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年自考文学概论二选择题1.克罗齐强调,直觉与___是不可分割的【 B 】A.再现 B.表现 C.感受 D.理解2.文学起源“劳动说”的主要倡导者是【 A 】A.普列汉诺夫 B.康德 C.席勒 D.弗雷泽3.列宁指出,任何词都是在【 D 】A.描写 B.议论 C.抒情 D.概括4.鼓吹语言陌生化效果的是【 B 】A.英美新批评 B.俄国形式主义 C.法国结构主义 D.现象学美学5.“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来自___的分析心理学【 B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席勒 D.黑格尔6.在中国,“意象”这一概念可以上溯到【 A 】A.《周易•系辞》 B.《尚书》C.《礼记》 D.《孟子》7.韦勒克、沃伦认为,象征的意思是甲事物___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以充分注意【 C 】A.说明 B.描写 C.暗示 D.刻划8.古罗马文艺理论家朗吉努斯最早谈到了___风格【 B 】A.秀丽 B.崇高 C.平淡 D.纤巧9.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章不分,西方古代艺术与__C_不分A.科学 B.道德 c.技艺 D.政治10.叔本华认为,悲剧表现_C__的冲突A.理性 B.情感 C.意志 D.心灵11.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是一种符号体系。
【 C 】A.再现 B.摹仿 C.表现 D.理论12.“诗言志”最早见于【 C 】A.《论语》 B.《孟子》 C.《尚书》 D.《毛诗序》13.“感受谬误”与“意图谬误”说是提出的。
【 A 】A.新批评 B.俄国形式主义 C.法国结构主义 D.解构主义14.文学起源“摹仿说”的主要倡导者是【 A】A.德谟克利特 B.康德 C.席勒 D.黑格尔15.恩格斯认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上也能演奏第一提琴。
【 A 】A.哲学 B.艺术 C.道德 D.宗教16.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B A.理解 B.情感 C.思考 D.感知17.马尔库塞认为,在文艺作品中,最重要的是【 D 】A.生活情感 B.思想内容 C.道德情感 D.审美形式18.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是【 B】A.人物性格环境 B.人物情节环境C.人物情节情感 D.情节情感环境19.美国作家毛姆认为,情节是故事的【 C 】A.展开 B.描写 C.布局 D.再现20.刘勰就文章的风格,提出了说。
【 C 】A.四体 B.六体 C.八体 D.二十四体21.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文学批评属于【 D 】A.社会学批评 B.形式主义批评C.审美批评 D.精神分析批评22.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开始于【 C 】A.对作品主题的分析 B.受作品情感的感染C.对文学形象的感受 D.对作家意图的理解23.姚鼐将各种风格归结为_____两大类别。
【 C 】A.平淡与绚丽 B.刚健与清新C.阳刚与阴柔 D.简约与繁丰24.王维与盂浩然属于___诗派。
【 A 】A.田园 B.边塞 C.豪放 D.婉约25.“没有冲突就没有戏”是____提出的。
【 B 】A.黑格尔 B.布伦退尔 C.莎士比亚 D.拉辛26.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A.结构语言体裁等 B.结构情节体裁等C.结构语言情节等 D.情节语言体裁等27.恩格斯提出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指的是_____创作方法. 【 B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古典主义28.艺术构思中,核心的心理因素是【 D 】A.感知 B.情感 C.理解 D.想象29.《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 】A.刘勰 B.陆机 C.曹丕 D.钟嵘30.在上层建筑中,对文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 】A.政治 B.道德 C.哲学 D.宗教31.集体性是的一个重要特征【 B 】A.作家文学 B.民间文学 C.通俗文学 D.高雅文学32.贺拉斯把文学批评比作【 B 】A.钢刀 B.磨刀石 C.利剑 D.长矛33.从形式上看,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 A 】A.文学语言 B.艺术技巧 C.体裁选择 D.结构方式34.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C 】A.序幕开端高潮结局 B.开端发展高潮尾声C.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D.序幕发展高潮尾声35.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应当是【 C 】A.全部接受 B.全部否定 C.批判继承 D.继承形式,批判内容36.诗歌按内容分,可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D 】A.叙事诗与格律诗 B.抒情诗与格律诗C.格律诗与自由诗 D.抒情诗与叙事诗37.构成文学风格的诸因素中,核心因素是【 A 】A.创作个性 B.题材选择 C.创作方法 D.表现手法38.恩格斯论证“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时所用的典型例子是【 C 】 A.托尔斯泰的《复活》 B.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D.莫泊桑的《项链》39.恩格斯认为文学批评的两条标准是【 C 】A.内容的和形式的标准 B.政治的和艺术的标准C.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 D.思想的和艺术的标准40.在西方文论史上,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理论家是【 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朗吉弩斯41.贝尔认为,文艺作品旨在唤起读者的【 D 】A.生活情感 B.理智情感 C.道德情感 D.审美情感42.古希腊人称文艺女神为【 C 】A.情感的女儿 B.想象的女儿 C.记忆的女儿 D. 理智的女儿43.类型即典型的鼓吹者是【 A 】A.贺拉斯与布瓦洛 B.歌德C.黑格尔 D.亚里士多德44.对悖论与反讽这两种修辞方式津津乐道的是【 A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法国结构主义 D. 解构主义45.提出“风格即人”的法国作家是【 B 】A.福楼拜 B.莫泊桑 C.左拉 D. 布特46.郭沫若说,诗的本质在【 D 】A. 叙事 B.写景 C.抒情 D. 状物47.科林伍德认为,艺术重在【 C 】A. 唤起情感 B.表现情感 C.描述情感 D.暴露情感48.姚斯和伊瑟尔是以下哪一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B 】A.现象学美学 B.解释学美学 C.接受美学 D.存在主义美学49.文学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是【 C 】A.生动性 B.准确性 C.鲜明性 D.修辞性5O.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 D】 A.内容 B.情感 C.意蕴 D.思想51.以下关于文学的源泉的说法与“诗言志,歌咏言”的观念相符合的一项是【D】 A.游戏说 B.再现说 C.能动反映说 D.表现说52.提出“境生于象外”这一观点的作者是【 B 】A.皎然 B.刘禹锡 C. 王昌龄 D.苏东坡53.以下选项所强调的与别林斯基的“熟识的陌生人”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A】 A.个性与整体的统一 B.再现与表现的统一C. 科学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D.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统一54.以下选项的内容能体现叙述者>人物的叙事效果的是【 B 】A.叙述者进入故事和场景,一身二任,或讲述亲历或转叙见闻,其话语可信度高、亲切自然,这种视角多为现代小说所采用。
这种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B.叙述者想听、想看、想走进人物内心、想知道任何时问、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难办到。
这种叙述视角视野开阔,适合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因此颇受史涛性作品青睐C.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叙事的直观、生动使得作品表现出引人人胜的艺术魅力,神秘莫测、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D.常为侦探小说采用,读者面临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阅读!坯得丕动脑筋.,敬而他们的期待视野、参与意识和审美再创造万得到很大的调动55.“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沉重的轻浮,庄严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整体看主人公在这里通过什么抒情活语方式抒发对爱情的复杂感受【B】 A.反讽 B. 悖论 C.象征 D.对比56.“奏议:自:雅,书沦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的观点出自【 D 】 A《文心雕龙》 B.《诗品》 C. 《文赋》 D《典论·论文》57.提出“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的是【 B 】A.梵高 B.尼采 C. 席勒 D. 海涅58.以下选项不属于日本美学家《美学总论》中观点的是【 C 】A.客观的风格与主观的风格 B.静的风格与动的风格C.浪漫与古典的风格 D.纪实的风格与虚构的风格59.以下选项属于明朝公安派袁宏道兄弟所大力提倡的风格的是【 C 】A.狂飙突进 B.幽深孤诮C.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D.别趣奇理60.奠定西方文学分类基础的人物是【 A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朗吉弩斯61.“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为文”,这一“文”、“笔”之说源于哪部作品? 【 A 】A.《文心雕龙》 B.《文选》 C.《文赋》 D.《典论·论文》62.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体裁是【 A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戏剧63.被西方文学批评家看做真正的“批评时代”的是哪世纪?【 C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64.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的长文中提出“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是【B 】A.伊塞尔 B.姚斯 C.伽达默尔 D. 布斯65.以下关于文学的源泉的说法与《周易》中“观物取象”的观念相符合的一项是【 A 】A.再现说 B.表现说 C. 劳动说 D.游戏说66.“戴蓉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这一诗论的作者是【 D 】A.皎然 B.刘禹锡 C.王昌龄 D.司空图67.1711年发表了《批评论》,从而加速了“文学批评”这个概念为社会广泛接受进度的英国诗人是【 A 】A.蒲伯 B.华兹华斯 C.拜伦 D.普希金68.美国文学批评家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什么概念? 【 B 】 A.叙述者 B.隐含作者 C.隐含读者 D.故事人物69. “愁之为物,惟惚惟恍。
不招自来,推之弗往。
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
寂寂长夜,或群或党”,整体看这里所运用的抒情话语方式是【 A 】 A.比喻 B.象征 C.对比 D.反讽70.以下各项对诗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诗歌是语言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B. 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C.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D.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可以间接地唤起读者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71.《沧浪诗话》的作者是【 A 】A.严羽 B.李峤 C.司空图 D. 苏东坡7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是欧阳修对四季景象的描写,体现了怎样的风格特点? 【 A 】A.简约 B.刚健 C. 平淡 D. 疏放73. 以下不属于亚里士多德文体三分法中的类型的是【 B 】A.史诗 B.小说 C.抒情诗 D.戏剧74.以下关于通俗文学描述正确的是【 D 】A.通俗文学的创作常常是源自整体精神上的失衡而自发的行为,借助艺术创作寻求精神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