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番茄斑萎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生命系统中的最基本层次B. 大肠杆菌的细胞层次就是个体层次C. 杨柳由器官组成系统进一步形成个体D. 生物圈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由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2.下列显微观察实验中,观察材料不需要经过染色处理的是()A. 观察新鲜黑藻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B.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C.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D.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3.下列各选项中的两种物质,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是()A. 核苷酸与蛋白质B. 磷脂与脂肪酸C. 纤维素和脱氧核糖D. 叶绿素与甲状腺激素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的合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B、淀粉和糖原水解的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C、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细胞中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5、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和A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6、研究发现,韦荣球菌能通过分解乳酸来增强人体的性能,使运动员更有耐力。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高温可以使该种菌的蛋白质失活是因为高温能使肽键断开B、组成该种菌的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很难找到C、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所以该种菌中所有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D、韦荣球菌产生分解乳酸的物质需要蛋白质的参与7.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是()A.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连接并交换物质B. 红细胞放在0. 09% NaCl溶液中吸水膨胀甚至破裂C. 同种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D. 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后与受体结合8.下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膜的组成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B. 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均匀对称的C. ③是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组成的D. ③具有流动性,大多数②也可以运动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B、没有核仁的细胞不能形成核糖体C、含有DNA的细胞器一定含有RNAD、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C、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RNA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C、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核膜和核仁在细胞周期中会周期性地消失和出现12、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13、下图是某一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示意图,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①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①不可能是葡萄糖B、K+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与物质②相同C、氧气浓度越高,物质①的运输速率越快D、抗体分泌至细胞外时,运输方式与物质①相同,方向相反14、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后,会吸水涨破,而水生动物物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不膨胀,某同学利用这两种细胞做了如下实验(表中“+”表示处理)。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组别细胞X等渗溶液配置的水通道蛋白处理显微镜下现象酶液A红细胞+将四组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多次A、B两组破裂的细胞数目基本相同B+C爪蟾的卵母细胞+C组较多细胞破裂,D组极少细胞发生破裂D+A.表中的X可代表水通道蛋白酶液B.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进入两种细胞的方式C.显微观察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红细胞以协助扩散吸水,爪蟾卵母细胞以自由扩散吸水15、如图是ATP在不同酶的催化下的水解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TP与核酸组成元素相同,是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B、乙物质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C、3种酶催化的反应释放能量最少的是酶3催化的反应D、小鼠细胞中的ATP来自于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16、图甲表示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c时,H2O2分解产生O2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若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a或d时,e点为0B、PH=b时,e点下移,f点右移C、适当提高温度,e点上移,f点不移动D、若H2O2量增加,e点上移,f点右移17、如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经过程①②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B、无氧呼吸时,过程①产生的NADH在过程③或④中不断积累C、人的成熟红细胞内可发生的是过程①④D、无氧呼吸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掉,所以产生的ATP量远小于有氧呼吸18.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锥形瓶中的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酵母菌是自养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B. 第100s时,酵母菌对O2的吸收量等于其CO2释放量C. 第200s后,丙酮酸的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第300s后,抽取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19.用含有不同浓度的Cu2+培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测得该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随着Cu2+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B. Cu2+浓度为100μmol/L时,Cu2+促进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合成C. 当Cu2+浓度为1000μmol/L时,可推测该植物幼苗光合作用减弱D. 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要提取分离色素后再做定量分析20、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段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强,气温上升B、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酶失活C、CD段升高的主要原因是CO2吸收量增加D、DE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气温下降21、如图为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a、c、dB、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b、dC、伴随有ATP形成的过程是b、c、dD、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强于b,c强于d22、如图表示温度对漂浮刚毛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测定光合产氧速率时,各温度条件下CO2的浓度可以不同B、测定呼吸耗氧速率时,无需遮光,供O2充足即可C、若连续光照而温度保持在40时,漂浮刚毛藻有可能死亡D、若连续光照,35时漂浮刚毛藻的净光合速率最大23.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物种2的分生组织细胞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的最好材料B. 处于a时期的细胞,核糖体、线粒体的活动都非常旺盛C.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都长于分裂期D. 四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中,都只有部分细胞在细胞周期中24、图甲是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是某动物(2n= 4)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则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在AB段时期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BC段时期内可发生交叉互换和同源染色分离C.图乙细胞每一极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①和④携带的遗传信相同D.图乙对应图甲中的DE段,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与正常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三倍体25、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两条染色体C、一条染色体经复制产生的两条染色体D、性状、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26、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一个卵原细胞可能会形成四种卵细胞B、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开的细胞不一定就是次级精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没有均等分开,则形成的所有精子都异常D、精细胞的变形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27、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确定该哺乳动物的性别是雄性B、①—④均属于减数分裂,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②③④C、②中上下对应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相同,均为同源染色体D、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①②,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是③④28、正常情况下,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再减数分裂后最终形成精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核遗传信息可能相同B、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核遗传信息相同C、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任意两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核遗传信息相同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核遗传信息相同2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B、细胞衰老表现为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C、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D、细胞分化和衰老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能无限增殖,因而不受基因控制30、下列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31、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B、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C、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32、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