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天津教师招聘六区联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2015年天津教师招聘六区联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2015 年天津教师招聘六区联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一、
单选( 60*0.4 分=48)
1、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2、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4、根据心理辅导的两个目标,心理辅导可分为调试性辅导和(发展性辅导)。

5、教师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因为学生具有(人
格尊严权)。

6、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7、划分课的类型的主要标准是(教学任务)。

8、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领会知识)。

11、张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电脑打字时发现,学生练习电脑打字半个月以后,成
绩一度停顿下来,虽有练习但成绩不见提高。

这一现象证明了技能行程中的(高原现象)。

12、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3、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教育家是()。

孟子
14、()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是各种复杂学习的基础。

符号学习
15、“固执己见”、“我行我素”是和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表现。

17、教学中学生的认既是使目的,同时也是手段。

认识是发展,在认识中追求与
实现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教育性)。

18、上课了,李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一边关注学生的表现,这要求老师具备(注
意的分配)心理品质。

19、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标志是(为人师表)。

2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24、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的是(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

25、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叫测验的(信度)。

2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29、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

30、“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这是运用了()教育方法。

陶冶教育、
34、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予以否定的现代教育特征是(教育民主化)。

35、教师在班会上对一个同学的不诚实行为进行批评,这对其他同学而言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39、下列现象能够称之为问题解决的是()
A 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B 用一个词语造句
C 幻想成为“蜘蛛侠”
D 荡秋千
41、小红很想利用周末去学弹电子琴,但又怕耽误学习而影响成绩,这种冲突是()。

趋避冲突
4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内发论)。

43、学生在学习资料的过程中使用的想象、口述、做笔记、类比、总结等策略,属于学习
策略分类中的(精细加工策略)。

1
45、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48、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反社会型人格
障碍)。

50、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包括(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51、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2、衡量教师是否成熟,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53、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
想品德的过程)。

55、下列关于“课程”的说法: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英语、数学。

56、关于我国的新课程理念: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57、以下选项情景描述的技能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58、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9、课程目标与几个相关概念正确的层次顺序是: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判断( 20*0.4 分=8)
61、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
63、学校文化和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是课程。

()
68、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发现,遗忘是由记忆衰退引起的,衰退随时间推移自动发生。

复习多遍之后就不再遗忘。

()
69、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应用。

()
71、教育的规模、速度与生产力水平同步发展。

()
74、国家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的审定,体现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国家的权力机构直
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76、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外化和表现。

()
78、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既是家庭的义务也是学校和政府的义务。

()
79、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干扰作用成为后摄抑制。

()
80、备课就是钻研教材和教学设计。

(错)还要了解学生三、简
答( 3*5 分=15)
1、什么是学习迁移?简要说明影响迁移的因素及教学中如何促进正迁移。

2、简要说明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

四、案例分析( 14+15=29 分)
1、材料略
1)班主任李老师在课堂上的做法、在事后的说法是否正确?做出判断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结合案例背景分析老师应该如何做到依法执教。

2、材料略
1)请应用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的基本原理简要分析上述情况。

2)请结合上述有关问题,分析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习惯。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