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安全总结---总结整理者;卢超。
一切为了学弟学妹们。
1.电气事故的类型:⑴电击: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
电击对人体的效应是由通过的电流决定的。
⑵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电伤属于局部伤害,其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
2.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3.⑴感知电流: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
⑵摆脱电流: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⑶室颤电流: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
4.人体阻抗:⑴皮肤阻抗:指表皮阻抗,即皮肤上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抗,以皮肤电阻和皮肤电容并联来表示。
⑵体内阻抗:除去表皮之后的人体阻抗。
5.介质损耗:在交流电压作用下,电介质中的部分电能不可逆地转变成热能,这部分能量叫做介质损耗。
6.绝缘老化:⑴热老化;⑵电老化7.屏护装置的作用:用于电气设备不便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
屏护装置的安全条件:⑴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
⑵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
⑶遮拦、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
⑷必要时应配合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装置。
8.间距: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9.接地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正常接地包括: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
接地的概念:将设备的某一部分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⑴IT系统(保护接地系统):用于不接地配电网一相接地,中性点不接地,设备外壳接地,流过人体的电压、电流均降低。
需要漏电保护装置配合。
⑵TT系统:电网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接地,需要漏电保护装置配合。
一般运用很少。
⑶TN系统(保护接零系统):电网中性点接地,设备外壳接零。
需要过电流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配合使用。
其中TN-S系统可靠性高,运用较多。
10.重复接地:指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零线上的其它点的再次接地。
作用:⑴减轻零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时点击的危险性。
⑵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
⑶缩短漏电故障持续时间。
⑷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11.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设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它目的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联结。
作用:各种保护作用。
⑴雷击保护,⑵静电保护,⑶电磁干扰防护,⑷触电保护,⑸接地故障保护。
12.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有:⑴外引接地法;⑵接地体延长法;⑶深埋法;⑷化学处理法。
13.⑴工作绝缘: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静电的基本绝缘。
⑵保护绝缘: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⑶双重绝缘;⑷加强绝缘。
14.电气隔离的原理:将接地的电网转换为一范围很小的不接地电网。
15.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通过检测异常电流或异常电压信号,经信号处理,促使执行机构动作,借助开关设备迅速切断电源。
组成:⑴检测元件;⑵中间环节;⑶执行机构。
三个技术参数:⑴额定漏电动作电流;⑵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⑶漏电动作分断时间。
在三级四线式和四级四线式漏电保护装置中,中性线应接入漏电保护装置。
16.电气五防:防止误跳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误入带点间隔。
17.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直接原因:危险温度、电火花、电弧。
18.爆炸性混合物:点燃后燃烧能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合物。
分为三类: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汽、薄雾;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危险物质分级分组是根据:闪点、燃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燃电流比、最大试验安全间距、蒸气密度。
19.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⑴按照使用环境分:Ⅰ类为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Ⅱ类为工厂用电气设备。
⑵按防爆结构类型分:隔爆型,增安型,充油型,充砂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无火花型,特殊性。
20.雷电的种类:⑴直击雷;⑵感应雷;⑶球雷。
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按防雷要求,建筑物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1.静电的主要特点:电压高、能量小、危害大。
静电的起电方式有四种:⑴接触-分离起电;⑵破断起电;⑶感应起电;⑷电荷迁移。
防静电的措施:⑴对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⑵工艺控制;⑶接地和屏蔽;⑷增湿;⑸抗静电添加剂;⑹静电中和器。
22.安全的工作制度包括:⑴工作票制度;⑵操作票制度;⑶工作监护制度;⑷工作许可制度;⑸工作间断、转移、终结制度。
停电的安全措施:⑴停电;⑵验电;⑶装设临时接地线;⑷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老师课件上的补充问题的答案如下:第一章1-1 说明电击与电伤的主要特点。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电击对人体的效应是由通过的电流决定的,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是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强度、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属于局部伤害,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1-2 单线触电和两线触电那个更危险?为什么?两相触电,单线触电承受相电压而两相触电承受线电压1-3 安全电压供电的系统就绝对安全吗?安全供电只是电压在安全范围内,而是否安全还与设备绝缘,触电电流,环境因素等有关1-4 参考教材图1-22的百分数分布,求出电流途径为从头部到单脚、从头部到双脚的体内阻抗值。
(设两手之间的体内阻抗值为800Ω)1-4、求出电流途径为从头部至单脚、头部至双脚的体内阻抗值。
颈部到单脚的体内阻抗为:i i Z Z %60%)40%100(=- 颈部到头部的体内阻抗为:ii Z Z %10%)40%50(=- 二者相加即得头部到单脚的体内阻抗为Ω=⨯=+=5608007.0%)10%60(1i i Z Z同理,从头部到双脚的体内阻抗为 i i Z Z ⎥⎦⎤⎢⎣⎡-+-+-=%)60%100(21%)40%60(%)40%50(2(头→颈 )(颈→大腿)(两腿并联) = (10% + 20% + 20% )*800=400Ω第二章1、电气设备绝缘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 1)绝缘材料所承受的电压或电场强度超过其允许的最大值;2)绝缘材料接触到腐蚀性气体、蒸气、潮气、 粉尘、污水或受到机械损伤时,都会降 低绝缘性能,以至绝缘性能被破坏;3)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绝缘材料由于受到温度、气候、时间、环境的长期影响而逐渐老化, 进而失去绝缘性能。
2、什么叫介质损耗?为什么说tg δ(δ为介质损耗角)越大,电介质材料的绝缘性能越差?答: 在交流电电压作用下,电介质由于发热而损耗的能量叫做介质损耗。
由于介质损耗是漏导电流和吸收电流造成的,漏导电流和吸收电流越大,介质损耗角δ越大,则tan δ越大,因此,tan δ越大,漏导电流和吸收电流越大,电介质材料的绝缘性能越差。
3、屏护主要应用于什么场所?电气设备不便于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的场合,如开关电气的可动部分4、屏护装置的安全条件是什么?(1) 屛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Nd e ~za U PE R E I L R PR S R N R (2) 屛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 必要的距离(3) 遮拦、栅栏等屛护装置上应有“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4) 必要时应配合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连锁装置5、什么叫间距?间距的作用是什么?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第三章1. 地面某电动机由三相四线制TN 电网供电,线路电压为380V ,如右图所示,电动机外壳已接零,并设有重复接地装置。
已知相线与零线截面相等,即SL =SPE ,且有RL =RPE =1Ω,RN =3 Ω ,RS =5 Ω 。
当A 相发生单相碰壳而人又触及外壳时,求此时的人身触电电流。
(设在该地面上人体电阻RP =2000 Ω )[解] (1)等效电路图(2)接地电流IE 与对地电压Ued电路总电阻 LPE S N R R R R R ++=//)(Ω=+=+++⨯+=89.1189.011)53(1)53( 电动机外壳对变压器中性点的电压V 6.10389.04.116=⨯=电动机外壳对变压器中性点的电压PES N E eN R R R I U //)(+⨯=外壳对地电压 V R R R U U N S S eN ed 8.643556.103=+⨯=+⨯=(3)人身触电电流 mA R U I p ed p 4.3220008.64===2.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TN 电网中,为什么不能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的安全措施?电流小,保护装置无法启动,但电压大于安全电压,需重复接地或有漏电保护装置3、护接零与保护接地的区别是什么?有何相同之处?装置的要求是相同的。
第四章1、 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三个动作参数各什么含义?(1)额定漏电动作电流(n I ∆):在规定的条件下,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的漏电动作电流值(2)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0n I ∆):在规定的条件下,漏电保护装置必须不动作的漏电不动作电流值(额定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1/2)(3)漏电动作分断时间:从突然施加漏电动作电流开始到被保护电路完全被切断为止的全部时间4-2 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为什么必须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线?接错线将导致什么后果?所谓严格区分中性线N 和保护线PE ,实际上是指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N 线必须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TA 的窗口,而PE 线则不得穿过TA 窗口。
若N 线不穿过TA ,易使保护误动,若PE 线穿过TA 则易使保护拒动。
4-3 为什么IT 电网有保护接地还要设置漏电保护。
保护接地有这样几点不足。
(1)保护接地无断电功能。
而漏电故障不及时切除就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短路故障。
PR 3R (2)电网发生单相直接接地时,保护接地无分流作用。
(3)人触及刺穿电缆而外露的带电芯线或触及设备内带电导体时,保护接地无分流作用。
4-4、当电网对地电容达到完全补偿时,人身触电电流是否为零?为什么?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达到完全补偿的条件是3XL=Xc ,此时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大小相等其相量和等于零。
但此时人身触电电流并不等于零,而是决定于电网对地绝缘电阻R 和人体电阻RP 。
当达完全补偿时,相当于电容、电感并联支路达到并联谐振的条件,其阻抗为无穷大,它们作为R/3的并联支路因综合起来无电流流过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