收标准,严格按照逐层回填、碾压,为保证路基稳定,路基填方压实度必须达到《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的压实标准,压实强度均采用重型压实。

具体路基压实标准如下表:路基压实标准、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颗粒二、路面结构设计①、机动车道上面层:5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SBS改性沥青黏层油(0.3Kg/㎡);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1cm沥青单层表面处治封层(S12);洒透层油(1.0Kg/㎡);基层:40cm 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30cm级配砂砾;总厚:84cm。

②、停车位:上面层:4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SBS改性沥青黏层油(0.3Kg/㎡);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1cm沥青单层表面处治封层(S12);洒透层油(1.0Kg/㎡);基层:20cm 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cm级配砂砾;总厚:51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