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1著作权与专利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表现在三方面:(1)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形式,而专利权所保护的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创造。

(2)保护条件不同著作权要求其保护的作品具有独创性,而专利权要求其保护对象的首创性。

(3)权利产生程序不同著作权一般依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而专利权的产生需要专利机关的特别授权。

(4)适用领域不同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主要涉及文学、艺术领域,而专利权主要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

2.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能够获准注册的商标应符合什么条件?
答:注册商标和撤消注册商标是使商标专用权消灭的两种不同程序。

(1)注销注册商标是当事人自动放弃其注册商标或商标局依法取消注册商标;而撤消注册商标是商标主管机关或商标仲裁机关对违反商标法有关规定的注册商标予以取消。

(2)发生注销情形时,商标权从注销之日起终止,注销以前的商标权是有效的;而撤消注册商标有两种情况,发生争议撤消和不正当注册撤消情形时,其商标权视为自始不存在,发生违法撤消情形时,则从撤消之日起终止商标权。

3、商标有何功能?
答:(1)区别功能。

将不同法律实体或自然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以便于消费者进行选择,择优汰劣,促进竞争。

(2)表明来源功能。

商标应该真实地、准确地表明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使消费者应该能依据商标找到商品或服务的原始提供者。

(3)标示质量功能。

某个法律实体或自然人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应该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并保持其质量的一致性,这应具体体现在采用其商标的商品或服务上。

因此,商品或服务的商标就与其质量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也成为其质量的一种表征。

(4)广告宣传功能。

商标是进行商品或服务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商标的广告宣传,使消费者把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的商标联为一体。

因此商标与广告关系密切。

4、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了哪几项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答: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了6项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混淆商品服务来源;(2)贬毁竞争对手;(3)对商品或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或表示;(4)侵犯商业秘密;(5)商业贿赂;(6)不正当的有奖销售。

5、企业如何应对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答:对于他人的侵权行为,首先要分清是属于一般侵权还是故意侵权。

对于一般的侵权行为,即所谓的善意侵权,通常通过法律警告信提醒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往往是可以奏效的,不需要马上采取过激的放应。

对于故意侵权行为或者恶意侵权行为,则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对待,甚至起诉的准备。

6、.简述发明和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的含义。

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3分),在国内公开使用过(3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2分),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2分)。

7.简述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1)主体不同。

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

(2)客体不同。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而邻接权的客体是传播者所赋予作品的新的传播形式。

(3)两者的地位不同。

著作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是独立的,它可以单独行使,而邻接权则依赖于著作权,它是从著作权邻接而来的一种权利,除表演者权外都属于财产权范畴。

8、.简述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具备的主要内容。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一般应具备以下主要条款:
(1)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名称、地址; (2)许可使用的商标名称、注册证号;
(3)许可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范围;
(4)许可人监督商品或服务质量和被许可人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措施; (5)许可使用注册商标的期限;
(6)许可使用的形式; (7)许可使用费的数额及其支付方式; (8)许可使用商品的标识提供方式;
(9)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的标示方式; (10)违约责任。

9.简述专利人享有哪些权利.
专利权人享有的权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 (1)独占实施权(2)转让权(3)许可权(4)标记权(5)保护请求权(6)放弃专利权的权利(7)署名权
10.简述专利侵权的判断方法。

(1)判断方法:特征分析法(2)步骤:技术特征对比;功能对比;效果对比。

(3)“等同替换”在专利侵权判断中的应用。

11、申请注册商标争议裁定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申请人必须是注册商标所有人,申请人的注册商标的注册日先于被争议的注册商标的注册
日。

(2)申请争议裁定的日期,为被争议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1年内;(3)申请依据的理由,为两个商标相同或近似、使用的商品相同或者类似;(4)申请依据理由在此以前尚未提出过。

12.简述反不正当竞争法归属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原因。

(1)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其他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作为自己的保护对象,即对于侵犯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行为予以法律制裁。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法条竞合及优先适用何种法律的问题。

(2)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各类知识产权有关而相关法律不能管辖的客体给予保护,以此弥补单一法律制度产生的“真空地带”。

(3)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类知识产权客体的交叉部分给予“兜底保护”,使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13.简述“专利权穷竭”
(1)“专利权穷竭”是对专利权的一种限制。

(2)“专利权穷竭”并不导致专利权本身终止,而只是及于已被合法投放市场的具体专利产品。

(3分)
14.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何在?(1)保护对象不同;(2)保护条件不同(1分);(3)权利产生程序不同(1分);(4)适用领域不同(1分)。

15.简述实用新型的特点
(1)实用新型是针对产品而言的,任何方法都不属于实用新型的范围(2分);
(2)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只能是具有立体形状、构造的产品,而不能是气态、液态产品,也不能是粉末状、糊状、颗粒状的固态产品;(1分)
(3)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必须具有实用性,能够在工业上应用;(1分)
(4)作为实用新型对象的产品必须是可自由移动的物品。

(1分)
16.简述商标法对未注册商标管理的主要内容。

(1)未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不得违反商标禁用条款;(1分)
(2)未注册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3)未注册商标使用人不得将其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1分)
(4)使用未注册商标的商品不得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1分)
(5)未注册商标使用人必须在商品上、包装上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在国家明文规定应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上不得使用未注册商标。

(1分)17、植物新品种受法律保护的条件是什么?
(1)应当属于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列举的植物的属或者种;(2)应具有新颖性;(3)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一致性;(4)应当具备稳定性;(5)应当具备适当的名称。

18、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何在?
(1)主体不同;(2)保护对象不同;(3)内容不同;(4)受保护的前提不同。

19.简述专利申请权的概念和特征。

专利申请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享有的就发明创造向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权利(2分);
其特征为:(1)相对性(1分);(2)暂时性(1分);(3)相关性(1分)。

20、.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1分);(2)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1分);(3)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1分);
(4)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1分);(5)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1分)。

21.简述反不正当竞争法归属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原因。

(1)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其他知识产权的调整对象作为自己的保护对象(2分);(2)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与各类知识产权有关而相关法律不能管辖的客体给予保护,以此弥补单一法律制度产生的“真空地带”(2分);
(3)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各类知识产权客体的交叉部分给予“兜底保护”,使知识的保护对象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1分)。

22.简述著作权法中有关“作者”的法律规定。

1.(1)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1分);(2)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视为作者(2分);(3)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2分)。

23.何谓“单独对比原则”?
是指在判断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是否具有新颖性时(1分),专利审查人员只能将每一份对比文件作为一个整体单独与被审查对象进行比较(2分),而不允许将几份对比文件组合起来作为判断该申请是否具有新颖性的标准。

24、简述商标的注册条件。

(1)商标的构成要素必须具有显著性,便于区别(2分);
(2)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使用法律所禁止使用的标志(1分);。

相关主题