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34节

第五章34节


s
两个错位波面
1.基于几何光学原理
s
t sin 2i n 2 sin 2 i
由此,对于一定折射率 n 的玻璃平板,可根据式(5-36)作 出 s / t 与入射角 i 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5-28所示为 s/t 632 .8nm, n 1.5147 ( K9玻璃)
s 的情况下, / t 与 i 之间的关系 曲线。 i 500 附近,错位量 在入射角 S最大。此时 S 0.76t 。
A′ D′ D C′ D
(二)实现波面错位的方法
1.基于几何光学原理 利用光在错位元件上的反射和折射实 现波面的错位。这种方法既可以用在平行光路中,有可用在 汇聚光路中。如图所示其中图(a)为平面波横向错位,其 参考面显然是平面;图(b)球面波横向错位,其参考面是 一个与实际波面接近的球面,横向错位是原始波面绕参考面 的球心转过一定角度而产生。在平行光情况下,横向错位量 以线值s表示,在会聚光下,通常以角值 表示。

2
θ
α
+1级
-1级 -1级 0级 0级 +1级
arcsin( / d )
(5 37 )
2.基于衍射原理
适当选择 d 值,使零级光束和 1 级光束皆有部分重叠,而 +1级 1 级光束彼此分开。这个条件为 ,即 -1级
d 2F 2f / D
α

(5 38)
第五章 干涉测量
第三节 错位干涉测量
第三节 错位干涉测量
干涉法测量光学系统或零件的波像差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测 量精度。大多数用于检测光学零件和系统的干涉仪,都需要 一个标准的光学参考面。如在第二节中介绍的泰曼干涉仪和 菲索干涉仪中的标准参考平面。在采用普通光谱灯作光源的 情况下,参考面的口径至少要等于被测系统的口径。当工作 口径大于一定数值时,例如200mm,干涉仪的制造就将十分 困难,造价也会成倍增加。自上世纪40年代起,就有人开始 研究一种不需要标准参考面的波面错位干涉技术,并出现了 各种错位干涉方式的干涉仪,例如波面剪切干涉技术,点衍 射干涉仪和散射板干涉仪等。本节介绍波面错位干涉的基本 原理、横向错位干涉原理和横向错位干涉仪器及其应用。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当 s x 足够小的情形,可写为: W s x N x x (5 41)
式中 N x为沿 x 方向错位 s x 的干涉条纹序号; 为光波波长。 为提高处理原始波面的精度,需要采集另一幅正交方向的 干涉图,这是因为 x 方向错位干涉图不反映 y 方向的波面变 化,而且对接近错位量s x 整数倍的波面谐波成分也变得不灵 敏。如记另一方向的错位量为 s y ,同理有这幅干涉图的亮纹 方程式: W s N (5 42)
ne
vo , k0
i
no
ve , ke
t
s
由上式可见,只要绕光轴转动晶体平板,就可达到错位量连 续可调的目的。
二、横向错位干涉的测量原理
(一)横向错位光束的产生
图5-33所示的是默蒂(Murty)1964年设计的一种单平板 错位干涉仪。由激光器出射的光束经扩束镜与聚焦系统会聚 于被测透镜的带有针孔的焦点处,形成一束准直的被测波 面,射向平行平面玻璃板。一部分光束在前表面反射后形成 原始波面,另一部分透过玻璃平板经后表面反射,再经前表 面折射出射形成错位波面,这两个波面在重叠区产干涉。

显微物镜 来自He-Ne 激光器的光束
空间滤波器
被检透镜
平行的或稍成楔角的玻璃板
横向错位量s 两个横向错位波面
(一)横向错位光束的产生
平板玻璃是一个关键的错位元件。如式(5-36)指出的, 错位量的大小与玻璃平板的厚度t 、折射率n 和入射角i 有关。 玻璃平板的两表面面形和光学材料的均匀性均应优良,在玻 璃板的前后表面镀上反射膜可以增加条纹强度,但也会使二 次以上的反射光叠加在原错位的干涉图上,这是有害的。因 此,玻璃板一般不镀膜。 如玻璃板稍带楔形,则会在准直的错位波面中引入一个固 定不变的线性光程差; 当在准直光束中旋转平板,只会改变条纹的方向,但不会 引起条纹疏密的变化。在光学实验中,常用此法准直扩束后 的激光光束。
一、波面错位干涉的基本原理
所谓波面错位干涉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装臵(某种错位元 件),将一个具有空间相干性的波面分裂为两个完全相同或 相似的波面,并且使这两个波面彼此错位,因为波面上的各 点是相干的,在两个波面的重叠区将产生干涉,考察和分析 处理干涉条纹就可以了解有关原始波面的信息。 C C C′ (一)波面错位的方式 C′ 波面错位的方式很多,如图 A A′ B′ B A A′ B B′ D′ 5-26所示分别为横向、径向、 旋转和翻转错位的示意图。 D D′ D C 图中ABCD为原始波面, D′ C′ B′ C 为错位波面,原始波面和错位 A B B′ B A A′ 波面的重叠区即为干涉区。
2
θ
D /f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α
+1级
d sin θ λ
0级 -1级 0级 -1级 0级 +1级
上式表明,光栅周期的选择是由被测系统的光圈数 和波 长决定。如 F 5, 0.5m ,则 d 值为 5m ,需用每毫米 200条线的光栅。图5-29所示的光栅干涉图是光栅栅距恰好 使两个一级光束相切,并通过零级光束的中心。
k
(5 44 ) (5 45)
式中 Z k ( x, y)的表达式及其性质可参见《Optical shop testing》 如图5-35所示,在两幅正交的错位干涉图上以 s x 和 s y 为间 距作矩形网格,采集公共干涉区域内网格点上干涉条纹级次 ,代入式(5-44)和(5-45),按Schmidit-gram正交化法及 其协方差分别拟合出 Bk和 Ck。比较式(5-43)和(5-44)、 (5-45)的关系,可导出 Ak 与 Bk 、 Ck 的关系,进而求得 Ak 。

横向错位量s 两个横向错位波面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错位干涉的优点是不需要参考波面,但随之而来的缺点是 干涉图与被测波面的关系不象普通干涉图那样简单、直观。 这也是错位干涉未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因此,对错位干涉图 的分析处理变得格外重要。 图5-34所示是两个错位波面,其原始波面记为 W ( x, y ) , ( x, y ) 是波面P点处的平面坐标,其错位 W ( x, y) 波面记为W ( x sx , y) ,沿 x 方向的错位量 为s x 。在波面的重叠区内,按光程差 P ( x, y ) W ( x, y) 为波长的整数倍,得干涉亮条纹 sx 的方程式: O O ΔW ( x, y) W ( x, y) W ( x sx , y) N x λ (5 40) x
1.0 0.8 0.6 0.4 0.2
S=错位量 n=1.51
t=厚度
0
i
10° 20° 30°40° 50°60° 70°80° 90°
2.基于衍射原理
用衍射原理也能实现波面的错位。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衍 射光栅臵于被测波面的聚焦点附近,利用光栅的衍射产生若 干级次的彼此错位的波面。由于高次衍射波束的强度减弱, 实际用零级衍射和一级衍射的波面。 如一束会聚光入射在一个周期为 d 的透射式光栅上,其中 心光线垂直于光栅,聚焦点与光栅面重合,会聚光束的锥顶 角为 2 ,由衍射光栅公式得一级衍射角为:

(一)横向错位光束的产生
由于错位用的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因此两个错位的波面 不是等光程的。用诸如高压汞灯等准单色光源是不能产生良 好的干涉图形,而必须用时间相干性良好的激光光源。 图5-33中加入小针孔作为空间滤波器,是为了滤去非零频 的衍射噪声。减小激光散斑效应的干扰。如靠近小针孔的前 方加入电机带动旋转的毛玻璃屏,还会更有效地改善激光干 空间滤波器 涉图形的质量。
y
y y
通过数值求解式(5-41)和(5-42),获得原始波面W ( x, y ) 。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用泽尼克(Zerniker)多项式表示原始波面和两个错位波面:
W ( x, y ) Ak Z k ( x, y )
k k
(5 43)
N x / s x Bk Z k ( x, y ) N y / s y C k Z k ( x, y )
-0.001122 0.02646
三、横向错位干涉仪及其应用
如上所述,实际横向错位干涉的装臵简单,只是对错位干 涉图的判读与数值处理比普通干涉图要复杂。随着电子计算 机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和激光器的发展,错位干涉技术以其成 本低、共光路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两种 P 横向错位干涉仪及其应用。 P (一)平板型横向错位干涉仪及其应用 哈瑞哈兰(Hariharan)1975年曾提出 W s 一种改进型的平板错位干涉仪。其原理 W1 如图5-37所示,采用两块玻璃平板,由前 W2 一块平板P1 的后表面与另一块平板 P2 的前表 W 面之间的“空气隙”构成错位元件。一个被测波面 被两块 平 W1 W2 板的后、前表面反射后,形成两错位的波面 和 。

3.基于偏振原理
当一束光入射到双折射材料上时,会产生两束振动方向互 相垂直的偏振光。利用这个偏振现象可以实现相干波面的错 位干涉。在这类方法中,利用晶体单平板实现错位是比较简 单实用的一种。 如图5-32所示,单轴晶体平板的光轴与入射面垂直,用一 束偏振方向与入射面成 450 的偏振平行光入射。由晶体的性质 可知,出射光束将分裂为两束互相错开的平行光束,一束偏 振方向平行于入射面,另一束偏振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2 i ne2 no 1 sin 2 可知 由 tan 2 2 2 2
(二)横向错位干涉图的数学处理
一个用以上算法处理错位干涉图所得的被测波面的结果见图 5-36。图5-36(a)、(b)略 (c)原始波面的Zerniker多项式系数 A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