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31秦岭――淮河分南北PPT课件
531秦岭――淮河分南北PPT课件
我北3受的2、阅1国方夏阻、、读影降少季隔哪中《条响水。风,中国等分从强使降国降年年布东弱夏水水降降东南的季量量水部向影风水线量分最多西响变量分布接,北。弱布分近的西逐北,图秦布》部渐方降主岭,有少减地水—要思什淮;少区减考原河南。由少么:因分方于。特界是多山线点什,岭??么?
温带季风 气候
北方年降水量800毫米以
——
5.3.1 秦 岭
淮 河 分 南 北
• 一、四大地理区域 • 二、南方北方的分界及因素 • 三、南北对比分析
秦岭——淮河分南北
北
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方河为界, 大体上将东部季风秦岭区划分为 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南域方,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
以南为南方。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大连 北京 广州 昆明 济南 郑州 武汉 上海
气温
气
降水
候
南北方的差异 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 起决定作用的是气候中的两大因素:
气温和降水。
南北分界
• 分界线:秦岭淮河 • 依据:800毫米降水线,1月平均温度0℃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1)南方与北方 (2)1月0℃等温线, (3)800mm等降水量线 (4)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 区(5)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 (6)河流冬季封冻与否 (7)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与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8)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复杂的自然环境 (特别是气候因素)
气温
降水
影
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1. (2012·攀枝花) 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
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012·福州) 读图,回答
2. 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B.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3. (2012·福州) 下列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
一线的是
()
A. 200mm等降水量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9. 符合④区域景观描述的是( )
A. 山青水秀稻花香
B. 旱地麦浪大豆香
C. 椰林婆娑菠萝香
D. 雪山青稞奶茶香
10. 今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 行》。北纬30°中国段,东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 日喀则地区,记者自东向西一路走去。
(1)请从纬度带的划分角度,说明30°纬线的特殊性。 答案 30°是中低纬度的分界线
下
800
南方年降水量800毫米以 上
亚热带和 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
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
小麦、水稻的分布
旱地 小麦 水田 水稻
水分向西递减
年亩产250kg鲜草
一年一熟
年亩产 50kg鲜草
年亩产 150kg鲜草
二年三熟
热 量 向 南 递 一年二熟 增
一年三熟
面食
米
哪张图属于北方 饭
D. 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4. (2012·广州) 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
①区域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 河网密集,水运发达
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5.(2012·泉州) 以下传统民居能充分体现人们对降水
充沛的自然环境适应的是
()
6. (2012·淄博)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的主食?
北 方 踩 高 跷
南 方 赛 龙 舟
南北方人文环境之间的差异
南北方人文环境之间的差异
农作物一年两或三熟。 农作物一年一熟。 雨热同期。亚热带气侯。 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 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 。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灌溉种植水稻。 种植冬小麦春小麦。 内河航运发达。 河流结冰。 河流不结冰。 发生旱涝灾害。
这两封电子邮件是来自北方和南方的两位中学 生之间的春节问候。读了这两封信后,你有什么 感想?
秦岭-淮河以南是长江,以北是黄河。
-28℃
冬季南北温差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
秦岭-淮河 0℃
16℃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1月均温小于0℃;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1月均温大于0℃
20℃
28℃
夏季南北温差相对较小பைடு நூலகம்普遍高温。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A. 南方地多水少 C. 南方地少水少
B. 北方地多水少 D. 北方地少水多
阅读下面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7~9题。
7. 制约③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
B. 地形
C. 光照
D. 水源
8. 图中③④区域的分界线是( )
A. 昆仑山-祁连山
B. 秦岭-淮河
C.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天山-阴山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