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班主任展示案例4篇

优秀班主任展示案例4篇

优秀班主任展示案例4篇优秀班主任展示案例第1篇从教以来,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八年时间,印象最深的是xx学年度接手的班级。

在xx年学年度,学校安排我担任五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接任后发现该班学生分配不均衡:浮躁生多,后进生多,特别是有令老师和学生闻之色变的自封四大金刚的凌X勇,彭X城,凌X华,王X峰。

开学已有二周时间,但班级仍象一盘散沙:上课纪律差,作业多人不完成且质量极差,同学们时有吵架打闹现象传到耳边,科任老师三两天就来告状。

这些弄得我心烦意乱,火气直冒,真想狠狠收拾他们一顿。

冷静下来后,我仔细调查、了解,查找原因。

经过了解,我发现造成该班如此混乱、难管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班干部的管理软弱无力、个人的自我主义太强烈。

同学间不团结,不追求上进,缺乏竟争意识。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四大金刚太张狂,无人敢管,大家在他们四人的不良影响下无心读书、无心上进。

找出原因后,我决定对症下药:提高他们的自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现代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我管理的主人。

还指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而是共同管理,不是打消规则,而是大家立法守法。

因此,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把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作为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改变了该班的散、差、乱面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健全制度,民主制订班规班约。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

因此,学生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显得尤为重要,都关系到他们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习惯的形成。

而如果全由班主任要求学生怎样怎样做,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效果不明显。

因此,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学习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然后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民主讨论,结合本班实际,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经过讨论、修改、通过,达到统一认识,共同制订出一份班规班约。

因为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订的,是符合他们的实际的,所以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都非常认同,执行起来也就十分有效,从而让每个同学严格遵守班规、并管理、约束好自己。

如四大金刚本来十分喜欢讲脏话、戏弄同学的。

但新的班规出台后,他们不便拆自己的台,那些恶劣行为也就有所收敛。

整个班级的班风很快好转。

二、民主选举或毛遂自荐当班干部。

班干部就是老师管理好班级的得力助手,应该是同学们信任的领头雁火车头。

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选好班干部是最重要的。

我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互相观察,调查,举荐或自荐一些成绩好、品德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来竞选班干部,然后再全班同学民主投票表决。

表决前,我特别询问四大金刚最信服班上的谁,他们一致选小婷,因为她不仅成绩好,而且待人对事公平公正,从来不会歧视他们。

我马上选定小婷让大家投票,结果全班通过,她当选为班长。

四个人喜滋滋的,胜似自己当了班长。

事实证明,此举是正确的:有一天,四人中的凌X勇,彭X城又与别班的同学发生了摩擦,他们甚至搬起了长凳,眼看流血事件即将发生,而老师又去开会了,在这危急时刻,班干部们挺身而出,制止了这场事故的发生。

特别是小婷,她的一声断喝,让两个失去理智的人清醒了,等我返回教室时,正看到小婷在教育他们,而他们面红耳赤、不停地点头。

正因为班干部是他们选出来的,是他们信任的人,所以,他们更尊重班干部,从而也更加严格管理好自己。

省了班干部和老师的不少操心。

因此,班干部们办起事来效率很高,处理事情让大家心服口服。

我认为这一举措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三、建立自主评价、竞争奖励机制。

一个班级,仅有民主的班风是不够的,只有调动起了全体同学的竞争竟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这个班级才会更优秀。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要使40多个同学不断进步、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激励他们、适时赞扬他们。

我先在班上宣读了一套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展开竞争。

然后就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每周小结一次,每月总结一次,评价结果公布在黑板上。

其中单元测评、每周操行评分均前三名的同学可竞选学校的一周之星,并奖励两分操行分和一朵红花。

此举一出,班上的学习气氛马上浓厚起来,他们在互相竞争,较量,争当一周之星。

因此,他们大大加强了对自己的行为习惯的管理。

例如我班上的从别校转学来的凌X立,第一单元考试只有18分,而且书写潦草、不做作业、也不接受同桌的帮助、辅导,老师教育也无效。

但奖励机制出台后,他改变了:字一笔一划写好,主动请求同桌帮助,作业依时完成、上课经常举手发言,经过努力,他进步很大,同学们选他为一周之星,期末考试时他还取得了70分的好成绩。

四、民主管理,值日轮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同样,不当值日生,体会不到管理者的苦与痛。

基于他们的自治力差的原因,我特别设置值日轮岗的制度,让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治能力。

此外,我还叫同学们主动结队子手拉手,做到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互相管理、共同进步,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以上教育方法、手段,我所担任班级最终由原来的散、差、乱的班级变成了一个团结、优秀的班级。

该班在全镇学年度优秀中队评比中夺得了镇优秀中队的称号,我本人也被评为镇优秀辅导员,在学年期末检测中我所任教的学科还取得了镇前三名的好成绩,及格率达到百分百!取得这种成绩,我觉得让学生自治功不可没!是自治改变了班级,改变了他们!优秀班主任展示案例第2篇一、学生基本情况我班的梁皓岩同学,是一名今年刚刚转来的新生,这个男孩是属于行为不受控制,没有纪律约束,常规训练的很差学生。

卫生习惯不好,爱搞小动作,爱跟别人打闹,喜欢告状,地上的垃圾和书本经常乱丢,惹得周围同学很反感,甚至不想跟他做同桌。

平时其他科任老师也向我反映他不安份的情况。

上课做好不课前准备,桌子上乱糟糟。

于是,我跟他妈妈电话联系,了解到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发生了意外,胳膊受伤。

导致幼儿阶段没有受到纪律的约束,父母总是迁就他,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性格,由于溺爱、迁就造成孩子对做自己的纪律行为没有可控性。

孩子自己也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不在乎周围人的感受。

二、问题概述作为今年的新转学生,我一直对他的纪律和行为方面很重视,刚开始,梁皓岩上数学课是那个回答问题超级积极,喜欢提问和发表各种想法。

但是,随着在与班级同学越来越熟,这个口无遮拦的毛病又孕育而生。

上课开始出现精力不集中,躺在板凳上,书本乱放,,有时拿着钢笔能玩上一节课,捯饬墨囊,弄得手上脸上都是,摸得桌子很脏。

说话方面口无遮拦,其他学生提醒他好几次不能乱说话。

甚至是,整个班风都会因为梁皓岩的行为举止特殊而出现模仿行为。

三、原因分析1.自身角度: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常规知识差,不懂得上课纪律等问题,都是从小胳膊受伤,开刀做动手术两次,老人怕孩子在受到危害,采取了放任的管教方式。

2.家庭原因:本学期进行的家访,我特意留意了孩子在家的表现,与他父母交流的时候,孩子自己坐在小板凳上,就开始出现盘腿伸懒腰,坐不住。

母亲说他一句,他却反驳一句,不记在心上。

没有严格的家教,没有家庭的父母管教。

四、教育策略1.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排斥这个新转学生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行为举止太差,就粗暴地训斥、批评,而要以朋友的身份与他进行说理,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2.利用班干部和小队长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最简单的打铃上课必须回到座位上,做好上课准备;下课打铃排队上厕所;吃饭前准备工作要迅速,吃饭要快,不能边吃边说;这些都是靠着榜样的带头。

让他知道班级的荣誉是需要每个人齐心协力的结果。

排队或课间扣分了,我就找他谈心,告诉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遵守纪律的同时也要和同学团结友好相处。

3.行为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是不稳定的,也是不能持久的。

常规训练的培养是一个逐步化的过程。

上课前,先收拾好准备工具,做好上课准备。

下课后,能按时跟着队伍一起出教室,控制不住自己的可以选择戴口罩。

吃饭前,收拾好餐具卫生,起到小示范的作用,出门打饭,要考虑到剩余同伴的需要,做一个友善的人。

人的改变需要从适应新环境开始,适应这个班主任的脾性,我多次与他交流,采用单独表扬梁皓岩等粘贴形式,让他记住正确的行为举止。

最近一周,我发现这孩子的吃饭速度又提高,不在作最后一个学生。

饭后还主动是脱去就餐衣服,拿着小板凳看着谁撒饭了,这种监督能力让他学会了做事和能力。

优秀班主任展示案例第3篇案例的基本情况:这个学期,我班分来一个好特殊的女孩。

说她特殊,一是因为她看起来灵巧活泼,内心流露出的却是消极低沉;二是头脑灵活,书写漂亮的她,作业总是不依时上交,且成绩不断下滑;三是本应活泼的她,却总喜欢一个人呆在教育或校园的一个角落,不与同学玩耍嘻戏;四是上课时,她时常发呆,伏案无语。

教育的理论依据:我在使刘妮同学从痛苦、低沉、消极中解脱出来的教育过程中,是依据教育基本原理之中的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去进行的。

众所皆知教育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的。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我就是依据上述的教育理论制订实施情感沟通、托护心灵、种植品质、协调发展的转变措施的。

教育方法:尽管我留意观察了她一个多星期,并且从其他同学中打探了解,还是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解开她这个谜,我暗暗制订了一套读谜和揭谜的方案:一、情感沟通为了在保护她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她的心扉。

我乘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她叫进只有我一个人在的办公室。

待她坐定后,我用尽量轻柔的声音对她说:刘妮同学,教师看到你开学一个星期都是闷闷不乐,忧忧郁郁的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你能否坦诚地跟我谈一谈?我的话音未落,她竟然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

做了近两十年班主任工作的我被她那让人心酸的一哭,也变得手足无措。

哭了好一段时间的她,呜咽着答道:我她痛苦她难受我想念我的妈妈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她心中有一个极度的痛楚十分疼爱她的妈妈,在做工时不幸被石头砸死了。

这给她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