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润土防水毯施工方案
(膨润土防水毯英文简称GCL)
一、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平去角----测量尺寸、预定下料次序----水景及穿墙管等特殊部位处理---防水毯驳岸和湖底的铺设----施工验收---做砂浆或回填保护层。
二、主要机具:
铲车或叉车、压路机、射钉机、壁纸刀、卷尺、直尺、锤子、抹刀、钳子、垫片等
(备注:①水泥钉要求长度为25—30mm的钢钉或者射钉枪专用水泥钢钉,用于固定防水毯。
②垫片要求厚度为2mm的塑胶板或1mm厚的镀锌铁皮,截成边长20—30mm的正方形或直径为20mm的圆形,用于防止水泥钉因用力过度穿透防水毯而失去固定作用。
)三、基层处理:
⑴人工湖防渗主要有坡面施工、立面(或驳岸)施工和底面施工,但一般需要连续统筹安排。
铺设GCL前必须采用必要的设备将基层整平夯实,压实度达85%以上,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能有凸出2cm以上的岩石和其他物体,也不能有明显的空洞、裂缝和突起。
⑵表面应基本干燥,不能有明显的水渍和坑洼。
⑶基底、立墙和水景部位的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和钝角。
⑷膨润土防水毯的施工应在基底支持层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⑸按设计要求开挖锚固沟。
⑹坡面坡度不要大于1:3,如大于或垂直时,应设置锚固沟或其他有效的固定措施。
⑺基底层、阳角修圆半径应不小于30cm。
如修圆半径超过30cm,甚至垂直时,在四周锚固后,采取措施固定,在不破坏防水毯的前提下保证压实。
⑻有贯通的管道,必须进行固定处理,用混凝土进行加固,使其不能够晃动。
四、GCL铺设前的准备工作:
⑴做下料分析,画出膨润土防水毯铺设顺序和裁剪图。
⑵检查膨润土防水毯的外观质量,记录已发现的机械损伤和生产创伤、孔洞等缺陷以便在铺
设时进行修补。
⑶膨润土防水毯的施工应在无雨、无雪的天气下进行。
施工时如遇雨、雪应用塑料薄膜进行
覆盖,防止GCL 提前水化。
五、特殊部位处理:
⑴对于圆形管道或者构筑立柱,首先在管道周围均匀散布或涂抹膨润土密封剂,然后裁切以
管道或立柱直径加50cm 为边长的方形防水毯一块,在其中心裁剪直径与管道外壁等同的孔
洞,修理边缘,以便正好使之套在管道上,在管道周围与毯的搭接处均匀散布或涂抹膨润土
密封剂。
⑵其他形状穿透构筑物的防水毯应按照形状裁剪,使之方便套在构筑物上。
不立即进行大范
围铺贴时,需在上层加铺PE 膜作临时保护。
(参见图一)
⑶GCL 施工时,沿顺水流的方向铺设,搭接处让上游防水毯压在下游防水毯的上面。
⑷GCL 铺设课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机械铺设时可用铁棒或厚的芯管穿入卷心,一头拉开固
定后平展推开。
如遇切割,只需一把壁纸刀即可按需要任意裁开。
⑸在倾斜面及坡面施工时,应将防水毯卷长平行于坡面方向铺设,底面铺设时只需做好搭接
即可,另外铺设时毯面不应张拉过紧或皱褶,应适度放平贴于地面。
⑹施工如遇较大雨雪而未及时回填,使防水毯中的膨润土膨胀超过300%提前水化的,需要裁
掉重新铺设。
⑺铺设时严禁有明火接触防水毯,铺设过程中若有破损,应再裁用大于破损周围30m 的防水
毯覆盖处理。
六、穿透基础的管道部位的加强处理(参见图一)
⑴对于圆形管道或构筑立柱,首先在管道周围均匀撒布或涂抹膨润土密封剂,然后裁切以管
道或立柱直径加50cm 为边长的方形防水毯一块,在其中心裁剪直径等同的孔洞,修理边缘,
以便使之正好套在管道上。
在管道周围与毯的搭接处涂抹膨润土密封剂。
⑵其他形状构筑物穿透防水毯的,应按所需形状裁剪防水毯,使之套在构筑物上。
⑶不立即进行大范围铺设时,需在上层加铺PE膜作临时保护。
备注:水景部位的加强(参见图二、图三)
七、GCL的铺设:
在基础达到要求后,防水毯的铺设一般应按照先坡岸(护岸)。
后底层的顺序进行。
⑴立面护岸和坡岸的铺设施工:
根据人工湖的实地情况,建议采用由上到下的顺序铺设。
坡度较小的坡面,可以直接在坡岸上开卷铺设,并尽快做好保护层。
(参见图四)
护岸立面施工的阴、阳角处应作圆弧形或钝角,阴、阳角部位最好先裁剪40cm宽度的防水毯做加强处理,然后再进行后续铺设。
驳岸立面上铺设防水毯时,为避免滑落,可用25mm长钢钉加垫片将其固定,也可用砖石砌压。
(参见图五)
除了在防水毯重叠部分和边缘部位用钢钉固定外,整幅防水毯中间也需视平整度加钉固定,务求使防水毯稳固服帖于立面和地面。
钉孔部位和搭接重叠部位要涂抹膨润土密封剂处理。
护岸最下面的防水毯要和底面的防水毯搭接、固定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体系。
防水毯铺设时,应使编织布一面朝向墙体,使无纺布一面朝向迎水面。
防水毯在立面施工搭接时,在接缝处由于无法使用膨润土粉状密封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密封:将膨润土粉与水按照1:1调成膏状涂抹于搭接处。
(参见图六)
防水毯应尽量减少在立面和坡面搭接次数,如需搭接时,应按照高处防水毯在外侧,低处防水毯在内测(紧贴在墙面上),以防止回填土时异物进入搭接缝。
立面和坡岸铺设完成后,应在底面留下足够长度的防水毯(不少于2M)以便于与湖底大面积防水毯的搭接,并在边缘用PE膜进行保护,然后根据天气情况马上进行砖石砌筑或回填施工,避免防水毯提前水化。
⑵GCL的湖底面大面铺设:
宽幅、大捆膨润土防水毯的铺设宜采用机械施工;条件不具备及窄幅、小捆防水毯也可采用人工铺设。
按规定顺序和方向,分区分块进行防水毯的铺设,防水毯应以品字形分布,尽量避免有十字形叠口出现。
膨润土防水毯铺设时白色的一面(无纺布一面)朝上,迎着水面。
铺设至加强部位时需先去除临时的PE保护膜,再继续铺设。
膨润土防水毯平面搭接方法(参见图七):搭接宽度为30cm左右,在搭接底层距防水毯边缘15cm处均匀撒上膨润土粉状密封剂,其宽度为50mm,重量为0.5kg/m。
遇有大风天气时,可将膨润土粉与水按1:1调成膏状,再按照上述要求涂抹于防水毯上。
膨润土防水毯应自然松弛与支持层贴实,不宜皱褶、悬空。
使用砂浆作为保护压层的部位,应在防水毯上覆盖一层PE膜,避免因雨水或意外来水导致防水毯提前水化,同时保证砂浆压层的充分养护。
在湖底各边界处铺设防水毯时,应使防水毯与坡岸或护岸预留的防水毯搭接完好,对于土质基础则应适当提高搭接量。
铺设过程中应随时观察防水毯有无破损,孔洞现象。
发现有破损时,及时用膨润土粉或膏修补。
并用比破损部位周边放大25cm以上的防水毯进行局部修补。
边缘部位按常规搭接方法处理。
(参见图八)
注意:在防水毯铺设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确保在后道工序施工时(如保护层及混凝土浇筑)前防水毯不能遇水。
八、保护层的施工:
保护层的施工是保证膨润土防水毯(GCL)防渗效果非常关键的环节(参见图九),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⑴铺设完成的膨润土防水毯,必须尽快于当日(保证不被水淋湿及工地机具刺破)完成保护层施工。
⑵如果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至少20cm,外加PE膜保护,以保持混凝土强度。
⑶如果是砌砖石保护时,厚度至少20cm;务必边砌筑,边用水泥砂浆填充砖石与防水毯之间的缝隙。
⑷湖底可以直接用回填土回填,夯实后回填土厚度要不小于30cm,所有回填土要求最好用沙子或筛过的土,不得含有10cm以上的石子等杂物。
回填土每回填30cm厚度时,要进行夯实或压实,回填土的密度必须大于85%。
⑸人工湖等地护岸不建议用回填土直接回填,避免流动水的淘湿作用破坏保护层。
⑹在夯实压实过程中,不要损坏防水毯!如有损坏,及时修补。
九、立面保护层的处理:
防水毯在垂直的混凝土墙面施工时,应使防水毯顶部超出水面20-30cm,并在顶部用4#扁钢及钢钉固定。
在防水毯的外侧,则应砌清水砖墙予以保护,最后在底部回填20-30cm泥土压实。
砌墙保护时,防水毯应与墙面贴紧,如有空隙应填充混凝土。
大坡度斜面防水毯保护层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形式,厚度不小于10cm,钢筋彩4圆钢。
GCL 防水毯在水池施工时,应使防水毯顶部超出水面20-30cm,并在顶部用4#扁钢及钢钉固定。
在防水毯的两侧及底部,则应浇筑钢筋混凝土予以保护。
浇筑钢筋混凝土时,防水毯应与墙面贴紧,不得留有空隙。
水池外壁及底部在铺设前应将基础土层夯实达到85%,防止后期基础变形发生沉降。
十、施工注意事项: ⑴膨润土防水毯(GCL )的储运应防水、防潮、防烈日曝晒,储存时地面应采取架空方法垫起,运至施工现场的防水毯尽量当日用完。
⑵在进行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应对已完成铺设的膨润土防水毯妥善保护,不得有任何人为损坏。
⑶应尽量避免穿钉鞋、高跟鞋在膨润土防水毯上踩踏;车辆等机械不得直接碾压防水毯。
⑷对GCL 单层衬垫的防渗、防水施工工程,在施工结束验收合格后,应尽快用比重大于2.0的土、沙石或混凝土及砖石压实保护。
回填土中不能有大的碎石,回填厚度不小于30cm ,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cm 。
回填土应分级回填夯实,压实度不低于85%。
⑸已铺设完成的防水毯应在当日完成PE 膜的临时保护,应对防水毯进行遮盖,防止遇有雨雪时提前水化或强光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