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服饰礼仪
四、国外的着装礼仪举例
美国:总体而言,美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崇尚自然,偏爱 宽松,讲究着装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跟美国人 打交道时,应注意对方在穿着打扮上的下列讲究,免得让对方产生不 良印象。 第一、美国人非常注重服装的整洁。 第二、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 第三、美国人十分重视着装细节。 第四、在美国,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 第五、在美国,女士不能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 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 第六、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 失礼。 第七、、出入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 ,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第八、在室内依旧戴着墨镜不摘的人,往往会被美国人视作“见不得 阳光的人”。
1992年,巩俐出席第64 届奥斯卡颁奖 2004年参加嘎纳电影节
2001年上海
APEC峰会
阿玛尼高级定制系列 Armani Prive2009春 季带来浓郁中国风的 设计,黑、白、灰, 黄、紫、红,蕾丝与 流苏,中国画风的印 花与刺绣,华丽的绸 缎面料,借鉴中式建 筑向上飞扬的华丽檐 角„„从形式到细节 ,甚至模特的发型, 无一不透露出中国情 调。
(一)对服饰功能的认识不同
中国强调服饰的伦理功能和符号意义,西方注重服饰的 装饰意义。 班固:“衣者隐也,裳者鄣也,所以隐形自鄣闭也”。 (伦理意义) 《释名· 释衣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 庇寒署也;下曰裳,裳,鄣也,所以自鄣蔽也。” 上衣:实用功能 下裳:伦理功能 在中国,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 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资治通鉴》中说:“ 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壮不丽无以重威”。
加拿大: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着装以欧式为 主。 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裙。 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 在休闲场合则讲究自由穿着,只要自我感觉良好 即可。
法国: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 的。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 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 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 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 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 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中式服装在造型上重视二维空间效果平面直线裁剪方 法,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
• 西方往往将服装是人体艺术的组成部分。 • 在造型上强调三维空间效果,故有“软雕塑”之称。西 方服装采用立体裁剪方法,追求用服装表现人体的曲线美。
二、中西服饰的交流融合
从中国清朝以前的服装款式来看,遮蔽人体的宽 袍大袖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主流。随着鸦片战争西 方列强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西方文化的涌入, 中国近代的传统服饰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穿着西 洋宫廷礼服、举办西洋特色的宴会在当时一些达 官贵胄中甚为风行。 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 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 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 款式取而代之。
西方人认为,服装穿着必须是为 人体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 显示人体的美感,弥补人体的缺 陷。 虽然古罗马人也曾十分重视衣服 对于身份的表示,封建时代也曾 不断推出各种服饰禁令,但大多 是一些奢侈禁令,很少有像中国 人这样充分地把服装的社会功能 发挥到极致的,而更多注重的是 服装的财富价值和审美功能。 洛可可时期女装
中西服饰文化的审美比较
●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 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 ●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 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 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 平稳为最美。 ●中国文化是隐喻文化, 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 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 文化品位。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 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 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 ●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 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 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 出个性为荣。 ●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 化,重视造型、线条、图 案、色彩本身的客观美感, 以视觉舒适为第一。
虽然中国服饰装束日益西化,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服饰 并没有退居幕后,甚至得到西方人的喜爱, 20世纪末,国际兴起一股“东方热”,国际时装界青睐起 东方风格来,东方的典雅与恬静,东方的纯朴与神秘,开 始成为全球性的时尚元素。 1977 年法国高级女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推出一款对 襟马褂式上装, 他的灵感来自清代官服中的凉帽和马褂。 1981 年设计师曼代利推出一件夜礼服, 其披领形状同清 代官服的披领完全一致, 披领图案是变化了的中国如意云 纹。 1989年法国设计师戈尔捷推出的三件套女装,裤子是中国 老式宽腿裤的样式, 并滚以宽宽的金边, 主色金、红、黑 在西方人看来又是典型的清代色。
中山装
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 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 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 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 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 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中华文化 习俗辞典》
中山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 : 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 之四维”(礼、义、廉、耻 ); 前襟的五粒纽扣表示孙中山 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 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 监察权; 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 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 、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 等、自由、博爱); 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 谨的治国理念; 背部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 统一之大义。
(三)服装审美的表现手法不同
中国人的服装行为注重自我调节,所以较保守,少 变化;西方人的服装行为注重自我表演,所以较开 放,多变革。 西方人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主人,是世界万物的主 宰,以自我为中心,竭尽全力地开掘人的力量,释 放人的潜能,在服饰上大力表现个性,强调夸张了 的人体之美,将美的坦白直率表达出来。
(四)服装造型的不同
中国人对服装重意象气韵之美,西方人对服装 重立体造型之美。 中国服饰美学观念表现在造型上的是意象的结 构,充分调动艺术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种超越形 体的精神空间,衣服适体又不完全合体,不裸 露张扬也不尽力束缚,在遮体的隐约之中含蓄 地显现了流畅婉约,温情流动的人体曲线美。 西式服装是竭力表现人体的立体裁剪的服装, 具有夸张的服装造型。
西装的搭配技巧
三色原则:男士在穿西装套装 时,全身的颜色必须限制在三 种之内,否则失之于庄重和保 守。 三一定律:男士在穿西装套装 时,身上的鞋子、腰带、公文 包三个部位的颜色必须协调统 一。 西装与领带两者的色调可以对 比,也可以互补。 最合适的搭配:深色西装配穿 浅色衬衫。
穿西装的注意事项
三、西方国家的着装惯例
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 人们对着装比较随意,喜欢 方便、舒适的服饰,有的还 以此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讲 究多样化。 西方人非常注重在不同场合 穿不为三种:正 装西服、商务便装、休闲装。 在一些正式场合,穿衣规矩极多 。在政府部门或者公司工作的上 班族,工作时间男士一般要西装 革履,在美国IT行业的从业人员 往往喜欢穿商务便装,而金融、 保险等行业的人员则是一身庄重 的正装。 若是在宴会等社交场合,男士要 穿正式西装或者燕尾服。
衬衫领应高出西装领1厘米左右, 衬衫袖应比西装袖长出1-2厘米, 袖口一定要扣上,下摆必须扎进 裤内。 庄重的西装要配深褐色或黑色的 皮鞋,袜子应当是深色的。
(二)女装
与男士服装相比,女士服装种类、样式、花色繁多,选择 更多样化,而且设计也随着潮流经常改变。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女性更喜欢通过服装和饰品来展现 自己的风姿和气质。 女性在职场中一般是西式套装,体现女性的独立、自信。 在一般社交场合,女性多穿各色裙装,在社交礼仪场合, 一般都要穿裙子,而且这种裙子至少要长过膝盖。
(二)在服饰的审美观念上不同
中国讲究含蓄,重精神之美,西方明朗率直,崇尚显露人 体的美。 中国人穿着讲究体面,加之受儒家、道教思想的支配,崇 尚统一、优美、中和、神似、儒雅、对称等美感,在款式 上表现为用宽松的服饰包裹人体,体现含蓄、端正、严谨 和大方之风,自然和谐之美。 中式男装严整修长,洋溢着中和之美,中式女装严密包裹 人体,使人难窥其详,增加了神秘感。
阿玛尼的中国情结
乔治· 阿玛尼 的上海回顾展
乔治· 阿玛尼说: “古根海姆博物馆 能为我的作品在上 海美术馆举办展览, 我感到非常荣幸。 中国的文化及其精 神,一直给予我个 第62届戛纳电影节颁奖盛 人无穷的设计灵 典上,意大利女星艾莎- 感。”
阿基多穿着Armani Prive09充满了中国山水 和牡丹花卉长裙,在庆典 上引起人们的关注。
西装的穿着
西装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内 涵,并从欧洲影响到国际社会,成为一种国际性 服装。 西装的主要特点是外观挺括、线条流畅、穿着舒 适,搭配恰当则更显得高雅典朴、潇洒大方,使 用场合甚为广泛。
穿西装的正确方法
拆除商标 熨烫平整 系好纽扣 不卷不挽 慎穿毛衣 巧配内衣 腰间无物 少装东西
旗袍
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 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 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的典范。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人在服饰穿着上也逐渐 与国际接轨。 在中国,目前人们穿着的服装主要是中式与西式两种 类型。 在工作环境中,穿西式的套装、套裙或专门的制服, 制式皮鞋已经成为一种规矩。 而在一般的大型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音乐会、社 交聚会中,由于社交场合强调时尚个性,比较得体的 穿着一般是时装、礼服。
西方文化与礼仪
第四章
服饰礼仪
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被称为“人的第二层 肌肤”,既可以遮体御寒,发挥多种实用性功能 ,又可以美化人体,扬长避短,展示个性,发挥 多种装饰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