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12(k+1)(k-2) =12(k+1)[(k+1)-3] 故当 n=k+1 时命题成立. 由(1)(2)知,对任意 n≥4,n∈N*,命题成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关键在于分析由n=k到n =k+1的变化情况,即分点(或顶点)增加了多少,直线的条数(或 划分区域)增加了几部分等,或先用f(k+1)-f(k)得出结果,再结合 图形给予严谨的说明,几何问题的证明:一要注意数形结合;二 要注意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2)证明 a1+1 b1=16<152. n≥2 时,由(1)知 an+bn=(n+1)(2n+1)>2(n+1)n. 故a1+1 b1+a2+1 b2+…+an+1 bn <16+122×1 3+3×1 4+…+nn1+1 =16+1212-13+13-14+…+1n-n+1 1 =16+1212-n+1 1<16+14=152. 综上,原不等式成立.(12 分)
(2)假设 n=k(k≥2,k∈N*)时,不等式成立,
即212+312+412+…+k12<1-1k,
则当 n=k+1 时,
212+312+412+…+k12+k+1 12<1-1k+k+1 12
=1-kk+k+121-2k=1-kk2+k+k+112 <1-kkkk++112=1-k+1 1,
所以当 n=k+1 时,不等式也成立.
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众展
示演示文稿。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做出来的东西叫演示文稿,其格
式后缀名为:ppt、pptx;或者也可以保存为:
pdf、图片格式等
卡盟 卡盟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时,关键是“凑项”, 采用增项、减项、拆项和因式分解等方法,也可以说将式子“硬 提公因式”,即将n=k时的项从n=k+1时的项中“硬提出来”, 构成n=k的项,后面的式子相对变形,使之与n=k+1时的项相同, 从而达到利用假设的目的.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型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 【例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n)=(2n+7)·3n+9 能被 36 整除.
[思路探索] 验证n=1时能被36整除 → 假设n=kk≥1,k∈N+时命题成立 → 推证n=k+1时也能被36整除 → 得出结论
Hale Waihona Puke 课前探究学习课堂讲练互动
212+312+412+…+n12<1-1n(n≥2,n∈N*). [思路探索] 应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第一个步骤中的初始值 n0 是使命题成立的最小自然数,这个自然数不一定是 1.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证明 (1)当 n=2 时,左式=212=14,右式=1-12=12.
因为14<12,所以不等式成立.
综上所述,对任意 n≥2 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常要用到放缩法,即在归纳 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放大或缩小等技巧变换出要证明的目标不等 式.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一切大于 1 的自然数 n,不等 式1+131+15…1+2n1-1> 2n2+1成立. 证明 (1)当 n=2 时,左=1+13=43,右= 25,左>右, ∴不等式成立. (2)假设 n=k(k≥2 且 k∈N*)时,不等式成立,即 1+131+15…1+2k-1 1> 2k2+1, 那么当 n=k+1 时,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则当 n=k+1 时,凸(k+1)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f(k)=12k(k- 3)(k≥4), 当 n=k+1 时,凸(k+1)边形是在 k 边形基础上增加了一边,增加 了一个顶点,设为 Ak+1,增加的对角线是顶点 Ak+1 与不相邻顶点 的连线再加上原 k 边形一边 A1Ak,共增加了对角线的条数为 k-2 +1=k-1. ∴f(k+1)=12k(k-3)+k-1 =12(k2-k-2)
活页规范训练
证明 ①当n=1时,f(1)=(2×1+7)×3+9=36,能被36整除. ②假设n=k时,f(k)能被36整除,即(2k+7)·3k+9能被36整除,则 当n=k+1时, f(k+1)=[2(k+1)+7]·3k+1+9 =3[(2k+7)·3k+9]+18(3k-1-1), 由归纳假设3[(2k+7)·3k+9]能被36整除, 而3k-1-1是偶数,所以18(3k-1-1)能被36整除, 所以f(k+1)能被36整除. 由①②可知,对任意的n∈N+,f(n)能被36整除.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软
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
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
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
领域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不
仅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召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任取一条直线 l,除 l 以外其他 k 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 f(k)=12k(k-1), l 与其他 k 条直线交点个数为 k, 从而 k+1 条直线共有 f(k)+k 个交点, 即 f(k+1)=f(k)+k=12k(k-1)+k =12k(k-1+2)=12k(k+1)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即 ak=k(k+1),bk=(k+1)2, 那么当 n=k+1 时, ak+1=2bk-ak=2(k+1)2-k(k+1) =(k+1)(k+2),bk+1=ab2k+k 1=(k+2)2, 所以当 n=k+1 时,结论也成立. 由①②,可知 an=n(n+1), bn=(n+1)2 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8 分)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1+131+15…1+2k-1 11+2k+11-1>
2k2+1·22kk++21=2 2k2+k+2 1=
4k2+8k+4 2 2k+1 >
42k2+2k8+k+1 3= 2k2+·32·k+2k1+1= 2k+2 1+1,
∴n=k+1 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知,对一切大于 1 的自然数 n,不等式都成立.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62n-1+1(n∈N*)能被7整除. 证明 (1)当n=1时,62-1+1=7能被7整除. (2)假设当n=k(k∈N*,且k≥1)时,62k-1+1能被7整除. 那么当n=k+1时,62(k+1)-1+1=62k-1+2+1 =36(62k-1+1)-35. ∵62k-1+1能被7整除,35也能被7整除, ∴当n=k+1时,62(k+1)-1+1能被7整除. 由(1),(2)知命题成立.
等差数列,bn,an+1,bn+1 成等比数列{n∈N+}. (1)求 a2,a3,a4 及 b2,b3,b4,由此猜测{an},{bn}的通项公 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2)证明:a1+1 b1+a2+1 b2+…+an+1 bn<152. 审题指导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n},{bn}的前几项,由此猜 测{an},{bn}的通项公式.然后根据递推关系式用数学归纳法 加以证明.(2)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1)当 n=1 时,左边=S1=14,右边=3nn+1=3×11+1=14, 猜想成立. (2)假设当 n=k(k∈N*)时猜想成立,即 1×1 4+4×1 7+7×110+…+3k-213k+1=3k+k 1,那么, 1×1 4+4×1 7+7×110+…+3k-213k+1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变式 3】 平面内有 n(n∈N*,n≥2)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 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求证交点的个数 f(n)=nn-2 1. 证明 (1)当 n=2 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只有一个,又 f(2)=12 ×2×(2-1)=1, ∴当 n=2 时,命题成立. (2)假设当 n=k(k∈N*,k≥2)时命题成立,即平面内满足题设 的任何 k 条直线的交点个数 f(k)=12k(k-1), 那么,当 n=k+1 时,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课标要求】 1.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及归纳与猜想的关系. 2.能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 【核心扫描】 1.数学归纳法与函数、数列、不等式及几何问题相结合.(重点) 2.能通过“归纳—猜想—证明”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难点)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自学导引 数学归纳法用框图表示就是: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后反思】 探索性命题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 型,此种问题未给出问题的结论,往往需要由特殊情况入手,归 纳、猜想、探索出结论,然后再对探索出的结论进行证明,而证 明往往用到数学归纳法.这类题型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它对培养 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训练作用.
(1)归纳、猜想和证明是人们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常用方法,在 数学中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 法. (2)在归纳、猜想阶段体现的是一般与特殊的相互转化关系. (3)在数学归纳法证明阶段体现的是有限和无限的转化,是一种 极限的思想.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活页规范训练
题型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 【例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