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暨养护“四新”技术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暨养护“四新”技术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暨养护“四新”技术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安吉召开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暨养护“四新”技术交流现场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结交流2012年养护管理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公路养护管理既是一项行业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我认为采取现场会这种形式非常好,既有直观的感性认识,也引发了大家的理性思考。

类似的现场观摩,2011年我们在杭金衢高速和甬金高速宁波段举办过,2012年在湖州和武义也分别举办过,效果都非常好。

今天上午,由于下雨我们未到S201(04省道)彭安线泡沫沥青再生现场参观,改为观看湖州市公路局关于泡沫沥青再生的PPT汇报,介绍得比较好;衢州市交通运输局、湖州市公路局、沪杭甬公司、温州交投绕城分公司等4家单位分别就205国道示范工程建设、“五型公路”打造、养护“四新”技术应用及公路边“三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等作了典型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单位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没有来得及介绍,大家可以会后相互沟通和交流。

刚才,省局与3家市公路局,省厅与3家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分别签订了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希望各单位对照责任书认真抓好落实。

这次会议,是三个会议合并在一起召开,一个是每年都专门召开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一个是公路养护管理会议,还有一个是养护“四新”技术现场会。

养护工作大家都熟悉,计划都下得比较早,要求每年都基本相同但又有所区别。

今年我们增加了与各市公路局(处)签订责任书,这是徐副厅长专门要求的。

他认为仅与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签订还不够,还要同我们行业管理部门签订责任书,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加强自身责任。

在责任书里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如小修保养要考核,考核好后需进行绩效评估,奖优罚劣,以鼓励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怎么把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做得更好。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务实进取,2012年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成绩显著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公路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

全省公路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方针,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全力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开创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一)按照打造品质型公路的要求,加大投入攻坚克难,全省公路路况保持稳定一年来,全省公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养护优先”工作要求,以“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年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大养护实施力度,全省公路路况水平保持稳定。

一是重投入,公路大中修管理全面加强。

2012年,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共投入21.7亿元,较2011年增加22%,实施大中修里程约530公里,公路技术状况持续改善;普通国省道共完成省级投资10亿元,实施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项目50项,大中修里程357.6公里,破板修复8万平米。

公路大中修在资金投入、设计质量及施工动态管理等多个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二是重规范,小修保养水平显著提升。

各单位秉承精细化养护理念,切实规范作业流程,严格按照病害修复规定及修复时限进行灌缝与坑槽修补,公路小修保养水平日臻提高;坚持全面养护,做好路面保洁、边沟清理、栏杆油漆、绿化修剪补植、设施修复等工作,有效提升路容路貌;积极推进日常养护与小修保养设备的配置升级,全省共配备清扫车259台、清洗洒水车132台,做到每个县至少1台清扫车,普通国省道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

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杭金衢高速、黄衢南高速、温州绕城高速、104国道湖州段、38省道(S311)象西线宁波象山段、58省道(S331)分泰线温州泰顺段等公路路况与路容路貌均维持较好水平。

三是重示范,205国道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我省自去年4月起全面启动205国道“畅、安、舒、美”示范路建设。

205国道改造工程总里程达162.8公里,预算7.1亿元。

衢州全市上下非常重视,行业主管部门非常认真,工程技术人员非常精心,目前施工进展平稳有序,总体进度达到80%,将于今年9月全面完工并迎接交通运输部的验收。

(二)按照打造平安型公路的要求,全面排查认真治理,路网运行安全畅通安全工作无小事,公路行业的安全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平安出行。

2012年,全省公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和省厅、省局工作要求,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以打造“平安型公路”为依托,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了路网运行的安全平稳。

一是以“安全生产规范年”活动为载体,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全面提升。

各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和“三防”工作组织机构,不断完善公路安全管理联动机制,从体系建设、基础建设、公路养护企业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三方面进一步加强公路行业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不断加强行业维稳工作。

二是以“桥梁隐患治理年”活动为核心,全面推进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专项制订《浙江省公路桥梁隐患治理年活动工作方案》,围绕一项核心工作(隐患桥梁治理、责任主体落实工作),完善六项基本制度(桥梁巡查、检查制度,桥梁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管理制度,“一桥一档一牌”制度,养护工程师制度,应急管理制度,专业化养护制度),建立两套支撑系统(桥梁科学管理、公路桥梁运营监控)。

桥梁管理是我们公路行业管理当中广泛引起社会关注的一项工作,近年来全国各地及世界上桥梁出事故的报道比较多,影响非常大,近年来省厅在桥梁安全防治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这项体系的建设在全国也是走在前列。

2012年全年实施65座国省道桥梁、300座农村公路隐患桥梁治理,“一桥一牌”工作已基本完成,公路桥梁运营监控工作已在杭州试点。

三是切实强化公路设施保护。

依法落实信息抄报制度,大力推进超限运输检测站建设,不断健全治超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全年省级投入3.13亿元,实施国省道安保工程项目48个,实施农村公路临水临崖安全设施完善工程2052公里;完成16处省级事故多发点段整治。

安保设施的不断完善,强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

尽管近年来公路里程、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但公路交通事故数量、伤亡人数却在不断下降,这对构建和谐社会、造福民众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四是不断增强公路应急保畅能力。

坚持平战结合,全省公路系统常备应急抢险队伍237支,配置应急抢险机械1641台套,战备钢桥67座,装备水平与实战能力不断提高。

在2012年台风“苏拉”、“海葵”及今年春运期间,全省公路系统累计出动抢险人员9.1万人次,各类车辆及机械设备近1.1万台班,物资2.9万方,日夜奋战,力保干线公路畅通。

特别是去年8月15日,湖州连夜架通战备钢桥成功解救安吉672名被困游客,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肯定。

湖州市应急架桥队被省厅授予“浙江省交通战备应急架桥先锋队”荣誉称号。

(三)按照打造生态型公路的要求,大力开展公路边“三化”,“四新”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全省公路系统切实树立环保理念,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全力打造“生态型公路”,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公路边“三化”工作扎实推进。

2012年3月份以来,全省公路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关于公路沿线环境整治的指示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浙江省“四边三化”行动方案》统一部署,科学制订计划,狠抓工作落实,全力开展公路边洁化、绿化、美化行动。

截至目前,全省共清理公路边垃圾6805处,拆除公路边违法建筑9089处约80.1万平方米,拆除公路边违法广告5462个,种植树木779.5万棵,草灌1352万平方米,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养护理念不断提升。

当前,“建养并重”已在公路系统内形成广泛共识,而“养护优先”的发展理念也正逐步确立。

我省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正由被动养护向主动性养护转变,由矫正性养护向预防性养护转变,由“要我养护”向“我要养护”转变。

三是“四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

近年来,近80余项养护“四新”技术在我省公路养护工程中得到成熟而广泛地应用。

在计划制定方面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大力推进科学决策,目前已实施路况检测7.2万公里,构建了连续6年的路面技术状况数据库,起到了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成效显著,大大提高了养护水平。

在预防性养护方面有纤维碎石封层、同步碎石封层、超薄沥青磨耗层等技术,330国道丽水段实施纤维碎石封层,46省道(S315)兰贺线婺城段实施同步碎石封层,杭金衢、金丽温等高速公路实施超薄磨耗层(厚度2cm)技术74万平方米,效果良好。

在沥青路面大中修方面有泡沫沥青再生、基层水稳再生等技术,2012年330国道建德段、74省道(S224)岭三线、48省道(S221)江溪线等采用了以上技术。

在水泥路面“白改黑”方面我省已大面积推广锤头、共振碎石化技术。

在小修保养方面路面裂缝采用专用清缝灌缝机,改性沥青材料灌缝;坑洞修补完成后采用4面封边。

去年我们在武义参观的小修保养现场就是采用以上方式。

在桥隧方面多项桥梁修复技术获得国内领先及以上等级的鉴定。

台州市公路局联合台州学院,在空心板梁加固上采用新方法,重点解决空心板铰缝失效和桥面铺装修复难题,并编印了《桥梁病害诊断手册》。

宁波大学桥梁桥墩柔性防撞技术,以后要带领大家专门进行参观学习。

我省自主研发了从特大桥到桥梁群的多种桥梁智能监测系统,并在多地推广应用。

杭州市公路局开展了桥梁动态运营安全监测研究,有效预防桥梁安全事件。

相关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对长大桥梁建立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行全天候监测,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进行了特殊天气桥梁的安全监测,提供了实证数据,并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四是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

隧道照明方面,大力推广应用LED照明和根据交通量自动调节照明技术,现已完成80座隧道的节能改造,每年节电48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94吨,减排二氧化碳141吨;深入开展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共完成国省道沥青路面再生利用400余公里,节省标准煤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4千吨,重复利用砂石料44万立方米,节省沥青1.13万吨,节约资金达1.09亿元。

(四)按照打造服务型公路的要求,以人为本强基增效,民生效应日益凸显服务是公路交通的本质属性,也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全省公路系统坚持民生为重,立足服务为先,全力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出行需求。

一是切实加强服务区文明创建,营造良好舒适的出行环境。

大力开展以“四改造八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区文明创建活动,2012年各服务区共投入改造资金约2.1亿元,金华、台州、长安等3对服务区创建成四星级文明服务区,武义、丽水等17对服务区创建成三星级文明服务区,服务区总体面貌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