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理论成本(第七版教材第一章)2. 低值易耗品(第七版教材第三章)3. 长期待摊费用(第七版教材第三章)4. 代数分配法(第七版教材第三章)5. 在产品(第七版教材第四章)6. 连续式生产(第七版教材第五章)7. 分步法(第七版教材第六章)8. 标准成本法(第七版教材第七章)9. 作业成本法(第七版教材第九章)10.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第七版教材第十章)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1. 简述成本的作用。
(第七版教材第一章)12. 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和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七版教材第二章)13.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一般有哪几种?(第七版教材第三章)14. 约当产量比例法中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有哪些?并论述它们的优缺点。
(第七版教材第四章)15. 为什么说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的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方法?(第七版教材第五章)16. 简化的分批法与一般的分批法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第七版教材第六章)17. 简述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第七版教材第六章)18. 计算一种产品的成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合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七版教材第七章)19. 简述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第七版教材第九章)20. 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第七版教材第十章)三、计算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2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82 8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
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
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12元。
请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具体要求如下:(1)计算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3)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
(第七版教材第三章)22.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在产品清查结果:甲产品的在产品盘盈20件,单位定额成本20元;乙产品的在产品盘亏8件,单位定额成本3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20元;丙产品的在产品毁损250件,单位定额成本20元,残料入库作价200元。
丙产品在产品的毁损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上述清查结果都已经批准转账。
请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1)在产品盘盈的核算。
①盘盈时。
②批准后转账。
(2)在产品盘亏的核算。
①盘亏时。
②批准后转账。
(3)在产品损毁的核算。
①损毁转账。
②残料入库。
③批准后转账。
(第七版教材第四章)23.甲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加权平均法)进行。
有关资料如下:(1)本月完工产品1000件;(2)本月月初在产品200件,其中第一工序为50件,第二工序为90件,第三工序为60件;(3)本月月末在产品240件,其中第一工序为80件,第二工序为60件,第三工序为100件;(4)甲产品的原材料在各工序陆续投入,其投料程度与加工进度不一致。
甲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20公斤,其中第一工序60公斤,第二工序30公斤,第三工序30公斤;(5)甲产品的工时消耗定额为20小时,其中第一工序4小时,第二工序10小时,第三工序6小时;(6)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费用5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 000元,制造费用3 600元;本月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费用40 800元,直接人工费用20 400元,制造费用30 000元。
(1)请写出直接材料费用的计算分配过程,具体要求如下:①计算直接材料投料率。
②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③计算直接材料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2)请写出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过程,具体要求如下:①计算完工率。
②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③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④计算制造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3)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七版教材第四章)24.A产品的生产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生产步骤将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第二生产步骤将第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
其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6月份有关A产品的资料如下:(1)A产品实物量及在产品完工程度资料如表1所示。
(2)第一生产步骤所需要的原材料及第二生产步骤所需要的半成品均在每个生产步骤开始时一次投入;两个生产步骤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发生。
上述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月末在产品(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
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表,见表2、表3。
(3)登记产成品成本汇总表,见表4。
(第七版教材第六章)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理论成本(第七版教材第一章)2. 低值易耗品(第七版教材第三章)3. 长期待摊费用(第七版教材第三章)4. 代数分配法(第七版教材第三章)5. 在产品(第七版教材第四章)6. 连续式生产(第七版教材第五章)7. 分步法(第七版教材第六章)8. 标准成本法(第七版教材第七章)9. 作业成本法(第七版教材第九章)10.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第七版教材第十章)二、简答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1. 简述成本的作用。
(第七版教材第一章)12. 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和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七版教材第二章)13.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一般有哪几种?(第七版教材第三章)14. 约当产量比例法中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有哪些?并论述它们的优缺点。
(第七版教材第四章)15. 为什么说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的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方法?(第七版教材第五章)16. 简化的分批法与一般的分批法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第七版教材第六章)17. 简述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第七版教材第六章)18. 计算一种产品的成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结合采用几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七版教材第七章)19. 简述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第七版教材第九章)20. 成本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第七版教材第十章)三、计算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2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领用A,B两种主要材料,共计82 8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20件。
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6千克,B材料8千克;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A材料9千克,B材料5千克。
A材料单价10元,B材料单价12元。
请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具体要求如下:(1)计算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2)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
(3)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材料实际费用。
(第七版教材第三章)22.某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在产品清查结果:甲产品的在产品盘盈20件,单位定额成本20元;乙产品的在产品盘亏8件,单位定额成本3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20元;丙产品的在产品毁损250件,单位定额成本20元,残料入库作价200元。
丙产品在产品的毁损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上述清查结果都已经批准转账。
请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1)在产品盘盈的核算。
①盘盈时。
②批准后转账。
(2)在产品盘亏的核算。
①盘亏时。
②批准后转账。
(3)在产品损毁的核算。
①损毁转账。
②残料入库。
③批准后转账。
(第七版教材第四章)23.甲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加权平均法)进行。
有关资料如下:(1)本月完工产品1000件;(2)本月月初在产品200件,其中第一工序为50件,第二工序为90件,第三工序为60件;(3)本月月末在产品240件,其中第一工序为80件,第二工序为60件,第三工序为100件;(4)甲产品的原材料在各工序陆续投入,其投料程度与加工进度不一致。
甲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20公斤,其中第一工序60公斤,第二工序30公斤,第三工序30公斤;(5)甲产品的工时消耗定额为20小时,其中第一工序4小时,第二工序10小时,第三工序6小时;(6)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费用5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2 000元,制造费用3 600元;本月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费用40 800元,直接人工费用20 400元,制造费用30 000元。
(1)请写出直接材料费用的计算分配过程,具体要求如下:①计算直接材料投料率。
②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③计算直接材料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2)请写出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计算分配过程,具体要求如下:①计算完工率。
②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③计算直接人工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④计算制造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3)计算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七版教材第四章)24.A产品的生产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生产步骤将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第二生产步骤将第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
其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6月份有关A产品的资料如下:(1)A产品实物量及在产品完工程度资料如表1所示。
(2)第一生产步骤所需要的原材料及第二生产步骤所需要的半成品均在每个生产步骤开始时一次投入;两个生产步骤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发生。
上述各项费用在完工产品(应计入产成品份额)和月末在产品(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
要求:(1)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2)登记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表,见表2、表3。
(3)登记产成品成本汇总表,见表4。
(第七版教材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