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战争美军心理战初探_王建丰

朝鲜战争美军心理战初探_王建丰

劝导类传单试图说服目标受众采取某个行动或改变主意,最终达到“劝 降”目 的。所 以,美 军 也十分注重散发劝导 性 传 单。比 如,美 军 曾 将 志 愿 军 变 节 分 子 赵 希 庭 的 劝 降 信 制 作 成 劝 导 类 传 单,附以赵的亲笔签名,然后投送到赵的老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195 师第 585 团。②
二、心理战实施载体
正如美国心理战专家斯蒂温·E·皮兹所言: “抛撒传单、无线电广播和新闻宣传,以及用飞机 和 车 辆 上 的 喇 叭 广 播 ,这 些 是 朝 鲜 战 争 中 主 要 的 心 理 战 活 动 。”① 传 单 、广 播 、喇 叭 ,构 成 了 美 军 在 朝 鲜战争中实施心理战的主要载体。
具体实施心理战的主要是以下 3 支专业力量: 一是第一无线电广播与传单大队( 负责战略性心理战) 。1951 年 4 月在堪萨斯州赖利堡建立, 同年 8 月抵达朝鲜,负责所有的战略心理行动。该部队由 3 个连组成,即指挥连、流动无线电广播 连、印刷连,其作战对象不是与美军对阵的中朝前线部队,而是其后方的广大军民,范围大得多。 二是“联合国军司令部之音”( 负责战役性心理战) 。基地台设在日本东京。该机构在朝鲜内 战爆发后第 4 天即 1950 年 6 月 29 日就开始运作,其 31 个转播台则分设大坂、广岛、新泻、松本、福 冈和镜岛等地。播音经这些发射 台 送 出 去,再 由 韩 国 KBS 电 台 ( 先 在 釜 山,后 在 汉 城) 进 行 转 播, 可覆盖朝鲜全境和中国大陆。 三是第一喇叭和传单连( 负责战术性心理战) 。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位于堪萨斯州的战术信 息大队( 仅 28 人,系二战后经裁撤保留下来的心理战部队) 被扩充为第一喇叭和传单连。该连由 连部和 3 个排( 宣传排、出版排、喇叭排) 组成,于 1950 年 9 月 8 日进入朝鲜,成为美第 8 集团军心 理作战科的一支战术心理部队,活动地域为一线部队前沿 40 英里范围内,任务是为作战行动提供 支持。
为安全起见,美军后来决定,用飞机散发传单时,增加飞机飞行高度,将包裹传单的“牛 皮 纸” 换成集束炸弹架或空烟雾弹,一般在 15000 至 25000 英尺的高度将其投下。延时分离炸药在离地 1000 至 2000 英尺的高度爆炸,传单从弹壳中撒出,散落到目标区域。
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也注意用大炮发射传单。当然,与飞机相比,用大炮发射传单有优有劣: 缺 点是只能在战术范围内使用,且投送数量不足,如 105 mm 榴弹炮 1 枚炮弹只能填装 400 张 4 × 5 英 寸的传单,这仅为用 M16 —A1 型集束炸弹架空投传单的约 1 / 131 ; ④优点是不像飞机那样,需要看 天气的脸色,美军认为用大炮发射传单对战役战斗的支持效果直接而明显。
关键词: 朝鲜战争 美军 心理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图分类号: E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3451( 2014) 01 - 0060 - 07 作 者: 王建丰,南京军区司令部编研部编审( 江苏南京 210016 )
心 理 战“不 是 枪 林 弹 雨 ,而 是 脑 力 碰 撞 ”,① 作 为“第 四 种 战 争 ”,它 已 成 为 现 代 战 争 十 分 重 要 的 组成部分。抗美援朝是我军经历的现代 化 程 度 最 高 的 局 部 战 争 之 一,美 军 在 朝 鲜 战 场,对 我 军 开 展了强度很高的心理 战。目 前 学 术 界 对 朝 鲜 战 场 美 军 心 理 战 的 研 究 还 比 较 薄 弱,虽 偶 有 文 章 论 之 ,却 既 未 见 引 用 一 手 资 料 ,论 述 也 较 粗 浅 。 研 究 美 军 在 朝 鲜 战 争 中 实 施 的 心 理 战 ,既 有 较 高 的 学 术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Alan K·Abner,Psywarriors: Psychological Warfare during the Korean War,Burd Street Press,2001,back cover page.
— 60 —
王建丰 /朝鲜战争美军心理战初探
充到 35 人以上,后又增至 600 人,其中中国人和韩国人 132 名( 包括舞台明星、新闻记者、雕刻家、 美术家等) 。在朝鲜战争期间,该机构直接指挥和协调朝鲜战场上的心理战。
— 61 —
《军事历史研究》 2014 年第 1 期
信息类传单则将“真相”告 知 目 标 受 众。在 战 场 上,不 管 是 出 于 打 发 时 间 还 是 获 取“真 相”的 目的,信息都成为军人精神上的必需品。而 军 人 在 战 场 上 要 及 时 而 全 面 地 获 取 信 息 非 常 困 难,所 以 美 军 将 散 发 信 息 类 传 单 作 为 心 理 战 的 重 要 手 段 。 美 军 一 方 面 认 为 此 类 传 单“必 须 要 在 不 带 明 显 宣传痕迹的条件下登载目标受 众 感 兴 趣 的 新 闻 ”,① 另 一 方 面 非 常 注 重 传 单 信 息 的“及 时 性”。例 如 ,志 愿 军 前 线 部 队 最 早 就 是 通 过 美 军 的 信 息 类 传 单 得 知 朝 鲜 停 战 谈 判 消 息 的 。 美 军 根 据 心 理 学 上的“优先律”,认为志愿军பைடு நூலகம்兵有可能易于吸取并接受美军散发的信息类传单传播的信息。
美 军 在 传 单 的 设 计 上 非 常 讲 究 ,强 调“适 当 ”,即“必 须 在 适 当 的 时 间 向 适 当 的 人 传 递 适 当 的 信 息和做出适当的建议。”⑤以美方自认为散发较为成功的“安全通行证”( 指示类传单) 为例,首先, 不将它印成“投降证”,为的是避免刺激对方的自尊心; 其次,它盖有侵朝联军总部和总司令李奇微 的签章,充分考虑到了中朝 军 人 对“签 章”的 所 谓 信 任 感; 再 次,安 全 通 行 证 的 一 面 绘 有 投 降 路 线 图,另一面则印成纸币,以方便对方藏在钱夹中,躲避搜查。美军还将有的传单 制 作 成“半 传 单 半 实 用 工 具 ”,如 漫 画 、信 纸 、象 棋 盘 、日 历 、卷 烟 纸 、玻 璃 纸 防 雨 袋 等 。 志 愿 军 阵 地 在 朝 鲜 战 争 中 收 到 的美军传单有 118 种之多,⑥此类“变种传单”迷惑性极大。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指出,“如果拣 到了,使你感到虽然是传单还可以当文具,吸引你收起来”。⑦ 志愿军由于后勤物资供应不足,的确
( 四) 心理作战科( 第 8 集团军层面) 。1951 年 2 月建立,下辖设 计、情 报、执 行 3 个 组 及 附 属 单位,负责指导派遣至下级司令部及其 他 作 战 单 位 的 心 理 战 人 员 的 工 作。根 据 战 场 需 求,随 时 设 立 师 级 单 位 的 心 理 战 军 官 ,该 军 官 属 顾 问 性 质 ,负 责 司 令 部 作 战 计 划 中 心 理 战 部 分 的 制 定 与 实 施 。 在朝鲜战场上,第 8 集团军心理作战科直接组织该军所辖部队的心理战活动。
《军事历史研究》 2014 年第 1 期
·战史论坛·
朝鲜战争美军心理战初探
王建丰
摘 要: 朝鲜战争中,美军除借助其装备优势充分施展武力外,还广泛展开了心理战。从战略到战术 层 面, 美军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战组织机构,通过传 单、广 播、喇 叭 等 载 体,运 用 一 定 的 技 巧,对 中 朝 军 队 发 动 心 理 攻 势 。 美 方 宣 称 ,他 们 在 朝 鲜 战 场 上 实 施 的 心 理 战 取 得 了 一 定 效 果 ,但 从 实 际 来 看 ,美 军 心 理 战 的 作 用 极 为 有 限 。
①[美]斯蒂温·E·皮兹: 《朝鲜战争中的心理战》,蒋杰等译,北京: 总政治部联络部,2003 年,第 329 页。 ②许如亨: 《解构另类战争———心理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上册,台北: 翔威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第 228 页。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审编小组: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汇编》 下册,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1987 年,第 553 页。
美军用于投放传单的工具主要是飞机和大炮。美军用飞机投放传单有一个发展过程。战争初 期,美军心理战人员在飞机上打开成包的传 单,然 后 将 其 扔 下 飞 机。不 难 想 见,高 空 风 大,不 少 传 单 被 吹 回 了 机 舱 。 为 了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美 军 后 来 将 成 包 传 单 绑 上 雷 管 ,在 飞 机 上 抛 下 传 单 包 ,让 雷 管 在 空 中 一 定 高 度 爆 炸 ,炸 开 传 单 包 并 抛 撒 传 单 。 在 朝 鲜 战 场 上 执 行 心 理 战 任 务 的 美 军 飞 行 员 比 尔·克洛普曾回忆说: “传单是打成包的,尺寸大概是 15 × 12 × 9 英寸,包在棕色牛皮纸里用细绳 扎 起 来 。 在 绳 结 里 捆 上 一 个 装 有 一 英 尺 长 引 信 的 雷 管 。 在 引 信 的 最 后 是 一 个 点 火 器 ,拉 一 下 栓 就 点着了。我们在 6 ,000 英尺到 8 ,000 英尺的高度投下传单,雷管要在大约 2 ,000 英尺的高度炸开 传单包散出传单。”③
一、心理战组织机构 朝鲜战争中,美国主要设立了四级心理战机构。 ( 一) 心理战略委员会( 国家层面) 。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即设立 了 跨 部 会 的 心 理 战 略 委 员 会 。 该 机 构 的 任 务 是 制 定 全 国 性 的 心 理 战 政 策 ,其 中 霍 普 金 斯 大 学 作 战 研究室扮演了重要角色,专门从事心理战目标国的 背 景 研 究、分 析、评 估,并 对 美 军 在 朝 鲜 的 心 理 战提出建议。朝鲜战争中,该机构主要对美国三军组织心理战进行宏观指导。 ( 二) 心理作战总署( 陆军层面) 。1951 年 1 月 15 日建立,下辖心 理 作 战、特 种 作 战 和 需 求 管 理三个处。该机构直属陆军参谋长,首任长官罗伯特·麦克卢尔( 准将) 曾在艾森豪威尔手下任欧 洲心理战长官,经验丰富。心理作战总署 主 要 担 负 三 大 任 务: 一 是 在 总 体 上 负 责 陆 军 的 心 理 战 行 动; 二是指挥一些“非常规”战事( 如掩饰 与 欺 骗,类 似 今 天 的 特 种 部 队 作 战 行 动 ) ; 三 是 为 所 有 的 心理战部队( 包括朝鲜战场的心理战部队) 提供训练、物资和理论保障,并于 1952 年 4 月在北卡罗 莱 纳 州 的 布 拉 格 堡 建 立 了“心 理 战 中 心 ”。 该 机 构 除 指 导 朝 鲜 战 场 上 美 国 陆 军 的 心 理 战 外 ,还 承 担 相关的训练和保障任务。 ( 三) 心理作战处( 远东司令部层面) 。由负责情报的参谋长助理查尔斯·威洛比( 少将) 和曾 对日本实施过心理战的 J·伍德尔·格林( 上校) 领导。美军远东司令部建立心理作战处,主要负 责在心理战方面对远东地区的任何敌对事件作出反应,并制定对策。该处原仅 6 人,1950 年底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