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10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最新整理)

06-10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最新整理)

06-10 年上海中考英语试卷分析使用说明:阅读此分析时,请参照《06-10 年上海高考英语真题》。

一、概述1.1考试体系上海市初中升高中采取的是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考试制度。

学业考试科目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及思想品德、体育、理化实验操作技能等。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体育考试成绩采用分数制,总分为630 分;思想品德和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采用等第制。

(1).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和化学(理化合卷)等4 场考试时间均为100 分钟。

语文、数学、外语(英语)考试分值均为150 分,物理考试分值为90 分,化学考试分值为60 分。

(2).思想品德科目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时间为70 分钟。

考试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计。

考试定于2010 年5 月29 日(星期六)举行。

(3)2010 年上海市继续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体育科目考试分值为30 分,计入录取总分。

(4)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计。

考试于2010 年5 月底前举行。

(5)上述各科目学业考试由上海统一命题,各区统一组织实施。

1.2招生情况分析上海的高中主要有三类:名校、市重点、区重点。

按高考一本上线率划分则又可分为:第一档,四大名校: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第二档8 所一流一等市重点:建平中学(87)浦东、上师大附中(91)徐汇、南洋模范(83)徐汇、延安中学(85)长宁、控江中学杨浦、大同中学黄浦、上海市实验学校(83)浦东、上外附中虹口、七宝中学(84)闵行、复兴中学虹口第三档8 所一流二等市重点:格致中学黄埔、松江二中、市西中学静安、曹杨二中普陀、向明中学、市北中学闸北、市二中学徐汇第四档8 所一流三等市重点:位育中学、进才中学、市三女中、华师大一附中、育才中学、杨浦高级中学、晋元中学此外,上海高中的排名还有很多标准,比如说,学生质量(复旦附中)师资力量(华师二附中)、学术质量(华师二附中)文艺体育(向明中学第三)美女数量、地狱指数、洋化程度、名气、升学率、竞赛获奖、人文氛围、理科氛围等等从08 年高中录取投档线看,想要考取四大名校,分数必须达到600 分以上。

卢湾区的向明中学公费是592、择校是583。

若想入选一流二等高中,考分必须达到587 以上。

据统计,09 年上海将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有9.5 万人,比去年同比下降5000 人左右,但是这不能说明竞争会减少,因为今年,上海的中考招生政策更多的向推荐入学和自荐入学考生方面倾斜,所以对无法进入推荐入学且自荐条件也不是很具备的广大考生来讲,竞争是愈发激烈的。

二、数据分析2.1历年试卷结构分析分阅读与写话,只是在每部分具体的设置上,每年都会有些变化。

1.听力部分从2006 年开始题型和分值都趋于稳定,主要是四大题型,总分一直是30 分,可以预测2011 年听力还是30 分;2.单选选择题从2006-2009 年都是20 分,但2009、2010 年增至26 分,可见本部分的比重在增加,2011 年也会基本持平,26 分左右;3.适当形式填空2006-2010 年都是8 分,所以2011 年它还是会考8 分;4.近义词选择从2006-2008 年都是8 分,再到2009、2010 年的0 分,预计2011 年也不会考近义词;5.改写句子部分2006-2008 年都是10 分,2009、2010 年增至12 分,2011 年也只会多不会少;6.阅读理解部分分值变化很大,2006 年36 分,2007、2008 年都是58 分,2009、2010 年56 分,2011 年也会一如既往保持在56 分左右;7.完形填空和首字母填空是2007-2010 连续三年各自都是14 分,别看题量不大,但每小题都是2 分,可见这两部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8.写话部分也是从2006 年的14 分逐渐递增到2010 年的18 分,可见其重要性,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体来说,可以预测2011 年无论是题型还是分值分布都会和2010 年基本相同。

2.2考试题型及对应知识点整体分析中考试卷中听力部分题型与内容对照表近 5 年中考听力考试的考核内容与形式变化并不大。

以下几方面在复习中需要重点关注:1.根据句子选图部分在听力里面属于基本层次,试题难度较低,且听力内容完全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且不会超出这一范围。

我认为应对此类题目的备考措施为:学生要掌握日常琐事的英语表达方式,如刷牙、洗脸、洗澡、睡觉、吃饭、读书、看报、学习、游戏、活动、运动、旅游、生病、请假等等。

这一部分,可以布置学生写生活日记,且规定出来要涵盖哪些词汇,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后,学生对此部分的问题基本就可以解决。

2.根据短文判断对错,都是细节题,只有一道可能是整体概括性的,而且题目是根据短文由上而下出题,只要仔细寻找可能被替换的词加以猜测,相对不难。

3.根据短文填表。

这样的题目设置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易于选拔。

对于这一部分的应考,学生在现阶段的听力训练中,听短文时要有针对性的捕捉“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等要素,听的同时要学会做好记录工作。

会大事。

每年的语法和词汇考察项目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在05(15.9 万人)年上海教委提出要建立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考试制度。

06(12 万人)年的中招方案,提高了英语等三门学科的分值,由120 提高到150,卷面分数与高考分数统一。

增加的30 分主要分散在文章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命题作文等语言综合能力应用题上。

此外,在题型设置上也出现一些变化,听力部分取消了第二题应答题型对语言功能的考核,而是把这部分的分值分配到侧重交际能力的其他部分。

根据研究发现,06 年试卷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有三方面原因:1、与高考接轨2、为了推进二次课改的进行3、完善05 年中招中,由于英语试卷区分度不大带来大量低分、同分的情况。

提高分值可以提高选拔度。

07(11 万人)年试题从难度、结构看来与06 年的基本相当。

阅读选择的分值改为一分一题,而完型和首字母改为2 分一题。

08(10 万人)年试题与07 年也变化不大。

09 (9.5 万)年试题去掉了选择近义词部分,语法选择改为26 题,阅读判断、选择、回答问题都各增加了1 题,作文增加了2 分。

10(9.24 万)与09 年不变。

2.32006 年—2010 年解题分析及对2011 年试卷的预测难题分布走势听力部分听力理解(共30 分):23/7(斜线前为客观题,斜线后为主观题)。

1.听句子选图画,6 分a.比分不变,6 分图片7 题目6 关键词2 个。

一般比较容易错的是两幅图比较相似的是在3.4 题。

b.由于听到的是六句句子,而看到的是七幅图,所以首先要看清图片的内容,(大家来找茬),在读题的时候可以圈出不同点,然后再听清每句句子中关键词,最后进行筛选。

c.图片题中越来越涉及一些文化常识的了解。

比如法国在图片中会以埃菲尔铁塔的形式出现,圣诞节会以圣诞树的形式出现。

2.听对话回答问题,10 分a.比分增加。

常考的内容多涉及天气、日期时间、地点、原因,题型有简单计算,根据对话推断人物关系,对话地点。

b.前面两题,06 到09,变简单的趋势。

09 只有一个在对话中提及,听到的就是答案。

10 年答案出现转了个弯,2011年很有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一题。

这种题目比要求对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c.题目难度有梯度变化。

对话解题的侧重点一般集中在对话的后半部分。

转折的关系词后一般就是答案。

所以当完全听不懂内容时,可以选择最后一个听到的选项,准确率不完全统计,在60%以上。

对话题每年考点中的重点题型,考生应该做到熟识关键词,表达方式和及时笔记记录。

3.听短文判断句子正误,7 分a.主要是细节题,遵循顺序原则。

最后一题一般是文章的整体把握,态度。

T/F 分布比较平均。

b.语段上来说,短文的理解上应该是相较来说比较难的,但是每年的题目本身难度上要求不高,再加上答案选择只有T,F两种,每篇文章又有听两次的机会,所以要求上并不高。

因为7 道题目里,基本5 题都是细节题,只有2 题会涉及到理解判断层面。

所以应该好好把握听两遍的机会,体会题干句子细节与听力原文中的细微差别。

4.听录音填写,7 分对单词拼写要求是相当高的;除此之外保持填入单词的语法正确,也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如名词单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中加S,过去式与过去分词的选用,大小写的选用等。

09 年大小写错一个不扣分,错两个会扣一分。

注意点: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

人名,国名,校名,月份,日期。

考生应该对数字有一定的敏感度,因为年、月、日、时间、年龄、价格等都是以数字的形式出现。

单项选择部分:主要考查冠词、介词、连词、动词时态、情态动词等,这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最多的,需要在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积累,特别是重要动词的用法,近义动词和形容词的辨析,还有动词词组的辨析以及交际用语的应答。

前三题中必有两题是选择介词、冠词介词:内容涉及时间名词——月份、时钟、季节、星期等常用法,08 和10 年都考了with 的用法。

冠词:定冠词,五年的考题中06 年选择“the”,07 年是“/”, 08 年选择“an”,09 年—a,10 年没考代词:每年考,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等,06、08、10 年都考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可数和不可数名词,two pieces of news,06 年出现黑洞,没有考到,07 年再次考察不可数名词much bread,08 年、09 年没有单独考察名词,10 年又考了不可数名词much information。

不定代词也保持基本上都会出现的势头:both, neither, either, or, any, many, other, the other, a little……形容词多以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方式考察:特别是as…...... a s 的用法,07 年和10 年都考了。

此外通过一些感官系动词来考察形容词也是常见陷阱:05 年taste nice, 06 年look beautiful, 07 年sounds good, 08 年turn pale, 09年taste nice,10 年look lovely。

副词:考察较少,可能会以时间副词的形式亮相。

连词:转折连词but, or 表示选择以及表示转折, 轻度的因果and,06 年考了1 题,而07-10 年都考了2 题。

情态动词:must 及其否定回答,出现两三次,分别是根据回答选情态动词和根据情态动词选回答。

另外出现频率较高的是can/could.动词时态:主要考察一般将来时、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以及被动态和时态的混合双打,每年都至少考3 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