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铝塑复合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塑料包装行业与我国消费品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塑料包装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消费升级以及消费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塑料包装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塑料包装行业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态势,在包装产品结构占比中仅次于纸包装排名第二。
随着我国乳品行业的飞速发展,液态乳制品包装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的玻璃牛奶瓶,由于重量大、保质期短和成本高的劣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后来出现了纸板涂蜡包装,但食品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60年代,吹膜技术发展使得聚乙烯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时至今日,北美市场上的液态牛奶瓶主要材质依然是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欧洲主要使用纸板涂布聚乙烯为液态牛奶包装材料,而我国主要采用多层共挤工艺生产的纸铝塑复合膜作为液态牛奶的无菌包装,这种复合材料对存储环境的要求低,常温就可以,而且阻氧性和耐冲击性好,保质期是目前几种常见液态乳制品包装材料最长的,便于长距离运输。
该铝塑多层复合膜项目计划总投资11735.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385.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8.50%;流动资金1349.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50%。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12862.00万元,总成本费用9880.06万元,税金及附加190.15万元,利润总额2981.94万元,利税总额3583.39万元,税后净利润2236.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346.9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41%,投资利税率30.54%,投资回报率19.06%,全部投资回收期6.75年,提供就业职位242个。
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个地区为重点区域的塑料包装产业格局。
从产值分布上看,上述三大地区塑料包装工业产值之和约占全国塑料包装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2016年,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重点区域的塑料包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随着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东北工业基地振兴以及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步伐加快等战略实施,内地省份的包装产业在近几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与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复合材料是由多层不同材质层合或共挤而成,层间结合力大,不易分开,因此给回收利用造成了很大困难。
目前,复合包材的方便回收利用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研制出一种回收纸复合包装材料的新技术,采用一种特别的化学溶剂浸泡三层不同材料(纸、铝箔、塑料),三层材料即分离,随后进行人工分选,再经高压去除溶剂。
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纸张、PVC、聚乙烯,也适用于回收牛奶、果汁包装袋和更薄的食盐、咖啡、鸡蛋等薄层纸复合材料包装物。
中山铝塑复合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产业调研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安全经营规范第十二章项目风险评价分析第十三章项目节能评价第十四章实施安排方案第十五章投资分析第十六章经济评价分析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复合材料是由多层不同材质层合或共挤而成,层间结合力大,不易分开,因此给回收利用造成了很大困难。
目前,复合包材的方便回收利用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外研制出一种回收纸复合包装材料的新技术,采用一种特别的化学溶剂浸泡三层不同材料(纸、铝箔、塑料),三层材料即分离,随后进行人工分选,再经高压去除溶剂。
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纸张、PVC、聚乙烯,也适用于回收牛奶、果汁包装袋和更薄的食盐、咖啡、鸡蛋等薄层纸复合材料包装物。
根据4R1D的原则,复合包装材料也应向减量化方向发展。
很多实例表明复合包装需要用掉比普通包装更多的材料,增加了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
如何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复合包材的用量已经成为包装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例如,在薄膜上镀覆氧化硅后制得的所谓镀覆薄膜,其阻隔性能不逊于多层铝塑复合薄膜,而重量却比后者轻得多。
作为一种包装材料,不但应具有在货架期内保护食品的作用,同时也应具有展示内装食品的作用,即让消费者所见即所得。
铝塑复合类包装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阻隔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包装,但其不透明的特点却给消费者观察内装物带来很多不便,从而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购买信心。
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先后研制成一种新型硅塑复合薄膜。
该薄膜中的塑料为单层,硅膜也非常薄。
其结构类似多层的铝箔或其他金属复合膜,具有优良的气体阻隔性,质地结实,耐高温杀菌,透明度高,内装物清晰可见。
耐热性复合包装材料除了满足常规蒸煮杀菌的要求外,越来越多的加热即食食品(尤其是微波食品)也是其走俏的原因之一。
微波炉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是在高温下使用不显著变形、破损,内容物(添加剂)不挥发。
尤其是微波炉的加热特性,不允许包装材料中含有金属材料。
这样,就限制了以铝箔为中间层、高阻隔性塑料PA、PET为外层,PE、PP为内层的蒸煮袋的使用。
所以,微波食品包装现在多使用以PP、无机物填充PP的多层复合材料及结晶聚酯(CPET)片材制得的包装容器。
随着公众对食品营养品质和货架寿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气体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以及透氧率等都会有较高的要求,食品包装用复合材料将继续朝着高阻隔方向发展。
近年来,复合包装材料发展的趋势已向多样化、多功能、多相复合材料方面发展。
据报导,多相复合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已达到所需要的功能,这是当前研究的趋向。
包装的多功能性已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涌现出一批新材料、新技术。
其中包括高阻渗性、多功能保鲜膜、无菌包装膜等。
法国向市场推出专用于包装肉类的双层叠加膜。
其外层是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内层是食用纸,用该膜包装肉品可解决普通材料包装肉类会浸出血与油脂、紧贴肉上不易分离并使表面结构结成硬皮的问题,能保持肉类原有的色、香、味。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中山铝塑复合膜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集团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x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中山,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
广东省地级市,全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广东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并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
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
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中山排名第29。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5197.59平方米(折合约52.77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铝塑多层复合膜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5197.5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7299.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812.7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1858.31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3453.72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铝塑多层复合膜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集团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 集团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1735.1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385.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8.50%;流动资金1349.4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50%。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2862.00万元,总成本费用9880.06万元,税金及附加190.15万元,利润总额2981.94万元,利税总额3583.39万元,税后净利润2236.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346.9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5.41%,投资利税率30.54%,投资回报率19.06%,全部投资回收期6.75年,提供就业职位242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公司是强调项目开发、设计和经营服务的科技型企业,严格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财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