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创新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几点思考【摘要】国有企业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深化创新,应重点把握三个主要环节,首先是能够夯实权力运行监控的根基,其次是能够把住权力运行监控的关键,第三是能够提供权力运行监控的保障。
工作实践中证明,把握好这三个重要环节,才是推进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权力监控深化创新
国有企业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深化创新,是更好保证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规范、正确行使自身职权,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客观需要。
实践证明,深化创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牢牢把握“强化运作、创新方法、督导考核”三个重要环节,更加有效发挥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对国企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权力的规范和监督功能。
一、巩固基础、强化运作,是深化创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根基
权力监控,是把重要职权作为监控内容,运用有效方法,对其运行情况实施监督管控。
深化创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就是对监控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对监控手段的进一步科学创新。
深化创新工作如果忽视了对重点职权的有效监控,就会因根基不牢而失去应有的生命力。
因此,工作实践中,必须把重点职权规范运转作为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抓主体、抓上传、抓质量、抓优化、抓考核,大力强化规范运作,夯实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延伸的根基。
一是抓主体,增强推进工作的针对性。
让责任主体熟练掌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中的相关规定,是机制有效运转的前提。
要针对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资料体积大、内容多、不便掌握的实际问题,将各责任主体应掌握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完善,突出重点、难点,制成各管理层次的用权必读手册、用权指南,以此提升监控主体规范用权的针对性。
二是抓上传,促进机制运转的及时性。
权力运行监控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的职权管理方式,保证监控内容的按时上传是有效运转的基础。
三是抓质量,保证传报内容的规范性。
上传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对用权行为客观、有效监控的关键。
要严格审阅各单位传报的职权运行记录和相关公开内容,对内容不规范的上传资料,要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责令改正,确保各单位上传资料的规范性。
四是抓优化,突出监控机制的实用性。
要针对业务权力变更、职权事项重叠、管理环节不顺畅等实际问题,积极听取各方意见,认真进行研究,按照“责任层级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岗位责任具体”的原则,及时优化改进,不断适应企业管理的实际诉求。
二、注重结合,务实创新,是深化创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关键
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化创新,并抓出成效,必须与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紧密联系,只有真正把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纳入企业管理之中,在推进中注重结合、在方法上务实创新,才能清晰深化创新
的方向、抓住深化创新的重点、把住深化创新的关键。
实践中,要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关键岗位的确定、配套制度的完善、科技手段的创新”三个方面。
其一,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关键岗位。
一是与治理易发案件的部位、环节相结合。
要针对企业易发生违反规定、滥用职权等群众反映大、案发频率高、有易发苗头和倾向等重要环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权力监控延伸的关键岗位,有重点的推进深化创新工作。
二是与强化基础工作相结合。
针对因个别工作职责不清、无标准可依,易造成失职案件和帐外资金违规管理使用等问题,把委外制修、帐外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确定为权力监控延伸的关键岗位。
三是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
要针对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发展的目标和中心任务,把矿井改造系统工程、洗煤煤质检测和管理中材料支领管理等确定为权力监控延伸的关键岗位。
其二,健全配套制度,夯实延伸基础。
一是要不断健全完善关键岗位的岗位职责,根据延伸岗位在新情况下的新要求,逐一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特别是岗位风险点的岗位标准,真正实现关键岗位人员由管人、管事、要求他人行为,向自主规范自身用权行为的转变。
二是要健全完善关键岗位的管理及考核规定,形成从制度上对关键岗位人员用权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是要在梳理确认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逐一锁定各类关键岗位职权、主管领导、关键人员、执行依据和监控责任主体,强化监控管理各项职责,针对风险环节合理分解权力配置。
四是要规范和完善配套基础资料,从种类、名
称、格式和内容等方面逐一规范,逐一建立延伸岗位的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理由、防范措施等基础资料,作为备案资料实施归档管理。
其三,重视科技创新,推进网络监控。
要按照“制度+科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在推进实践中的创新运用。
通过对各种监控资源、监控要素的整合和数据共享,把各项职权运行和关键岗位管理全部纳入到计算机网络监督和管控之中。
同时,要整理完善职权事项备案记录,通过企业廉政网,把重点职权运作和关键岗位监管情况进行实时公布和上网公开。
要依照员工群众意愿,变“依事公开”为“按需公开”;要把重大决策、关键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纳入公开范围,变“结果公开”为“全程公开”,实现权力运行的网上实时管控和全面管理功能。
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形成集审计监督、效能监察、党风监督、舆论监督、职工代表监督和民主评议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综合监督管理平台,使权力运行监督真正由单独监督向联合监督转变,形成横向覆盖到面、纵向延伸到底的“大监督”格局。
三、加强督导,强化考核,是深化创新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保障
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化创新,夯实了根基、确定了重点,那么依靠什么去保障深化创新后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能够得到有效落
实和执行呢,为此,就要从强化培训提高入手、从强化机制建设入手、从强化监督考核入手,加强督导与考核,着力解决工作中的实
际问题,为新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康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要强化培训提高,提供素质保障。
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在深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基础上,着眼于关口前移,着眼于有效预防,着眼于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体现了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对于强化企业管理体制、规范用权行为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实践中,要本着“逐层培训、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原则,分层次对各级人员搞好培训,充分认识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深化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要强化机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科学民主的权力运行决策机制、规范透明的权力运行执行机制,防控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以及权力运行监控管理的工作机制。
要在实现权力监控向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和环节延伸,探索企业管理与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科学化有机融合的基础上,针对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深化创新情况,不断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监控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办法,明确权力运行监控管理的工作机制,细化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保证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执行和落实到位。
三是要强化督导考核、提供执行保障。
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作为构建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硬措施和硬任务,必须强化机制运行的督导和考核。
要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部门,落实责任,形成整体合力,做到逐阶段、逐环节的有序推进。
严格落实月检查与季联查的制度,对传报情况、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