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惩治腐败必须坚持“零容忍”
——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基层调研中,常常听闻许多职工议论越来越多的贪腐事件。
似乎,一夜后的社会层层弥漫着灰色、黑色的弥障,浸润着阴魂不散的腐朽气味。
可事实上,中央高层早已明察秋毫,欲治之而后快。
在济南召开的一次全国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上,中央领导贺国强就曾强调指出,要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继续加大力度查办大案要案的同时,把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以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与那些腐败战线里的豪贪“硕鼠”相比,像办个证照、栽点树木这类在普通百姓眼皮子底下进行的事情,让人很难将其与贪腐挂上钩。
可各地曝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贪”、“蚁贪”们,将手中那点权力发挥到极致,或“零打碎敲”,或“雁过拔毛”,腐败起来从不讲场合,从不问时间。
这些人,不是“公仆”你还看不出他有多坏,但是“一变蝎子就蜇人”,“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一滴水就泛滥”,足可谓处处是英雄。
惩治腐败,既要严惩大腐大贪“抓大虫”,又要查处小腐小贪“小虾米”。
面对腐败现象的日趋“低职化”、“基层化”,中央高层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上日程,下大力气查
处诸如征地拆迁、学校办学中乱收费、食品药品制假售假以及基层干部吃拿卡要、收受财物,萝卜招聘等一系列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实在是得民心促发展的应时之举!
也许土地买卖、金融市场、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巨贪与百姓还有些距离,但群众身边的小腐小贪,往往与民争利、直接损害群众利益,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其负面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如今媒体隔三差五报道的基层干部腐败行为,无外乎在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招考从业上打主意。
有的领导干部仕途如坐飞机,公示出来神女仙男满天飞;有的“人民公仆”前台一坐如正人君子,东窗事发竟吃喝嫖赌,这一切固然有其自身或体制方面的因素,但谁不知道这是贪腐使然。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这样那样的“许三多”、“黄三亿”无不是钻营于百姓民生之中,滚打摸爬于公众事业的方方面面。
“宽一分则民可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明嘉靖年间福建一知府道出百姓心思。
无论他那个年代,还是如今,老百姓有一种特质永远不会变。
那就是:老百姓永远最朴实、也最现实!谁奉上实惠就拥戴谁,谁制造祸患就反对谁。
基层干部若是作风上不正派、行为上不检点,损民众之利,肥一己之私,终究会被广大群众所唾弃,也一定会被老百姓们喝斥。
腐败现象越到基层、越到老百姓身边,群众感受就越深刻、越痛恨。
为官者甚至他的妻儿老小,如果
以权谋私,抽的是九五至尊烟,坐的是配备专车,喝的是洋酒茅台,那不仅毁了官员本身,而且泯灭了人们共同追求的信念,贻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反之,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就能把反腐败反到群众心坎里,以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反腐实效取信于民。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贪腐无论多少,贪官不分大小,都必须坚持“零容忍”。
要不放过任何一个案件线索,不放过任何一起腐败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腐败分子,查办到底、惩治到位,刮骨疗疮、除腐务尽,莫让“身边的腐败”寒了百姓的心,莫让党的事业败在一群小鱼小蟹的手中。
(张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