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琴弹奏要点(精)

钢琴弹奏要点(精)

钢琴弹奏要点(精)首先,钢琴学习要求具有这三种能力。

不能想象一个注意力不够集中、脑眼耳手脚协调能力弱、自信心不强的孩子会是钢琴弹奏水平较高的学生。

其二,也正是钢琴学习对这三种能力的客观“苛”求,使得每一个参与这一学习活动的孩子都有希望从中获得其原有基础与现有基础上的这三个“力”的改观和提高。

这正是孩子练琴的益处之一。

注意力、协调力与自信力是怎样随孩子的钢琴学习不断深入而得到发展与提高的?对此,美国音乐教师鲍德温先生曾做过简明而透彻的分析:①眼看单行乐谱,手弹单指旋律——训练孩子的一般注意力。

②眼看单行乐谱,用右手弹奏两三个音符组成的旋律——训练孩子较强的注意力。

③眼看两行乐谱,用左右手弹奏出各自不同的声部——训练孩子高度注意力与协调力。

④眼看两行乐谱,用脑同时兼顾到双耳、双臂、十指、双腿及双脚的动作,以弹奏出乐曲——训练孩子高度精确的注意力、协调力,从而产生自信力。

1:钢琴的基本练法(1)钢琴的基本练法就是慢练。

慢练尤如"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

慢练的最大优点是来得及根据视觉,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调整和修正缺点和毛病。

慢练的方法之一是用节拍器。

即使在作品练习成熟之后,也不应忽视适当得慢速练习。

(2)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练钢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态度。

钢琴曲目繁多、演奏技法多样。

初学者应制定一个远期学习目标和近期学习计划,从基础着手,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目的。

(3)以良好的心态学习钢琴:学琴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情绪起伏不的情况。

应调节情绪,适当减轻学习难度,充分激发学琴兴趣、缓解学琴紧张感。

2:钢琴弹奏中自然重量的运用关于自然重量的运用的要求是整只手臂的放松自如,从肩部的舒展下垂,到整个手臂的协调下垂,通过放松灵活的手腕调节,然后由手指把手臂重量传入键盘。

(1):认识体会到手臂的自然重量以前倾上身的坐姿,把两只手臂完全放松地垂下去。

此时手臂好像是从肩部自然垂挂下来的物体。

在空气中随意摆动,晃动,而血都涌向了手掌,通向了指尖。

体会到手臂的自然重量后,我们就要把这个自然重量用到弹琴上去。

接下来手指就要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了。

(2):手指要承受并支撑整只手臂的重量手指的三个小关节微微凸起,尤其是处于手掌部位的指根关节(以下简称"掌关节")必须要作为一个力量的支持点。

手臂的自然重量落下来,要求每一个手指都能支撑住。

我们用断奏入门的方法练习:先分别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在钢琴上站好,结合手臂的自然重量。

经过一个阶段,在每个手指都能自如地弹出饱满的声音后,再渐渐进入连奏的练习。

进一步我们就可以调节重量的轻重3:弹奏钢琴时身体的协调身体的的协调牵涉到钢琴弹奏的基本坐姿和体位等方面,开始就要明确,随着程序的深化,又要不断发展和更好地运用。

(1)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保证身体协调的根本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进行调节正确合理的坐姿。

随着程度的提高,对力度、速度、音乐情绪和色彩的变化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所以身体的参与和调节也越来越重要。

(2)坐姿的基本要求:臀部要稳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为了便于灵活用力,不要坐满,坐一半即可。

而且为了照顾到高低音,要坐在钢琴中部,不要随意挪动,而两条腿放在踏板两旁,在强奏时左腿可后撤作为全身力量支点。

这是坐姿的基本要求。

(3)身体的左右调节:身体的左右调节主要依据音的高低。

以音阶为例,弱低音区时,身体重心放到左腿方面去;弹中音区时,身体重心两面摆平;弹到高音时,身体重心侧往右腿方面。

[(4)身体的前后调节:身体的前后调节可以根据音量的大小、力量的强弱来确定。

一般规律是,较弱的力度时,身体可处在较正的位置,力度越强,身体可越向前倾一些。

整个身体臆后活动的范围以坐直为基准,随音量加大而逐渐前倾。

反之,随着音量减小从前倾的位置逐渐回到身体的坐直位置。

前后调节,应是灵活、协调,并随时变化的。

4:手指的能力与训练(1)手指的能力:手指的能力是指每个手指是否有独立活动的能力,是否灵活和有力。

表现在弹奏上则是清晰度、均匀度和流畅度。

(2)手指的训练:A:指根关节练习训练应从指根关节入手,即掌关节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一般来说,在结束断奏练习进入连奏的训练后,就应明确:连奏时每个手指都要主动,绝对不允许在连奏中每弹一个音手腕往下压一次。

B:"快下放松"--手指能力练习在经过一个阶段,就可通过音阶、哈农等练习,来专门训练手指的独立性和能力。

练习方法,简称"快下放松"。

如图1练习:图1C:"要帖键"--手指快速练习在经过"快下放松"的练习后,随着速度的逐渐加快,要逐渐缩小手指的动作,越弹得快动作要越精炼,越小。

正式弹奏时,手指要用最精简、最节约的动作。

我们将这种弹法简称为"要贴键",即手指尖贴合理的小动作,以达到快速。

D:均匀度的练习:在练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均匀度的问题。

a要踏实慢练;b"要听" ,听声音是否均匀,速度是否平均;c对弱指要加强训练。

E:流畅度的练习:流畅度是一个综合了多方面要求的问题,首先要求手指的独立和灵活,同时也要结合臂腕的协调和重量的调节,又牵涉到音乐的表情和感觉以及节奏的分组和律动。

要慢练。

注意手指手臂手腕和手指协调配合,明确感受乐曲或乐段的节奏。

体现出节奏的律动。

增加音之间的流动感。

5:手腕与手臂的活动和调节手腕是保证手指能有效并自如地去适应弹奏中千变万化的关键部位。

(1)手腕的三种活动方向:A手腕的上下动作:手腕的上下动作分成两种:a"落滚"式的动作:由整个手臂协调带动上下动作,被称之为"落滚"式的动作。

如在两个音的小连线时,第一个音弹之前,手腕结合手臂先提起来,把手指带动起来,然后指尖冲着键盘落下去,一发出声音后,手就立刻放松,保持正确手型,在琴键上站一会儿,再根据音符的时值向第二个音。

在第一音至第二音时,手腕安静不乱动而弹完第二音后,手腕结合手臂提起来,使手指柔和地离开键盘。

这种落滚式动作的练习,使手腕变得灵活柔和自如,并与手臂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得手指更好地与手臂重量结合,弹出连线和乐句,弹出更优美丰满的声音。

b手腕独立动作的上下动作:这种动作用于手腕动作的跳音。

前臂是指从手臂到手肘的这一段,放松地放桌面上不动,这时让手部作拍皮球的动作。

此时手掌处于拱形,手指尖触及桌面,这样反复地上下动作。

实际上动作的关节是手腕,由于手臂是不动的,所以可明确地意识并体会到的和腕的主动。

B、手腕的左右动作手腕左右动作是一种非常必要,而且是时时处处都要运用的动作。

即是,每一个手指弹的时候手腕必须左右调节位置,以使手指处于何种最有利于弹奏的方位。

a手腕的合理调节的原则:手臂要想配合手指必须通过手腕才能起作用,而手腕调节的原则在于每个手指弹奏时,要让手指处于基本直对着键盘的方向,这种角度和方向最容易把手臂上传下来的重量自然地送进键盘去。

C、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结合的综合动作综合动作中,常见的手腕圆圈式的动作,一般用于一些规律性分组的技术性段落式伴奏音型段落。

像车尔尼299的第六首,就是每拍四个音,根据音的高低和手的左右位置,打一个手腕的扁圆圈动作。

这个好像划一个圆圈的手腕动作即是手腕的上下和左右结合来完成的。

6:钢琴演奏中的促键:(1):指力触键与前臂肌肉相连的肌腱将手指往下拉,就完成了下键的动作。

当肌腱松会时,手指和琴键就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练习方法:(如图2):让右手处于正常的弹奏姿势,手背和腕背几乎在同一水平面上,手指贴住键盘,处于C音到g音的位置。

手腕在抬高和放下的几次动作中始终放松,手指始终贴键,手指稳固而略呈弯曲。

图2例一:断奏:如图3:每弹一个音符,手指都迅速按下键,并在发出声音的那一刻松开,缩回到键上。

手腕始终保持平稳。

图3例二:连奏:如图4:图4 如断奏一样,每个音都要弹出保持住。

手指所用的压力只需阻止琴键弹回即可。

再向下一个音进行时,前臂略向右转动。

这样,当一个键松开时,另一个键正好发出声音。

图4(2):手力触键:手力触键的主要特点是手朝下动作。

在各类触键方式中运用最广。

手腕的向上弹起的倾向成为手力触键的一个不可改变的标志。

练习方法:如图:右手放在铺例一所示的键盘位置上。

手腕放松,手指稳固。

拇指举起离琴键约1/4寸高,手朝C音的键上和键里用力,使拇指击下琴键。

这时手腕会立即向上拱起1寸高,然后立即放松,回到原来的位置。

只样就形成了断奏的效果。

左右两手都可以用这个方式来练习谱例3。

在每个下键动作中都要强调手腕的向上运动。

图5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练习谱例(图4)中的连奏,但手朝下面的一个音的方向稍微转动,手腕每次向上拱起后,应立即回到原先的位置。

手腕放松和手指稳定是触键中最难达到的要求。

手指触键有广泛的用途,如演奏各种音阶、琶音以及其他复杂音型的快速乐段等。

也常常用在弦及八度的弹奏中。

(3):臂落触键臂落触键是突然落下前臂或全臂,以使所要弹的那个键或那几个键在这个下落动作中被推下。

最终的姿势是如图B所示的,手和手臂都从键盘上往下垂挂着。

臂落触键可以弹出断奏的效果,只要手指在声音发出后立即放松。

臂落触键最好用于音的保持或连奏效果。

练习方法:如图6在弹奏图6中的各音时,先抬高手腕以使指尖几乎贴住键盘。

然后突然放松手臂。

随着手臂的下落,以便听到所要弹的音。

手指按住这个音,手腕则低于键盘。

然后再回到高手腕的姿势,以便弹奏下一个音,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手腕都是放松的。

手力与臂落相结合的触键这两种触键的交替运用在分句表现上极为重要。

以带连线的两音音组为例,先有臂落触键弹出第一个音,奠定一个基础,再由手力触键按所要求的轻巧程度或断奏程度弹出第图6 二个音。

练习:(如图7)按照图7来练习。

每一组的第一个音用臂落触键(D=放低手腕)弹出,第二个音用手力触键(U=抬高手腕)弹。

图7带连线的左右手各自独立的音组可以通过独立使用这两种触键的方法来练习,如图8:图8对于带连线的轻巧的音阶,可以臂落触键弹第一个音,让手腕逐渐抬高(手力触键)。

当顺势弹完最后一个音时,手腕便悬在半空中。

如图9:图9各种音阶、左右手分开的练习:如图10图10注意:拇指总是用臂落触键。

其余手指除了弹奏音阶的起始音(无论上行或下行),一律用手力触键。

两种触键的交替使用在八度连奏中应用教多,在黑键上总是用手力触键,而紧跟在黑键后的白键则用臂落触键。

半音阶八度尤其能说明这几个原则:如图11图11(4):全臂触键这种触键的特点是:上前臂、手腕、手和手指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动。

练习方法:(1)右手放在正常的弹奏位置。

手腕和手指保持稳固,然后尽可能高地耸起肩部,整个手臂和手也随之抬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