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紧固件检验程序规则

紧固件检验程序规则

第七章验收检查7.1 概述由于紧固件的生产批量大,检验项目多,不可能进行百分之百的全数检验,否则要花费很高的检验费用,尤其是破坏性试验,要实施全数检验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于通过小的样本n来判定批量N的产品合格与否,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两个风险(误判),即生产者风险α和用户风险β,n越小,风险越大,加大样本大小,可以降低风险,然而,从经济性角度来衡量,n越小检验成本也就越小。

紧固件验收检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标准,是供需双方对交付验收的紧固件产品批是接收或拒收的依据。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上世纪80年代初着手制定《紧固件验收检验》标准,现行标准ISO 3269:2000(GB/T 90.1—2002,idt等同采用)。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用户对紧固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各国的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目前,中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已等效或等同采用ISO 3269制定了国家标准。

美国有自已的紧固件质量检验标准。

7.2 国际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准7.2.1 适用范围在订货时,未与紧固件供方协议采用其他验收检查程序时,需方必须遵循本标准规定的验收程序,以确定一批紧固件的验收或拒收。

本标准适用于螺栓、螺钉、螺柱、螺母、销、垫圈、盲铆钉和其他相关的紧固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速机械装配,以及特殊工程监理的紧固件产品的验收检查。

供方可向其他供货者购买附件、半成品和进行工艺外协作、加工,成品的最终提供者应对紧固件的最终产品质量完全负责。

本标准适用于交货时的紧固件,而不适用接收后的紧固件再加工、处理(镀层)的检验。

7.2.2 验收检查的基本规则7.2.2.1 本抽样方案的生产者风险应不大于5%。

7.2.2.2 在验收过程中应强调,着重考虑产品是否符合预期的功能。

7.2.2.3 对已拒收的紧固件,必须经修整或分类后,才能复检。

7.2.2.4 验收检查中,如有争议应采用直接测量进行判定,但对螺纹检查仍应以螺纹量规的检查结果作为验收依据。

7.2.2.5 即使已经符合本标准的验收条件,也应尽可能剔除个别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紧固件。

7.2.3 紧固件验收检查的程序对于提交验收的产品批,应按:①尺寸特性②机械和工作性能③表面状态(含表面处理及表面缺陷)三个独立的程序进行检查,每一特性均应单独评定。

在机械特性检查中,拉力试验、冲击试验、表面硬度试验都是破坏性试验。

在表面缺陷检查中,用目测检查裂缝等缺陷是非破坏性检查,表面缺陷的扩孔试验是破坏性试验。

标准中仅给出了目前有ISO紧固件产品标准的紧固件尺寸特性、机械特性和其他特性的合格质量水平以及抽样方案示例,并以资料性附录给出了推荐的验收检查程序和基本规则的导示与解释。

7.3 德国紧固件验收检查方案德国在1988年发布了DIN 267/T5-1988《紧固件交货技术条件――接收检验》标准,其等效采用ISO 3269标准,代替DIN 267/T5:1984现行标准为DIN EN ISO 3269《紧固件-验收检查》(等同ISO 3269:2000)代替:DIN ISO 3269,及DIN 267-5。

7.4 美国的紧固件验收方案美国的紧固件抽样检验标准的方法与内容完全有别于DIN和ISO标准。

根据美国紧固件标准和贸易的习惯,紧固件标准是通过工业紧固件协会(IFI)的标准汇编公布,并流行使用。

7.4.1 IFI-5版抽样检验方案IFI于1965年在第五版汇编本的N章推出紧固件验收规范,是参考美国军用MIL-STD-105D 计数抽样检验标准而制定的,并作为紧固件验收检查的依据。

1)检验程序该方案是以概率论原理确定的计数抽样规则;并根据受检产品的批量N大小,决定样本n大小。

按照产品技术参数和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检验,将检验出的缺陷项目和缺陷件,与产品规定的合格质量水平AQL及选定的合格判定数AC进行比较,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结论。

其检验程序与GB/T 90.1等基本一致。

2)质量特性分级对产品规定的特性按缺陷等级分为4类:主要缺陷、次要缺陷“A”、次要缺陷“B”和废品。

3)AQL合格质量水平该规范规定的可接收的AQL合格质量水平见表40。

表40 尺寸验收项目与AQL质量水平分级4)抽验方案抽验方案分为尺寸检验和机械性能检验:尺寸检验的样本应从提交检验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样本大小n应按标准对批量大小N相应规定的样本大小n的数量抽取。

根据各缺陷项目的合格质量水平AQL,查出对应的合格判定数Ac。

如果检验的缺陷数d少于或等于Ac,则该批接收,否则拒收。

对已判定为不合格的检验批,标准规定不允许不进行任何技术处理就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

要说明的是IFI-5版检验标准在贸易中除特别注明外,一般已不采用。

7.4.2 IFI-7版抽样检验方案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紧固件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每年也有相当数量不合格的紧固件进入市场,给一些工程项目、机械产品、桥梁等质量带来潜在隐患。

北美地区的一些紧固件销售商和用户开始不愿意接受AQL质量水平的概念,作为紧固件交货的验收依据。

美国政府也出面干涉,于90年代初颁布FQA紧固件质量法案,强调紧固件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可追溯性。

在60年代末,从日本开始的“零缺陷”运动已逐步转向北美市场,美国也开始提出“零接受”。

尤其是近几年,ISO国际标准提出了质量保证方案,强调了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过程控制中采用数理统计SPC方法来控制各个要素,排除非正常因素,使产品质量处于控制状态中。

但紧固件质量受制约于材料、工艺、设备、工具、人和环境,甚至价格等各个因素,对于大批量交验的产品要保证100%合格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对缺陷件进行全数挑选也是不可能的。

美国1998年出版的IFI紧固件标准第六版、2003年的第七版已提出新的紧固件质量保证方案标准,包括抽样方案、验收规则、生产控制和检验记录等。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于1987年提出了紧固件的质量保证和检验标准,IFI—第六版汇编了2个,2003年的IFI—第七版汇编了4个有关标准(见表41)。

表41 美国紧固件质量保证方案标准7.4.3 ASME B18.18.1《一般用途紧固件检验和质量保证》7.4.3.1.适用范围一般用于内,外螺纹紧固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检验。

适用于产品包装后出厂和用户接收检验时,用来判断产品合格性的检验方案。

适用检验批量不大于250000件。

7.4.3.2 检查水平该标准规定了A、B、C三个检查水平。

A检查水平一般指关键的产品质量特性、或生产过程出现质量问题后纠正又较困难的质量特性项目。

该水平的尺寸和机械性能检验样本也最多。

B、C水平质量特性重要性递减。

7.4.3.3 各检查水平的质量特性项目标准将质量特性项目分为尺寸检验和机械性能试验二类,各检查水平的质量特性项目见表42和表43。

表42 尺寸检验项目表43 破坏性试验项目7.4.3.4 抽样方案根据受检产品质量特性从表42和表43确定检查水平,再从表44规定样本n,抽取样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找出缺陷项目和缺陷件,与检查水平A、B或C所对应可接收数Ac进行比较,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结论。

表44 抽样方案7.4.3.5 检查水平确定程序按图14的流程确定质量检查水平A、B或C。

在确定检查水平时,应注意质量特性和加工的难易程度。

首先根据产品质量的主要、次要特性,选择检查水平,确定抽样检验方案。

如质量特性是主要的应选择A水平或B水平,质量特性是次要的则应选择B水平或C水平。

然后根据加工件材料、工具、工艺调整的难易程度,选择和调整检查水平,确定抽样方案。

如一个质量特性在生产中不易调整或较困难,该质量特性又是主要的就应选择A水平,而不是B水平:如果该质量特性是次要的就应选择B水平,而不是C水平,反之则相反。

图14 检查水平确定程序7.4.4 ASME B18.18.2《高强度紧固件连接副检验和质量保证》7.4.4.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高强度紧固件连接副质量抽样标准,与ASME B18.18.1《一般用途紧固件检验和质量保证》一起结合使用。

包括抽样方案、检查频度、控制程序和记录的保存规定等内容。

7.4.4.2 检查水平:对各种不同的质量特性,加工过程中控制难易程度,规定了A、B、C三个质量水平。

7.4.4.3 批量当抽样方案的判定数Ac固定时,样本数的变化会引起批合格与否的判定。

所以本抽样规定最大批量为250000件。

7.4.4.4 质量记录:质量记录内容包括:检查的性质、次数、缺陷件、类型、合格、拒收的材料、纠正的措施。

记录文件至少保存一年。

7.4.4.5 最终的承包者责任最终的承包者对最终的产品负完全责任。

7.4.4.6 原材料提供按材料的炉号证明,在投入生产前对材料进行检验,以确认材料的质量。

从一批材料加工的零件中随机抽样,目测检查紧固件的加工状态、裂缝、裂纹和其它表面质量,以验证材料的符合性。

7.4.4.7 产品最终检验每批产品要进行最终检验,要查明批的标识、标志、及混杂品,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特性。

记录质量状况,并保存记录。

非破坏性检验按表42要求,破坏性检验按表43的要求。

抽样方案见表45。

表45 其它特殊用途的高强度紧固件的抽样方案7.4.4.8 接收与拒收如任何一项材料的检测项目不符合要求则应拒收。

如产品的检验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扩大4倍样本复检,但判定数是原来的判别定数。

7.4.4.9 不合格品的处理制造者可选择作报废处理、全数检测或可征求买方意见协商处理。

买方收到不合格的产品可作报废处理、全数检测、重新加工处理,收到的产品中存在的缺陷如果不影响产品功能,可向制造者提出忠告,也可全部退货。

7.4.5 ASTM F1470-2002《紧固件机械性能和实施检验的抽样方案指导规则》该标准是美制紧固件在出货检验中,实施机械性能和有关特性的抽样检验指导规则和程序。

7.4.5.1 通用要求样本应以随机的方式抽取,确保整批中每个个体都有同样被抽到的机会。

买方欲知供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通过审核供方的质量体系来完成,或由有资格的审计员或者可通过第三方评估证明,比如提供QS 9000,ASQ 9000或ISO 9000。

7.4.5.2 抽样检查方法的选择如果厂商的质量体系是ASME B18.18.5M、B18.18.6M、QS 9000、ASQ 9001、Q9002(直到2003年)、ISO 9001或ISO 9002(直到2003年),那么应允许厂商从预防过程或检查过程中选取作检查和检测。

如果在随机抽样中没有发现不符合零件则接受这个批,如果随机抽样中发现不符合零件大于接收数则拒收这个批。

7.4.5.3 不符合批次的处理制造商可选择:—报废处理。

— 100%挑选,去掉所有的不符合零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