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等活动,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经历用除法竖式表示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余数除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从而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

教材还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有余数除法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单元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分苹果
第2课时:搭一搭(一)
第3课时:搭一搭(二)
第4课时:分草莓
第5课时:租船
第6课时:练习一
教学设计
1、分苹果
教材分析
分苹果是本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安排了“分苹果”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会用竖式书写除法算式并能验算
教学难点
列竖式;理解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圆片。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幼儿园小朋友吃苹果的时间到了,数一数老师带来多少个苹果?快帮老师放一放,每盘放5个苹果,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活动一:交流可以用哪些方法放苹果?(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1、乘法口诀:四五二十,放4盘。

2、4个5连加 5+5+5+5=20 放4盘
3、从20里连减4个5 20-5-5-5-5=0 放4盘
4、20里面有几个5 20÷5=4 放4盘 活动二:认识竖式
引导:除法和加减法一样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板书:
试一试:8÷4 40÷8 35÷7 48÷6
活动三:动手分一分,每盘放6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用小圆片分一分,汇报分的结果
2、列式并讨论竖式的写法,了解每一步的含义。

3、板书竖式,指名余数和单位名称的写法。

20÷6=3(盘)……2(个)
2 0 1 8
3
6 …
被除数 5 20 20 4 0
……商
除数… …商和除数的积
…差
问:为什么不继续分了呢?
(不够分一盘了)
4、教口头验算的方法:每盘6个,3盘共18个,再加上剩下的2个,一共是20个,算对了。

答:20个苹果可以分3盘,还剩2个。

活动四:试一试
1、机灵狗把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你能帮它分一分吗?并写出竖式。

对照比较,笑笑和淘气谁做得对?为什么?
2、看谁写得正确
活动五:观察与发现,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余数比除数小)问:为什么?(余数大还可以再分) 活动六:练习巩固
1、完成练一练(1)
2、说说余数可能是几
( )÷3 ( )÷5 ( )÷2 ( )÷4
3、完成练一练(2)
1 7
4 4
4
4 1 8 1 9
2 0
板书设计
分苹果
2、搭一搭(一)
教材分析
“搭一搭”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的内容,在学生已有的除法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让学生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搭正方形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搭正方形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难点: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
5
20 20 4 0
……商 除数… …商和除数的积
…差
教学准备:
小棒教学过程:
搭一搭(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搭一搭”活动来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中试商这一关键问题,理解并掌握用竖式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具体情景说明算式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除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借助搭房子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掌握其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4、分草莓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本节课继续探究用竖式计算用有余数的除法,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3、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圆片教学过程
5、租船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以“租船”为主题情境来学习新知。

这节课应该注意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内容的选择不受教材的限制,取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与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余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
教学过程:
6、练习一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对这一单元内容的回顾练习,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题目,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对观察学生还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明白“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
际灵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
试商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主题图、投影
教学过程:
活动一:基本练习
1、完成P8(1),订正反馈
2、板演试商P8(2),学生讲解
3、独立计算P8(3)
4、比赛:看谁先找到?P9(6)
5、基本应用:P8(4、5)
小结: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活动二:综合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除以3,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和()(2)在算式○÷△=□……5中,除数△最小是()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要比()小。

(4)37里面最多有()个6,还余()
2、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批树苗不到70棵,每行栽7棵和每行栽9棵,都剩下6棵,这些树苗有()棵。

①63 ②57 ③69
(2)用2、4、6、16四个数,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是()
①16÷2=4......6 ②16÷6=2......4 ③16÷4=6 (2)
(3)36米长的绳,做9根同样长的跳绳,需要剪()次。

①4 ②8 ③9
(4)46人坐船过河,每船坐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①7 ②8 ③9
活动三:实践应用
小组讨论完成P9(7、8)
课后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