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CPR指南更新后心肺复苏研究新进展

2015CPR指南更新后心肺复苏研究新进展

转复性v,r/VF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
不详,可能的解释是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对于
PEA,其电活动保留,但由于电机械分离无机械泵
活动,因此即使电活动改变,泵活动改善的空间亦
有限。而心脏停搏心脏无收缩的原因更可能来源于
为3组,分别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及安慰剂,结 果显示,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相较于安慰剂组, 有更高的入院生存率,尽管出院生存率稍高
shockable rhythm in
arrest
with initial analysis
hospital:propensity
matched
[J].BMJ,2016,353:i1577.DOI:10.1136/bmj.i1577. [6]Fukuda
T,Ohashi.Fukuda
on
TTM在非可除颤心律患者中的应用
善[291,而Doshi等[30]在一项更大样本的回顾性研
[7]Deal6n
4非可除颇心律转变为可除颓心律与CPR患者 预后的关系 流行病学资料Meta表明,OHCA患者中非可
除颤心律患者占据多数¨5‘16 J,而可除颤心律患者
生存率更高[17],故非可除颤心律转为可除颤心律
功能结局的受益,但近期研究显示目标温度33℃
与36℃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
是否预示着更好的结局成为一个研究焦点。 Hallstrom等u副的研究显示无脉性电活动(PEA) 或心室停搏转变为可除颤心律后患者出院病死率更 高;但随后的研究则显示转变为可除颤心律后患者 有更高的出院生存率及更好的神经系统结局n9驯,
停(IHCA)患者,结果显示自2006年至2012年,
但并未取得更高的存活率及更好的神经系统功能结 局。该结果与先前研究认为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可改
善患者生存率[10-11]的结果相悖。作者推断,先前
肾上腺素在第一次电除颤后立即应用的患者比例逐
渐增多,至2012年,其比例高达60%,这与指南 的推荐不符。而首次除颤后早期(2 min内)应用 肾上腺素,患者ROSC、出院生存率及神经系统功 能结局均预后不佳。Fukuda等Mo同样发现,院外 心搏骤停(OHCA)可除颤心律患者院前应用肾上
MS,Berkow
LC,Kudenchuk life
PJ,et a1.Part 7:Adult American
Heart
点延长至1年,低温治疗组与常规非低温治疗组生 存率相似,低温治疗并未给患者带来生存率的益
处。另外,MTH对VF/VT患者是有益的,IHCA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究表明32~34℃会给患者带来生存率与神经系统
了难转复性VF/Ⅵ’患者入院生存率,但同样未改
善出院生存率。故胺碘酮与利多卡因仅给患者带来
短期受益。而对于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的比较, Kudenchuk等¨2 3的研究相较于之前的实验,样本 量更大,胺碘酮及利多卡因给药时间更早,实验设 计也更严格,实验结果也为指南更新提供了有力的 证据,支持了指南更新的推荐。
断有新的研究进展,现介绍如下。

IHCA患者特征差别巨大,故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 倚。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研究均采用倾向得分匹 matching)作为对照,故需更 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肾上腺素给药时机以及 与除颤结合的时机对可除颤心律患者的影响。
配(propensity
score
2连续与中断胸外心脏按压
且转变为可除颤心律20 min内给予电击,电击时
义‘23巩]。Hovdenes等‘冽发现OHCA患者入院时体
温<34℃者较>34 oC病死率高,而TIM 36℃下 早期4 h内的复温不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以上研 究表明严格的控制发热而非绝对的低温控制即可能 取得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或者对神经系统起更好 的保护作用需要的最佳温度可能更低。将来的研究
的研究证实。

3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在难转复性VF/VT中的应 用价值 指南更新中提出,。对难转复性VF/VT在CPR、 除颤及血管加压素治疗不敏感时可以尝试应用胺碘
万方数据
主堡急趁医堂塞盍兰Q!!生!旦箜堑鲞筮!翅g堕塾』量堡!堡丛鱼:!垫坚!翌垫12:!坐:堑:丛!:!
酮,利多卡因作为胺碘酮的替换药物应用,两者均 不推荐常规使用。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 项研究,Kudenchuk等H21收集了3 026例OHCA难
间越早,生存率越高,当超过20 min后则未再显
示受益的结果[驯。而Thomas等[21 3则认为是否转
需要在尽量保持rITM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比较
不同温度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来确定最适合的温度。
变为可除颤心律与出院生存率无关。由此可见,非
可除颤心律转变为可除颤心律对患者的预后价值存
目前,一个随机对照研究进行TrM
5.2
析,比较了PEA与心室停搏在转变为可除颤心律
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心室停搏相较于 PEA转变为可除颤心律后有更好的院前ROSC、出
院生存率及神经系统结局,与之前部分研究结果相 似n9别。作者推断多个实验结果的不一致性来源 于多种原因,如不同研究间患者干预措施不同,但 最大原因可能是PEA及心脏停搏患者纳入标准的 不同。心室停搏转为可除颤心律有更好的预后原因
(24.4%粥.23.7%∞.21.0%),但三组间差异无
无电活动,因此一旦电活动恢复,机械泵功能可能
会得到改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研究均为观察性研
究,对上述结果的解释并不确定,故需要进一步对 PEA与心脏停搏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来解释上述
结果。
统计学意义,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相比也未显示 更好的入院及出院生存率。在先前的小样本研究 中¨孓14J,胺碘酮相较于利多卡因及安慰剂均改善
5.3
Suppl 2):s444464.DOI:10.1 161/CIR.0000000000000261.
[5]Andemen LW,Kurth
T,Chase M,et a1.Early administration patients with cardiac
score
of
epinephrine(adrenaline)in
・9・
南更新对IHCA患者同样推荐应用。在近期发表的 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中,Chan等旧副分析了26 183 例IHCA患者数据,发现进行MTH的IHCA患者出
院生存率更低,神经系统功能结局更差,当观察终
administration of epinephrine and outcome after in・hospital
胸外按压减少了冠脉灌注压力,与患者预后不佳有 关[7-s]。2015 AHA指南更新中重申2010年指南要
体改善冠状动脉的灌注,对于非可除颤心律患者,
提倡尽早给予,可促进自主循环恢复(ROSC)并
求,建议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 和时间。Nichol等旧1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 项研究,对114个急救中心的非创伤性心搏骤停患 者胸外按压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胸外按压 中断患者相比,进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的患者尽管
arrest
arrest:a
report
out—of-hospital
data
registry in
Japan,2011-2012[J].Eur J
Clin
Phannacol,2016,72(10):
1255—1264.DOI:10.1007/s00228.016-2093-2.
非可除颤心律患者出院生存率及神经系统结局的改
・7・
・述评・
201 5
CPR指南更新后心肺复苏研究新进展
齐志江李春盛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肺复
腺素给药与除颤时间对预后的关系,且OHCA与
苏(CPR)和心血管病急”救Fra bibliotekECC)指南更新 (简称指南更新)u J,在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审查与 推荐级别基础上对2010年CPR与ECC指南某些热 点问题做了更新,指南更新的推出与实践,同样伴 随着新的研究热点的讨论与争议,CPR的研究不
TTM对IHCA患者的应用j
OHCA
VF/VT患者推荐进行TIM,由于对
IHCA患者缺乏可靠的髓机对照研究,尽管有限的 小样本观察性研究中并末发现MTH能改善IHCA 患者的生存率‘26矧,但鉴于MTH潜在的受益,指
万方数据
主堡盘姿匿堂盘查垫12生!旦筮堑鲞筮!翅鱼竖翌』垦坚墼g丛鲤:』垒婴型蔓垫!Z:!丛堑:盟!:!
5‘CPR目标温度管理(1lrM)的研究现状
轻度低温(MTH)可降低OHCA昏迷患者的 病死率,改善神经系统结局,指南更新建议对所有 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昏迷的成年患者采用TrM, 目标温度控制在32~36℃之间,至少维持24 h。 尽管指南更新确定了TIM的临床价值,但在实际 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存在,需要进一步探讨。 5.1最佳温度的选择 指南更新建议对TrM温度设定在32~36℃, 具体温度需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尽管先前的研
N,Matsubara T,et
a1.Effect
of
尽管指南更新提高了对非可除颤心律患者
TYM应用的推荐级别,但其有效性并未得到充分 有效地验证。近期一项观察性研究显示了TrM对
prehospital epinephrine from the national
out-of-hospital cardiac cardiac
研究持续胸外按压带来的受益可能与CPR技术的
改善(例如按压频率与速率)、监护系统的改进或
者“霍桑效应”有关,而并不仅仅是单独实施了
持续胸外按压的效果。尽管目前的指南均推崇增加
腺素与1个月内生存率降低有关。亚组分析中仅接
到急救电话15 min内给予肾上腺素且为单次剂量 的患者受益,而随着首次除颤及首次给药时间的延 长,生存率逐渐降低。但该研究末比较更早期肾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