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聪明人有时也会糊涂

一个聪明人有时也会糊涂

一个聪明人有时也会糊涂,有的糊涂一阵子,有的糊涂一辈子。

我属于前者。

糊涂了一阵子。

现在才知道学文化的重要性,还不晚。

要想学艺术,先认识认识中国的文字吧!中国字很难学,有的字,一个字就有两个音。

一个音,又有很多字。

全读一个音。

比如,数目之首的一,就有很多的字全念一,如:衣服的衣,急病乱投医,大写的壹,作揖的揖,不依不饶的依,您说有多少一?
一个音就有一个字,写不出第二个来,这个字有没有?有,不多。

像东西南北的北,只有一个。

大小的大,只有一个。

户口的口,只有一个。

山水的水,只有一个,找不出第二个;不信您就找,找出来不白找,我请客。

真的请客,不论哪位找,谁要找谁找,谁找出来谁请客。

您找吧。

可不您请客嘛,我才认识几个字?我能请你嘛!中国字,不但一个音有很多字,而且一个字还有双音。

同是一个字,搁在这里一个音,放到那里又读一个音。

您就拿这自行车的车字一说吧,自行车,手推车,马车,汽车,火车,三轮车,全读车。

同是这个车字,换个地方,它又不念车。

象棋比赛得读(ju)。

当头炮、跳马、出车(ju)。

不能说成当头炮,跳马,我出车(che)。

出车(che)?棋盘压碎了。

中国人最聪明,识字不多,用字不错,该念车(ju)的念车(ju),该念车(c he)的念车(che)。

比如这位要坐三轮车,到火车站去,赶火车,都这么说:“三轮车!”“哪儿去您哪?”“我去火车站,赶火车。

”“好您上车吧。

”“请您快点蹬可别误了车。

”“您放心吧。

”一会儿蹬到了。

“您看不误事吧,到火车站了,您下车吧。

”以上这些话,不能说车(ju)说车(ju)难听。

“三轮车(ju)!”
“您到哪儿去?”
“我去火车(ju)站,赶火车。


“好您上车(ju)。


“请您把车(ju)蹬快点儿,可别误车(ju)。


“您放心吧。


一会儿蹬到了。

“先生,您看不误事吧,到火车(ju)站了,您下车(ju)。


看看,这闹多大的笑话,学好中国字、中国文化多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